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的程序,就是PDCA的循环,它是一种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
(一)选好课题
恰当地选好课题是QC小组活动取得成效的前提,也是QC小组活动的第一道程序。因此,它一直为QC小组成员所重视。
1.选题依据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依据电厂的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
(2)依据生产、服务和工作现场存在的关键问题或薄弱环节;
(3)依据需要方(客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上述这三项依据,并非要求三条同时具备,可以依据一个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同时依据多个方面的问题,不拘泥于形式,只要理由清楚、充分即可。
2.课题来源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选课题,即由小组成员自己发现身边的问题,经过集体讨论,统一认识,而确定的课题;
(2)指导性课题,主要是根据电厂的中心工作和企业方针、目标,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推荐,然后根据本小组自身的能力选定的课题;
(3)指令性课题,它一般是由分厂(部门)或厂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向QC小组下达的课题。
3.选题范围
QC小组的选题范围一般来说不必严格规定。为便于QC小组选题时广开思路,这里简单推荐几个方面供参考:
(1)围绕提高工艺水平、检修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方面的问题;
(2)围绕生产、技术方面的关键问题;
(3)围绕减少损失、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4)围绕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问题;
(5)选题要优先选择在短期内(半年左右)能完成的。
4.选题注意事项
结合近年来电力系统QC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选题时注意:
(1)不选大而笼统的课题;
(2)选择的题目要准确,目的性要明确。
(二)现状调查
(1)现状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了解现状,找到现状与方针、目标、需求的差距,也就找到了本次小组活动要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现状调查,我们不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而且为确定目标值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效果检查提供了参考数据。因此,在QC小组活动中要特别重视现状调查工作(现状调查所用的一般工具有调查表、排列图及其他各种专业统计表等)。
(2)现状调查要特别注意调查的客观性和时间性。所谓客观性是指现状调查的情况要真实可靠。调查离不开数据,而数据来源要有依据,切忌主观臆造,这是客观性的表现之一。其次,虽然数据真实可靠,但若调查分类方法、数据处理、统计工具的运用不够恰当,也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由此可见,取多少数据、如何分类、如何取样、采用什么工具,小组都要认真进行研究、讨论确定。如某发电厂“锅炉四管漏泄”QC小组采用“两图一表”的方法进行调查,进而保证了调查的客观性。
所谓现状调查的时间性,指的是对调查起止时间要有所约束。调查起止时间的末端要与活动时间所覆盖。有的QC小组的现状调查时间发生在小组活动的两年之前,这样调查的就不是现状,而是历史了。因而小组无法知道在间断的两年时间里,问题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这样的调查对小组活动提供的“现状”就不可靠,而对于问题的研究、技术改进后目标值的确定,就更无多大的意义了。因此,注意调查现状的时间性是非常必要的。
(三)设定目标值
设定目标值既反映了QC小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又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用数据说话的要求。设定目标值为活动指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努力方向,也为活动效果的检查提供了依据。为定准目标值,要注意以下三点:
(1)目标值与课题的一致性,即目标值必须严格限制在课题的研究范围之内。如发电厂修配车间一个QC小组的课题是“加强工序管理,提高关键工序一次合格率”,其目标值确定了节约费用5万元,没有涉及提高一次合格率的指标。很明显该课题与所设定的目标值不一致,因此QC小组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
(2)目标值不能设得太多。一般设定一个为宜,最多不超过两个。有的QC小组的目标值竟多达5个,这样目标过于分散,不能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主要矛盾。(www.xing528.com)
(3)对目标值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样一来,目标值既有一定的水准,又切实可行。一般情况下,要设定合理的偏差范围,使得目标值实现得更加圆满。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要全面、细致、综合地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人力、物力、财力、设备能力、时间、环境等条件,不要因时间短、条件差而达不到目标值,否则会影响QC小组成员的士气。
(四)原因分析
(1)QC小组把现状调查找到的主要问题,按照人、机、料、法、环等五大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原因。在原因分析时,一般采用因果图的方法。用因果图分析的好处较多:画法简便;按五大因素找问题带有一定提示性,不易漏掉大的因素;它还有记录的作用。在小组讨论时,找出一条原因,就可在图上画出;它还可以更好地发挥群众的作用,一边画图,一边互相启发,寻求新的思路和想法。
(2)在原因分析中,一定要结合实际,人、机、料、法、环(还有测量)五大因素,不能只笼统地找出几个原因就万事大吉。有些小组在人员方面的原因中,只列出一个“责任心不强”就完了,这是不全面的。只有找到具体的原因,才能制定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否则,措施便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3)进行原因分析时,还要注意整个小组活动各步骤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确定要因
(1)在原因分析这一程序里,我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数量很多。但这些原因对问题的影响并非一样。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我们需要从众多的原因中确定几个主要原因。
(2)确定主要原因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统计法,如统计表和排列图。按“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来确定主要原因时,要抓主要矛盾。要因的数量不能定得太多,否则就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某些要因也可以做一些简要的说明或论证。
(六)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就是针对主要原因和对策目标值,提出达到本次活动目的的具体的措施计划。这个计划可用表格形式列出。这个表的设计一般按“5W1H”进行:“5W”分别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中文意思是为什么要制定对策?做什么?在哪里做?谁做?何时完成?“1H”是英文单词HOW的第一个字母,中文意思是怎样做。有的对策表中加上检查人一项也是可取的。
对策表的具体项目可根据课题需要而增减,通常列8项(如下表
在制定对策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项目(要因)栏,所列项目必须是正在上一步骤中确定的主要原因,二者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可随意再在项目栏中增加,或略去某项内容;
(2)对策表中的措施必须是能够直接实施的,不可罗列空洞的口号,否则使执行者无所适从,也无法检查;
(3)在任务分配,也就是落实措施时,要求QC小组成员人人都有自己参与完成的工作。
(七)实施措施
1.做好记录
把对策表中所列计划付诸实施,这是QC小组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步骤。实施中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办事,并且要做好实施的记录,把实施的具体时间、参加人、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什么结果都写在记录里,以便为最后的整理提供原始依据。
2.注意的问题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每月对活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备有记录;另一个是在实施中如发现对策表所列的措施有问题而影响到实施时,要及时对对策进行修改,经小组成员讨论后,再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要注意QC小组活动的经常性和全员性。
(八)检查效果
按对策表进行实施,其效果如何,需要进行效果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是把活动后的状况与活动前的状况进行对比。现状调查时用的是排列图,检查效果时仍用排列图进行活动前后的对比。两次调查表的分析应是一致的。
在效果检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针对活动的目标值进行检查,目标值与课题项目相一致;
(2)检查要以实施后充分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数据统计工具处理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可用柱形图进行对比分析,直接展示活动效果;
(3)小组活动效果要由权威部门进行验证和认定;
(4)经效果检查,活动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值也是允许的。但小组要认真的分析原因,也可以再次从现状调查开始,重新设定目标值,找出原因,制定对策,进行新的一轮PDCA循环,直到最后实现设定的目标值。
(九)制定项目措施
这一程序的目的是防止问题再发生。整个QC小组为解决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再回过来进行一次反思及总结。对那些在本次QC小组活动中能够防止问题再发生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可通过技术文件和管理文件的办法,将其纳入制度、规范或标准中去。
(十)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经过本次PDCA循环,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并完成了防止问题再发生的巩固措施,按一般要求,这次活动已经结束。然而,每一次的QC小组活动,都必须强调改进的连续性,从中找到不足的地方,并对下一次的改进提出设想和打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