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是单一的教学或培训,而是包括教学、培训在内的多因素的共同运作,同时,这些多因素、多形式、多手段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齐头并进,各自发挥积极功能作用,最后达到共同目标。
(一)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体制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头戏是教育教学,其中,教育体制关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布局和进展。我们上面已经谈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通过科教兴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开发区域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其中我们也谈到要普及中等教育,这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创意,是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进程的重要举措。而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则为实现一定程度的教育普及,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也是多渠道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需的途径。
教育体制指与教育时间、教育年限、教育层次有关的教育制度。例如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都属于不同的教育体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教育被作为优先发展战略,那么教育的形式体制就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至少应该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我们上面所论及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区途径,特别突出了通过教育提高区域人口素质,进而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这是有其内在逻辑顺序的。唯整体的人口素质提升了,水涨船高,人力资源质量就提升上去了。同样地,多元化地开发人力资源,需要多层次的教育体制,也是基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基础之上,形成各种教育体制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助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更上一层楼。从目前看区域教育体制的多元化多层次思考,还要基于各地的不同情况和条件。
(二)完善设施,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我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在落后农村,基础教育义务普及还不巩固,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教育成本也随着经济形势而有所波动,甚至增加,这就会对广大学生家长产生影响,有的甚至在小孩读完小学,就不想让其继续就读。因此,除了加强教育宣传之外,还需要完善和优化义务教育环境和条件。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小学教师待遇,同时教育和鼓励农民完成义务教育,对于贫困家庭,要给予资助,补贴生活费用,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免去后顾之忧,变负担教育成本的压力为乐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动力。
(三)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多年来,我国一直抓得较好,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20世纪末到新世纪初,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高职教育占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正是高职教育的蜂起,使得我国自21世纪以来就开始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整体上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成熟大气候的发展趋势,那么,中等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则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如何让农民在劳动期间,获得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是一个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问题,也是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一个新的渠道。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政府运作社会动员,开辟注入农民创业过程、农民技术培训、农民短期进修等一系列活动,加上政策引导、信息服务、产业基金扶持和技术支持等,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技能,这就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活动。同时,多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活动,也要采取多元化的形式,致力于减少成本,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花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值的技能效益。在不同的区域,还可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满足农民对于知识技能的短平快要求。例如通过夜大、电大、农村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途径,给农民以培训和辅导,使农民有兴趣有权利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培训方式,这样多种方法并举,通过职业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实实在在地获得技能提高,整个区域人力资源水平就可以得到提高。(www.xing528.com)
(四)注重本土教育和引进人才的结合
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还要考虑本土开发与引进开发的结合,实施本土培训和外来引进人才的有机组合,形成多种方式并举的格局,这有利于人力资源质量的更快提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结合区域实际,推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培训项目,设置符合区域市场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拓宽办学渠道,创新办学模式,为区域农村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政府要对农村就业进行政策倾斜和投资辅助,从薪酬福利、医疗保健等方面进行激励,使人才能留在农村,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完善制度安排,鼓励大学生走进贫困地区走进农村进行创业、支教和发展。鼓励从农村走出的行业精英,回乡创业或投资,先富带动后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多方面齐头并进,可以促成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的飞跃。
【注释】
[1]周振斌.通过会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2,26(04):80-82.
[2]郭幼端.浅析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J].中外企业文化,2020(09):187-188.
[3]郑红玲,冯清利.以第三产业促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以唐山为例[J].中国商贸,2010(04):203-2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