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福州至银川国家高速公路的横向联络线的重要组成路段,主要承担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省区与陕西、湖北及四川、重庆等省市跨省区的旅客和物资流通任务。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位于陕、甘交界处,是甘肃省一条重要的东南出口公路,是甘肃与陕西、四川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纽带和桥梁,在路网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实施本项目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我省高速公路网结构及发挥其综合效应,加快陇东南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促进陇南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加强国防建设、提高部队快速机动反应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于2012年8月开工建设,自开工以来,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航旅集团的领导下及地方政府和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工程进展比较顺利,圆满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一)建设依据
该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都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主要建设依据有:
1.2011年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甘肃省徽县(陕甘界)至天水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1〕2496号)批复立项。
2.2012年5月2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以交公路发〔2012〕225号《关于徽县(陕甘界)至天水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甘交建〔2012〕112号)批复了初步设计。
3.2010年8月28日,国家水利部以《关于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大石碑)至天水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水保函〔2010〕251号)批复了水土保持方案。
4.2011年2月12日,国家环保部以《关于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大石碑)至天水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1〕59号)批复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5.2011年6月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以《关于徽县(陕甘界)至天水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交函规划〔2011〕123号)出具了行业意见。
6.2013年7月19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以《关于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徽县(大石碑)至天水公路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的批复》批复了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甘交建〔2013〕146号)。
7.2010年6月21日,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以《关于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大石碑)至天水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甘国土资规发〔2010〕44号)批复了建设用地预审。
8.2009年2月,省交通运输厅以《关于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大石碑(甘陕界)至天水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法人的批复》(甘交规划〔2009〕16号)确定了项目法人;2012年8月4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以《关于同意变更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徽县(大石碑)至天水段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的批复》同意由原申报项目单位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变更为甘肃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设计、监督、施工、监理单位一览表
9.2010年3月,省城乡建设与住房保障厅以《关于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大石碑)至天水公路选址的批复》(甘建规〔2010〕78号)确定了项目选址。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位于我省陇南与天水两市,路线起点位于徽县大石碑(陕甘界),与十天高速陕西段相接,依次经过了陇南市徽县、成县、西和、礼县和天水市秦州区,终点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与我省宝天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相接。沿线主要控制点:大河店、李家河、店村、成县、小川、纸坊、石峡、十里铺、五里铺、西和县、石堡乡、长道镇、盐官镇、天水镇、平南镇、峡门、店镇村、皂郊镇,主线长度188.704公里,连接线长度30.1公里,桥隧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43.7%,主线按照双向四车道设计。主要工程量为路基土石方2790万立方米;特大桥11座、大桥100座、中小小桥78座;天桥14座、涵洞332道;隧道46座(其中特长隧道8座);互通立交11处,高速公路管理所1处、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10处,治超站1处,服务区4处,停车区3处。
全线共有65个施工标段,21个监理标段。本项目批复总概算投资206.21亿元,批复建设总工期4年。项目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4.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1/300)。徽县互通连接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4.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店村互通连接线、礼县互通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米,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
(三)工程进度
十天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工期为三年。按分期建设的办法实施,一期工程为路基、桥涵以及交叉等工程;二期为房建、绿化及路面工程;三期为交通安全及机电等工程。其中:
1.路基工程有效工期1110日(2012年8月—2015年9月);
2.路面工程有效工期510日(2014年4月—2015年9月);
3.交通安全工程有效工期240日(2015年1月—2015年9月);
4.房建工程有效工期720日(2013年9月—2015年9月);
5.机电工程有效工期240日(2015年1月—2015年9月);
6.绿化工程有效工期720日(2013年9月—2015年9月)。
(四)项目投资及来源
十天项目概算投资206.21亿元,资金构成为:中央专项基金(车购税)35.38亿元,省公航旅集团公司自有资金30.469亿元,银行贷款140.361亿元。
(五)主要参建单位一览表
二、征地拆迁
本项目征地拆迁共涉及陇南市徽县、成县、西和、礼县、天水市秦州区共五个区县,27个乡镇,142个行政村。项目办于2012年3月4日开始全线征地丈量工作,历时145天,于2012年8月15日完成了全线188.704公里、连接线34.776公里的征地丈量汇总工作,十天项目办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合理安排,夜以继日,为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1月8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分别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陇南市人民政府,天水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统征包干协议,由地方政府负责拆迁及支付补偿费用,10月底基本完成了全线的交地和清表工作;2013年12月完成了全线电力、电讯、西气东输天水支线的调查和谈判工作;2014年8月完成了4家压覆矿山企业的谈判工作。十天项目办与全线地方政府、电力电讯、矿产压覆、西气东输、私营企业、施工震动、评估咨询等共签订协议160多份。全线共征收国有、集体土地17485.6051亩。2015年5月完成了全线1170户全迁户的搬迁工作,房屋总面积为15.73万平方米,砍伐各类树木320多万株,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项目城乡接合部多、山大沟深、人口密集,安置条件恶劣,沿线群众维权意识较强,项目征迁难度较大。在项目总体涉及拆迁量大、征迁人员少、点多、线长、面广、社情复杂的情况下,项目办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措施狠抓征迁,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一方面紧密依靠地方政府,与市、县、乡、村及国土、交通、林业等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协调联动工作,创办了短信信息平台,每天上报存在的问题和进展情况,对拆迁遗留问题,派专人现场负责解决,项目办与现场办上下联动,每天与乡镇沟通,每周与县区通报,每月组织召开市、县现场协调会,坚持准确、及时、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解决征迁遗留问题,做到吃透政策,熟悉环境,掌握情况,做好完结,严明纪律,依法拆迁,督促乡镇按时交地搬迁,及时协调处理问题。解决农户纠纷问题时,采取有困难找组织,形成了农户对村、村对乡镇,乡镇对县区协调办,协调办对项目办,施工单位对项目办的良性联动机制,减少了农户随意上路阻工,与施工单位发生纠纷冲突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参建单位和人员严格要求,制定了《十天高速公路征迁管理办法》和制度汇编,征迁人员严格按照办法和制度办事。同时要求各参建单位,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在施工线内施工,文明施工,严禁越界施工,对丢失的界桩及时进行补栽,确保维护好路产路权。
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参建单位一览表
续表
三、交工验收及相关问题
(一)交工验收存在的质量缺陷(www.xing528.com)
1.路基工程
(1)个别小桥及涵洞内有淤泥、杂物堆积,未及时清理;
(2)个别桥头、涵洞进出口锥坡及部分路基边坡菱形骨架存在水毁未及时修复。
2.路面工程
(1)沥青路面局部接缝不平顺。
3.桥梁工程
(1)个别桥梁建筑垃圾、杂物未清理彻底;
(2)混凝土表面存在局部蜂窝麻面。
4.隧道工程
(1)个别隧道二衬混凝土表面存在极少量的非受力收缩裂缝;
(2)个别隧道拱顶存在小于规范要求的空洞及不密实带。
(二)缺陷处理情况
以上问题绝大部分已整改完毕,个别问题将于9月28日前全部整改结束。
四、科研及新技术应用
2012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批准实施十天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科技示范工程包含9个课题,实施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7年6月。十天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拓展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提高科技成果对交通行业创新发展的贡献率,加快交通行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历史进程。截至目前,各课题均按照合同要求,有序推进,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课题成果的应用对十天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起到积极的支撑、引领作用。
各课题具体情况为:
1.西秦岭特长隧道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中交二院、省设计院、北京交大展开合作,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七部分,包括西秦岭特长隧道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适用性研究、网络通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网络通风模型试验研究、通风方案优化研究、网络通风的防灾救援系统研究,以及网络通风的控制模型研究、西秦岭特长隧道土建工程的配套设施方案研究。
2.阴阳坡效应对黄土边坡破坏机理分析及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合作展开,主要针对甘肃省黄土地区常见的公路边坡病害,在充分借鉴已有的阴阳坡效应、黄土边坡防护技术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长期连续的现场观测试验、系统的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针对阴阳坡效应对黄土边坡的影响及考虑阴阳坡效应下的黄土边坡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索。
3.公路隧道沥青路面抗滑与明色技术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合作展开,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子课题展开,重庆交通大学主要负责子课题一“公路隧道抗滑沥青路面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主要负责子课题二“公路隧道明色环保型沥青路面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课题预期成果主要包括提出2种改善沥青路面抗滑耐久性的技术对策,与国内外现有隧道相比,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耐久性等,从而使长隧道路面达到安全、环保、耐久的功能要求。
4.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路基修筑及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长安大学、省设计院合作展开,主要对黄土路基压实技术、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进行推广应用,项目预期成果主要编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路基修筑及边坡生态环保技术标准化施工指南》,通过开展黄土地区公路路基修筑技术研讨会、座谈会,跟踪分析试验段的应用效果,从项目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出发,针对设计和施工上的技术难点进行简化突破,以使黄土地区路基设计修筑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性强,逐渐建立完善区域公路路基设计修筑决策程序。
5.十天高速公路沿线筑路材料在集料中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长安大学合作展开,主要分为理论分析、野外取样、室内试验研究以及现场实验验证,在充分调研、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十天高速公路沿线的气候条件、材料特性和施工技术实际,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研究、铺筑现场实验路和工程示范,开展不同标号混凝土用沿线机制砂的适用性、高性能混凝土用沿线粗集料的适用性等研究。
6.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施工标准化体系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合作展开,主要结合十天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全面实施,对实施全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对现有的《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进行完善、修订,补充房建工程和工地试验室。完成“甘肃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化施工管理”章节,完成《甘肃省高速公路机电设施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甘肃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编制《甘肃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7.膨胀土路基及边坡加固与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长安大学合作展开,课题针对目前膨胀土作为公路路基的修筑材料在路堤或路堑建设后产生的剥落、纵裂、冲蚀、泥流、溜塌、坍滑、滑坡、沉陷等路基病害,以及由于膨胀土的不良工程性质导致的路堤及路堑边坡稳定性明显下降,造成路基失稳,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本研究依托实际工程,深入研究路基边坡的破坏特性,重点解决路基、路堑边坡处理技术等关键问题。对有关路基防护与加固、防排水工程措施和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跟踪观测、分析和总结,提出膨胀土地区路基、路堑实用处治技术。完善膨胀土地区公路构造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并为相关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8.交通安全新技术在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的推广应用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合作展开,主要结合十天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重点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重点对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交通工程材料进行推广应用研究,包括高强复合材料交通设施、新型标志标线和防撞护栏等。
9.十天高速公路鸡峰山隧道光环境安全节能技术与应用研究
本课题由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展开,主要以十天高速公路鸡峰山隧道为依托,通过对鸡峰山隧道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条件、结构型式、路面条件等的现场检测与综合分析,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技术应用于鸡峰山隧道,以验证隧道照明光环境成果安全与节能的可靠性,为下一阶段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提高隧道运营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甘肃省公路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