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较大规模的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壁垒低、替代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在市场结构中处于“微笑曲线”底部位置。由此决定了在世界经济景气时期,蜂拥进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容易在市场需求高峰退潮的时期形成过度竞争态势,加剧经济的萧条。
(2)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忽视产业更新和技术升级。
国际代工生产具有技术难度小、回报率相对较高、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的特征。在国际代工生产中,中国企业无缘于这种产品的设计、研发活动,而且所收取的“合理”的加工费以及所获得的“合理”的利润会诱使中国企业放弃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活动,从而放缓甚至放弃产业升级的艰苦努力。
(3)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以往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凭借着低廉的成本优势。然而,现在这种优势正逐渐消失。中国的制造业是资源密集与劳动密集两种类型的叠加。制造业成本居高的原因:一是人力资源成本的抬升,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员工的薪金报酬已大大超过周边发展中经济体。二是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也使得依托各类资源的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三是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这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极大,长期来看发展成本居高不下。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能够不断转变发展脉络、适时调整策略,从而使经济发展持续处于良性轨道之中。相比之下,中国的制造业不仅存在内部问题,也存在着激烈的外部竞争,应该说改革形势比较严峻。
(4)产品的附加值较低。(www.xing528.com)
中国生产的产品,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和消费品,只是停留于简单设计与批量生产方面。在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广大民众可供支配的收入不断增长,制造业所供给的产品如果继续维持在较低的层次上,就无法适应消费的新需求与新变化。消费偏好的变化,势必要对消费的主体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前,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国民的温饱这一基本生存问题都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关于产品方面的需求也只是着眼于对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满足。随着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消费的追求品位也相应提升,不仅对智能化、人性化及高技术含量和设计水准的产品有着期待,而且对精神方面的消费需要也相应提升了标准。在此背景下,低附加值、功能单一的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危机。
(5)自主创新的能力偏差。
自主创新能力差是中国企业的通病,这一问题的产生存在诸多原因。从外部看,改革开放的时间还不算长,市场化运行的机制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彻底完善,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保护得还很不够。关于知识产权的意识,还没能在人们的头脑中普遍树立起来,所以技术创新赖以存在的土壤十分缺乏。从企业本身来看,具有专门研发能力的企业为数不多,许多企业甚至连专门的研发机构都未设立,模仿有余、创新不足。全球范围内的一些较知名的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这也是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性大企业的原因。中国多数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得新产品与新技术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应用的进程受到阻碍,研发技术向实物成果转化效率低下。
(6)世界知名品牌欠缺。
提及名牌产品,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三星、松下、西门子和苹果,这些品牌几乎成了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制造的象征,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近年海尔与华为等在海外市场拓展的成功,为中国制造业产品跻身国际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全球知名品牌仍显欠缺,品牌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