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史学家钱德勒在1990年首次提出了“组织能力”的概念。他认为组织能力是指企业整体的组织能力,包括企业的物质设施和人的技能;以结构为基础的组织能力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保持领先者优势的源泉。已有研究一般从资源观、惯例观及知识观来理解组织能力的内涵。①资源观认为,能力是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力是一种隐藏于组织内部、具有不可传递性的特殊资源,其功能在于提高组织利用其他资源的效率。②惯例观以演化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试图用惯例概念揭示能力的来源;惯例是习得的、高度模式化和重复性的行为模式。③知识观认为,组织能力理论是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组织能力是企业内部系统化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直接或间接地与企业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关联;组织内部的专业知识存在于个体,组织能力是个体知识向集体知识不断转化的结果。
跨国公司的内部能力以及能力的动态管理过程决定了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和绩效表现(Tallman和Lindquist,2002)。企业的战略选择同时受到企业动力和企业能力的影响;国际化选择作为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也受国际化能力和国际化动力的影响(杨嬛,张学良,2016)。根据探索性案例分析及理论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演进规律如图6-3所示。
图6-3 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演进规律“三阶演进”模型
基于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导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应该选择市场获取战略;在此阶段,中国制造业企业依靠自身先进制造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能够循序渐进地开展国际化,不断积累经验、获取市场信息、提升自身能力。当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处于以整合和创新能力为导向时,企业应选择资源获取投资战略。当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处于以全球运营和全球学习能力为导向时,企业应选择全球升级投资战略。
1.基于产品制造与市场营销能力导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
基于企业知识观的视角,企业可被看作为知识的集合体。一个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该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的程度。企业的经营行为可以分为利用知识存量和改善知识存量两种类型。利用知识存量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知识存量的作用,改善知识存量是通过新知识的获取和创造来扩大和更新知识存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被视为知识积累和组织学习的过程。企业通过持续的国际化行为获取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国际化初期,制造业企业以出口贸易或许可贸易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中国企业要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先进制造能力。这种先进制造能力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一是成本控制能力,即企业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存货、增加设备利用的程度等方式以低成本生产产品的能力;二是质量管理能力,指制造高质量和高性能的产品,即生产出优秀的、具备价值的、符合规格的并且能满足或超出顾客期望的产品的能力;三是柔性生产能力,即根据企业的生产管理资源和不确定性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四是交货能力,即企业按照规定的交货时间可靠地、快速地交货的能力;五是服务能力,即企业提供有效的客户支持、销售支持、问题解决、信息搜集等能力。当企业具备上述能力时,企业可以生产出具有成本优势的高性价比产品,同时利用自身的国际营销能力,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业企业营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国际化初期,企业利用掌握的营销资源来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供应商体系等。企业所拥有的营销经验可以运用于多个海外市场。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企业需要深入了解东道国的市场情况。许晖等(2014)的研究也表明,企业的国际营销能力是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而演进的;在企业国际化的不同阶段,企业所获得的关键资源也有所差异。
2.基于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能力导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之一是致力于通过国际化经营活动以利用母国已经建立的优势。当前全球范围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实践表明,竞争优势不但是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也可以是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结果。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和知识发展之间存在关联。企业创造的知识流量是通过当前的国际化行为实现的,而当前的国际化行为又是以企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的。即企业未来的知识发展与过去的行为选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
当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在多个国家有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或者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多国产业链的有机组合,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国际化经营方式相互协调,以谋求国内外经营利润最大化。在此阶段,企业不仅持续提升原有的先进制造、国际营销能力,而且更加注重培养自身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能力。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过程就是营销动态能力培养和构建的过程;在国内发展阶段,营销动态能力表现为产品低成本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在拓展国际市场阶段,营销动态能力表现为国际化营销能力和产品研究能力。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时面对的是比国内市场更大的国际市场,为了从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收益,企业有动力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改善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此阶段,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拥有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即技术研发能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是企业对技术及相关知识进行识别、跟踪、学习、运用、创新并进行产品研发能力的总称。该能力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企业分析外部环境,把握世界技术发展趋势,明确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技术识别的能力;其二,企业开展技术资源搜寻和获取,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想要的技术资源的能力;其三,企业进行技术学习,消化吸收已取得的技术资源,并运用其进行新的产品研发的能力;其四,企业在相应的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即自主研发的能力。
由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品牌、技术、渠道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存在差距,在此阶段,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国际并购等方式整合资源。中国企业应通过以获取资源与能力为目的的并购,增加自身战略资产。这种以获取资源为目的的跨国并购主要关注资源、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改进及其与经营业绩直接的密切关系,并不重点关注市场份额等因素。并购中的相互学习与合作有助于双方识别、评估和利用对方资源。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获取资源、创造价值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资源与能力的内部转移;其二,舍弃不适用的资源;其三,通过整合已有资源构建新的竞争优势。通过运营资源整合能力,中国企业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活动进行集中化的管理。由于资源的限制或利用当地资源的需要,促使跨国公司将经营活动分布在全球不同环境、不同地方,并以此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平台。
3.基于全球运营与全球学习能力导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www.xing528.com)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参与竞争的方式已打破以往的地理区域和行业领域的限制,企业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全球价值链就是跨国公司对自己的战略环节在全球定位的过程。全球动态能力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在系统推进全球一体化时认识到每个国家环境的特殊性以制定不同的国别战略;二是通过适应、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产以把握全球市场的各种机会(Griffith和Harvey,2001)。
当中国制造业企业由跨国公司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时,企业必须具备国际化的动态能力,具体包括全球运营能力和全球学习能力。
1)全球运营能力
与一般的跨国公司相比,进行全球化经营的公司,其最大优势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跨国公司内部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内部国际贸易的形式实现资源的流动,最终形成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机制。企业在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存在很大的资源需求差异,同时全球资源分配不均衡;跨国公司利用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将公司的价值链各环节分解到相应地区。拥有全球运营能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的价值链环节承担者。跨国公司可通过价值链的“解构”实现在全球配置与整合资源,最终实现价值活动在全球范围的协调。
跨国公司必须形成一个全球整合网络,进而谋求竞争优势。协调各区位活动的方法、技术和产出决策,会激发一些潜在的竞争优势。协调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使得分散活动之间的技能和技巧得以共享和积累。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协调可获得以下利益:①若分散的活动具有专业化特征,则通过分散活动的协调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②对营销活动的协调可以使集中化的研发活动设计出标准化的或容易修改以适应当地特征的产品并销往全球;③可以使跨国公司转移不同区位的比较优势,从而在整个网络内加以运用[1]。
2)全球学习能力
一般意义上讲,组织学习可以视为组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或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以增强自身能力、改善组织行为或绩效的持续过程。对于跨国公司而言,组织学习就是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断获取当地市场知识和国际化知识、转移这些知识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过程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效率是其能否获得优势、经营成功的关键。全球扩展阶段下跨国公司从各个单元获取知识并努力实现其在整个公司中交流、转移和分享,在这个阶段,跨国公司各实体单位成为整体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在知识的获取、转移和利用中发挥作用,来自于每一个节点的知识也都能被整合到网络中并创造出新知识。整个网络内的知识,可以转移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因此,这个阶段跨国公司的组织学习是网络形式的,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将直接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竞争优势的获取。
在当前竞争激烈而快速多变的环境中,要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长期持续,就必须从动态的和竞争的角度考察知识存量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这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构筑防止竞争对手模仿的隔离机制;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注入新的知识流量,以扩大和更新知识存量。知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能力是以知识为核心的资源组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它们所特有的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的稀缺资源。
企业的跨国经营过程中,知识的积累、转移和共享是关键环节。跨国公司的效率源于其知识顺利转移和共享的程度。Spender(1996)认为,一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转移上,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尤为重要。沃尔马特、迈克唐纳公司的成功就依赖于他们的知识转移能力。Grant(1996)认为,团队中共同知识水平、复杂度高,或者是在语言形式共享意义、相互的知识框架的认可程度越高,整合的效率就越高。但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转移和共享,都与跨国公司的组织学习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在国内长期经营实践中会逐渐积累基于母国市场的环境的知识集合,并开发出赖以管理母国市场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但由于母国和东道国环境的差异,会显示出与东道国的不适应,这就需要通过学习逐渐了解当地的经营环境,不断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东道国子公司还经常要把与当地环境有关的独特知识传递到母国公司或其他东道国子公司,进行融合和新知识的创造,这样,跨国公司就会不断获取和积累与跨国经营有关的知识,从而获取跨国经营的优势。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