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与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探究

中国改革开放与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探究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这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的积极参与者,贸易依存度迅速赶超,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起步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外开放。在中国,改革与开放是同时起步和相互促进的,事实上,“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词。这也决定了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中国理所当然要成为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中国改革开放与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探究

在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指出专业化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终极源泉。既然国际贸易是最高层次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斯密堪称自由贸易的最早倡导者。在他之后,大卫·李嘉图以比较优势学说为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当代经济学家则把生产要素禀赋因素纳入其中,完善了这个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贸易理论,最终以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的形式,载入经济学教科书,长期作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倡导自由贸易的学理支撑。可以说,在漫长的世界经济史中,自由贸易理念被接受并转化为政策并非一帆风顺,国际贸易发展也经历了起伏。毋庸置疑的是,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无论是早是迟,无一例外得益于国际分工。

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货物和信息的国际范围流通成本大幅度降低;金融发展使得国际范围融资更加便利,外商直接投资在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更多国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更为广泛。至少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全球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贸易增长速度直到世界金融危机之前稳定地快于GDP增长。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这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的积极参与者,贸易依存度迅速赶超,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发展中国家更多分享全球化红利,世界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起步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外开放。从1979年创建经济特区,开始梯度式扩大开放的地区范围,1986年向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提出恢复创始缔约方地位的申请,直至2001年加入WTO,中国经济全面参与世界分工,其制造业也成为全球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78年—2016年期间,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以13.0%和11.6%的年均速度增长,1983年—201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名义增长了136倍,成为公认的开放大国。(www.xing528.com)

在中国,改革与开放是同时起步和相互促进的,事实上,“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词。中国坚持自身确定的改革开放方向,遵循WTO原则和相关国际法律,参与国际贸易和世界产业分工,把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禀赋转化为人口红利,在供给侧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劳动力数量与质量供给、储蓄率和投资回报率,以及资源重新配置效率,进而转化为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因此,我们从不讳言自己是经济全球化的获益者。这也决定了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中国理所当然要成为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