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跨区扩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与实现

企业跨区扩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与实现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具体表现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个标志的促进与实现上,下面逐一进行分析。企业跨区扩张通过促进要素市场的建立、区域分工成本的降低以及区域政府的合作,有效地扩大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企业跨区扩张推动产业转移所导致的分工合理化在目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跨区扩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与实现

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具体表现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个标志的促进与实现上,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对深化区域经济联系的作用

跨区扩张的企业是对区域市场的一种替代,是在区域间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企业跨区扩张无论是采取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还是无关多样化的一体化方式,为了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其最终都是要形成跨区域的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有供应生产和销售关系的企业或部门组织起来的经济联合体。这种联合体的内部分工就是一种区域分工,企业的内部联系成为区域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密切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依赖程度加深。

第一,绕过区域行政壁垒,促进要素和产品的跨区域流动,并提升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众所周知,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人为地阻碍了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削弱或割裂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而跨区扩张企业与其分支机构、合资合作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要素和产品流动的特殊通道,由于这种流动是企业的内部行为,因而一般不受地方保护政策的制约,能较容易地绕过行政壁垒,从而促进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与此同时,要素的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经营效率,带动了跨区扩张企业投资与产出的成倍增长,这就会促使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流动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从而密切了区域经济联系。此外,跨区扩张企业在其他区域建立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同属母公司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高度关联使得不同的区域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降低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区域经济联系。区域联系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总是与区域分工相关联。一般来说,区域分工越深化,区域联系就越紧密。而区域分工的程度受制于交易成本的高低,即交易成本越低,则越有利于区域分工。所以,降低交易成本是密切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途径。交易活动包括度量和界定产权,寻找交易对象、获得有关交易活动的信息,签订契约、监督交易实施等。分工与交易的空间范围扩大在制度不变的条件下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从而阻碍了区域分工的进一步深化。跨区扩张企业通过交易内部化,能有效地降低跨区活动的外部性与区域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契约签订的次数与监督检查契约的执行费用,化解地方政府的贸易壁垒,降低整个区域的交易成本。尤其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区域市场本身尚不完善,地方政府协作组织尚未建立的背景下,作为对区域市场的替代,跨区企业扩张对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的意义就更大。

第三,增加区域共同利益,推动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从而有利于区域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与服务市场体系的建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使得单一利益主体向多元利益主体演变,地方政府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所以尽管区域之间的各种合作组织层出不穷,但是二十多年来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一直未建立起来,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区域间的合作缺乏共同的利益主体。显然,企业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区域之间的合作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上,要靠企业的联合协作来推动。而跨区扩张企业是区域之间利益联系的纽带,从而使不同区域成为共荣共衰的经济体。一般来说,能够实现跨区扩张的企业多数都是对整个区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的发展是整个区域利益的代表,跨区扩张的企业规模越大,区域的共同利益就越大,而区域共同利益越大,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就越高。那么,作为区域共同利益载体的跨区扩张企业必然会推动地方政府寻求合作,例如,不断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贸易壁垒,积极开放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并促使支撑企业发展的相关服务业如银行保险、展览业、物流等市场的开放,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

(二)对区域分工合理化的作用

企业跨区域扩张有助于推动区域分工的合理化,这是因为:

其一,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分工本质上是一种合理分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实现生产要素组合以形成生产力的载体,企业的功能就在于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实现最大效能的生产和经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由于区位、资源禀赋不同,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不同,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与市场最大化,企业的内部分工必然会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这种分工的客观表现就是区域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

其二,企业跨区域扩张可以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区域分工的合理化。产业结构雷同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直接妨碍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市场竞争与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表现为企业在资源、市场情况变化时,以生产的进退或空间转换来回避经营风险和谋求利益最大化。企业跨区扩张通过促进要素市场的建立、区域分工成本的降低以及区域政府的合作,有效地扩大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在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原来过剩的生产企业要么退出,要么与其他企业合资、合作,或者被实力较强的企业收购与兼并。这样,重复建设现象就会减少,区域分工也会趋向合理。

企业跨区扩张推动产业转移所导致的分工合理化在目前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受要素成本、市场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东部先发区域的传统产业已逐步丧失比较优势,理应向中西部的后发区域转移。一般而言,产业能否实现转移取决于多个因素,但企业的退出壁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我国的行政区划肩负着经济发展的职能,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就业、财政和经济增长的考虑,就必然会在企业的退出时设置壁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完全退出某一个区域将会付出很高的成本。而跨区扩张的企业,可以采取对其位于不同区域的生产机构进行再组织(重新分工)的方式,来实现产业的有序转移。这样,既事实上突破了区域行政壁垒,又可以适当平衡不同区域的利益,避免了因完全迁移所导致的紧张局面。

(三)对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

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就必须加快后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并使其经济增长率高于先发区域。在我国,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发展资金缺乏以及区域制度落后是其中两个关键原因。企业跨区扩张正是主要通过对这两个要素的改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连锁效应来推动后发区域缩小与先发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1.增加后发区域投资,并提高现有资本有效利用率

首先,企业跨区扩张有助于增加后发区域的发展资金。“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式表明,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虽然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这并不能降低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因为人力资本和知识的增加只能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但不能代替投资(资本形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我国学者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分析中发现,投资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形成有明显影响。因此缩小区域差距应该提高后发区域的资本投入增长率。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最重要的投资主体,而先发区域企业进入后发区域投资,则能够减少先发区域的投资规模,降低其资本形成率;同时,增加后发区域的有效投资,提高其资本形成率。并通过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提高后发区域的经济增长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其次,企业跨区扩张可以盘活后发区域的存量资本,提高资本的有效利用率。在后发区域原本不足的发展资金中,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资本的收益率低。较低的资本收益率,往往难以吸引区外资本的流入,而且还将造成区内资本的流失。这种状况无疑会加剧后发区域资金的紧缺程度。其二,在现有资本中,还有部分属于“沉淀资本”。这是因为,在后发区域长期的经济发展中,虽然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固定资产,但受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影响,许多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开工不足。又由于重复建设多发生在资本密集型的加工工业领域,大量的资本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又难以变现,成为沉淀资产。企业跨区扩张可以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方面,先发区域实力强大的企业在向后发区域实现空间扩张的过程中,通过对后发区域企业的兼并或者通过资金、生产、销售等合作方式,使其部分沉淀资产得以有效释放;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先发区域企业先进生产技术、优秀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软性资产”的移植而大幅度提高现有资本的收益率。

再次,企业跨区扩张对吸引境外企业投资资金进入后发区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后发区域经济发展中既要千方百计吸引国内企业的投资,也要积极引进外资。然而,企业在评估地区投资价值时,并非像经济学所假定的那样具有完全理性,这其中模仿、学习等行为很普遍。与境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获得的有关后发区域的信息量更大,从理论上讲,能更准确地评判后发区域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更多的国内企业通过空间扩张进入后发区域投资,能增强境外企业在后发区域投资的信心,提高境外企业对后发区域投资的预期收益,从而使更多的境外企业在是否进入后发区域投资的决策过程中,做出倾向于投资后发区域的判断。因此,先发区域企业的跨区扩张,不仅能诱导国内企业跟随效应的出现,也能对吸引境外企业投资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

2.催化制度变迁,获得后发优势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经济活动中的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些基本的要素只有在制度的作用下才能发挥功能。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外,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还表现在管理水平落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差、缺乏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企业家阶层、人们的观念陈旧等。根据发展经济学观点,落后的制度甚至比资本的缺乏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大。国内外经济发展史表明,若没有先进制度的直接输入,后发区域落后的制度通过潜移默化式变迁,迟早也会被能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制度所取代。显然这一过程相当漫长。然而先发区域企业在后发区域的空间扩张则能加速后发区域的制度变迁。

先发区域企业向后发区域空间扩张能从三个层面加速后发区域制度变迁。

其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后发区域之所以不能把劳动力价格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等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具有先进管理经验与创新意识的企业管理人才。先发区域企业在后发区域投资、兼并,实质上增加了后发区域所稀缺的人才,即管理人才的供给,同时通过他们不断地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创新意识导入后发区域,并通过扩散效应,在后发区域加速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者阶层。

其二,由于后发区域传统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高,生产要素、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低,社会分工不发达,因而传统观念仍然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先发区域企业到后发区域投资的一个重要诱因是利用后发区域优势生产要素。与先发区域相比,后发区域最明显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先发区域企业在后发区域一般多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投资选择一方面能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加速后发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此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资源占有量逐渐增加,人均产出水平提高,进而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交易,推动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和分工的加深,从而有助于转变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形成新型的意识形态。因此先发区域企业向后发区域扩张将加速后发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弱化其“二元经济结构”“二元就业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并通过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加快后发区域的制度变迁。

其三,从政府角度讲,先发区域的企业跨区扩张,将促使后发区域地方政府改进经济管理职能,使其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我国后发区域的国有经济在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比重高,直接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国有经济是政府直接投资或在政府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四)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率的作用

客观上,跨区扩张企业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导致生产规模与经营范围的扩大,进而获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随着这一过程的延续,跨区扩张企业的经济实力得以不断增强,其在宏观上就直接体现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对先发区域而言,其企业向后发区域的扩张,一方面,既可以取得廉价的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利用后发区域巨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企业的跨区扩张,可以使其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向后发区域的转移,以便能够集中力量培育与发展更高层次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先进的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样,就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有利于先发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它也给后发区域带去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人才、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并促使后发区域制度的变迁。这样,不仅会增加后发区域的就业机会,并为相关企业或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也会提高后发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从而将极大地促进后发区域经济的加速增长。

对后发区域而言,其企业向先发区域的扩张,既可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良的社会资源,从而降低企业运营的运输成本、信息搜集或获取成本[38]融资成本、利用配套服务的成本、引进高级人才的成本等,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与价值。此外,企业向先发区域的扩张,还可以促使其避免出现“社会堕化效应”[39]。显然,这些都会极大地推动后发区域经济的发展。类似地,后发区域企业的跨区扩张也会增加先发区域的就业机会,并扩大相关要素在先发区域的供给,从而优化当地的资源结构,有利于先发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无论是先发区域还是后发区域,其企业的跨区扩张,既能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能带动对方区域经济的进步,从而实现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win-win),这样,就可以在不损害对方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企业跨区扩张可以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以及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从而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走向协调发展。

【注释】

[1]郭鹏鹏.京津冀区域立法协调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20-45.

[2]郑丽莉.基于治理理念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机制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0-39.

[3]高志刚,刘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以新疆为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47-160.

[4]沈玉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3-20.(www.xing528.com)

[5]胡春阳,廖信林.我国区域政策的热点演化及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区域政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7(10):57-64.

[6]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元利益主体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5(01):72-79.

[7]夏德孝,张道宏.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5(08):144-147.

[8]李国平.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J].中国经贸导刊,2020(20):31-32.

[9]陈栋生.论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J].当代财经,2008(03):5-13.

[10]袁惊柱.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国外经验启示[J].区域经济评论,2018(02):4.

[11]杨帆.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管理创新[J].生产力研究,2021(04):37-40.

[12]王立国,杨婷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54.

[13]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J].经济地理,2007(03):362-365.

[14]许经勇.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我国现实[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05-108.

[15]张永丽.转型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47-49.

[16]王学栋.杨军.国外区域发展中政府协调机制建设的经验与借鉴[J].科学与管理,2013(04):23-27.

[17]崔亚超.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研究[D].杭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7:44-46.

[18]王安权.《尚书》民本思想浅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567.

[19]唐燕.近代文坛奇人梁启超之评议——以旅日期间的文学创作为中心[J].艺术科技,2014(03):01.

[20]宁海涛.重庆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33-38.

[21]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第2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47-49.

[22]杨竹莘.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理论在中国的演变[J].商业研究.2010(06):99-103.

[23]张宇.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31-32.

[24]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37-38.

[25]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123-125.

[26]周定财.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45-49.

[27]林中坚.中国传统礼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137.

[28]段小平.全球协同治理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12-30.

[29]中科院.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4-135.

[30]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0:34-35.

[31]李兴江.唐志强.论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注及实现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07(06):51.

[32]迁移能力(表现为拥有的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流动或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33]相关研究表明(Chang,2002),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来自于城乡差距,因而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4]如,中国特有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35]一般来说,由于空间阻力的存在,两个区域的劳动力价格不能达到完全相等。

[36]李小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9(05):420-430.

[37]陈建军,吕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企业内地域分工[J].浙江经济,2005(08):44-46.

[38]信息获取成本包括获得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信息、消费者信息、市场供求信息、政府采购信息、上下游产业和供应商信息等所产生的支出。

[39]是指受低水平、低效率企业相互扩散的影响,在该地长期驻留的企业其运行效率也趋向低下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