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发电企业的设备检修大致可归纳为4种制度,①强迫检修制度;②计划预防性检修制度;③状态检修制度;④点检定修制度。
(1)强迫检修制是指设备或部件运行到发生故障或损坏后被迫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多人检修。这不仅有可能引起其他设备的继发故障和损坏,对正常发电产生严重危害,也使检修工作相对被动。
(2)计划预防性检修是根据电力行业颁布的SD2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制订的,在我国普遍采用的制度。它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影响发电厂可用率的设备或部件按预定计划进行检修,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3)状态检修制是连续不断地掌握设备的状态,以便在设备或部件快到寿命终点时将其更换。实施状态检修制度必须要有先进的设备诊断,对重要设备要配备在线或离线设备诊断系统。
(4)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学管理的不断推行以及大容量、高参数先进机组的引进,不少发电厂结合自己实际,消化新技术,在检修生产中推行了诸如点检管理、ISO9000系列标准、系统网络工程、可靠性管理、设备综合管理工程、故障诊断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立足于设备的技术状态,建立了以状态检修制度为主体,计划预防性检修制和强迫检修制并存的制度,这就是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是对生产设备运行技术状态进行管理的制度。它把生产工人、维修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有机地组织起来,按照规定的检查标准和技术要求,对设备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定人、定点、定量、定时、定法地进行检查、维修和管理,使设备的运行经常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保证设备持续、稳定运行。点检定修具有以下特征:
1)定修是在点检制、预知—预防维修的条件下,把检修负荷压到最低限,强调停机时间有限的年修、定修和日常维修,实现企业可以预测的均衡的维修负荷。(www.xing528.com)
2)定修的力量除企业内部少数力量外,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外部的检修力量。外协力量的多少,可以逐步实现预测,因此能做到均衡准确。
3)定修的停机维修计划时间,追求100%准确。一般不允许超过规定时间或提前完成,推行“计划值”管理方式,检修计划值成为企业计划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值的准确,体现了点检、日常维修和外协人员的综合水平。
4)定修项目的完成也要求100%准确,减项或增项同样不好。维修效果的提高,一方面依靠维修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依靠科学的管理方式。
5)定修计划的来源、调整、确定和管理等工作,是按照定修的有关规定执行,由点检和检修作业长来承担并实施的。计划的准确可靠来自点检(含生产人员的日常巡点检),而维修质量的保证、进度的控制,则取决于维修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