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以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核心,各家理论学派在特定场景下强调某一到两种关键要素,为我们认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企业能力和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企业、行业、国家及动态演进等不同的参考维度。表2-1为经典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贡献归纳。
表2-1 经典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贡献归纳
在相关理论学派方面,垄断优势理论率先构建了以企业优势为中心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认为利用垄断优势是企业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动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进入模式是根据企业自身垄断优势和非完全竞争行业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交易成本理论是近年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要素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的东道国环境,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是对企业内部的资产专用性、企业经营行为的不确定性及东道国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权衡比较的结果;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在集合多个理论基础上,认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大因素共同促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拓展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新增战略因素纳入分析,总结出了不同进入模式的成本特点;国际化演进阶段理论创造性地将企业经营的国际化经验、东道国与母国的文化距离作为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承诺程度、控制权程度随着国际化经验增加、文化距离缩小而逐渐增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将考察主体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分析视角从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不同阶段,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动态的比较优势等因素决定了不同阶段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和进入模式不同。
1.垄断优势理论
Hymer(1960)开创性地提出,产业组织的结构性特征和微观企业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Kindleberger(1969),Johnson和Vahlne(1977)对Hymer(1960)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最终形成垄断优势理论。
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不同,Hymer认为产品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性,企业获取垄断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本质是将企业在母国的垄断优势转移到国外以攫取东道国垄断利润。他指出,跨国公司在决定对外进行投资时,往往面临一系列的考验,比如汇率波动,东道国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甚至是语言习惯上的挑战,这些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进行投资的障碍,甚至有些投资还得不到东道国的重视。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成本。然而,跨国企业凭借在母国形成的诸如先进生产技术、通畅销售渠道、高超销售能力等垄断优势,利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结构,来应对东道国的挑战,并从投资中获得高额的回报。如果一个企业的某些优势可以抵消其在东道国多付出的额外成本,这个企业就会对外进行投资,这也是跨国公司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原因所在。
Kindleberger对企业的垄断优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将企业垄断优势来源归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规模经济和政府政策壁垒四类,具体包括产品差异、商标品牌、专利技术、管理技巧、资本优势、垂直一体化战略、关税等,并指出跨国企业为了在和国内公司的竞争中胜出,第一要做的是实现自身优势资本化,这些优势往往来自市场不完全竞争时。
Johnson和Vahlne进一步分析了知识技术等垄断优势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理论机制,认为企业独有的知识技术和市场信息是最核心的垄断优势,进而形成差异化的产品,促进企业控制市场渠道和价格。知识产品的消费市场空间较大,具有供给弹性,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为提升子公司竞争优势,往往要对海外子公司转让企业的专有知识。
关于垄断优势理论观点的总结:是否具有垄断优势是一个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而且这种垄断优势更多的体现在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因此,一个企业在进行直接跨国投资时,往往以垄断为目的,而非寻求投资回报效率。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为有利于加强企业对知识产品等优势资产的控制能力,绿地新建和独资是最佳的市场进入模式。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垄断优势理论是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国际直接投资以发达国家为主。垄断优势理论比较好地诠释了发达国家大型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战略动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小企业等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有些具有极强技术优势的企业却没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他们投资的重点大多选择在国内,或者仅仅通过技术输出的形式获得经济效益,这就与垄断优势理论有了很大的不同。由此可知,拥有绝对的垄断优势并不是跨国企业的充要条件。另外,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投资进入模式研究还比较单一,对合资、并购等其他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没有开展进一步细化的探讨。
2.国际化演进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Johanson,Vahlne等学者开创并不断完善国际化演进理论,首次从动态分析的角度剖析企业国际化和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企业国际化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并对渐进的企业国际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作出了解释。
国际化演进理论表明,企业国际化状态非静态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国际经验是推动企业国际化规模和方式演变的动因,随着国际经验增多,企业国际化遵循特定的演进轨迹而不断推进深化。在区位选择方面,遵循地理范围由近及远逐步扩大的顺序,从地区市场到国内市场,从国内市场到国外邻国市场,再到全球市场;将国际化过程分为不定期出口、独立代理商出口、建立境外分支机构、境外许可经营生产或直接投资几个阶段。伴随国际经验增多,企业从东道国获取的信息增多,其对外直接投资越会采取更高资源承诺度和更高控制程度进入模式。(www.xing528.com)
具体而言,“国际经验”内涵包括知识信息和心理距离。知识信息分为可教育学习获取的显性知识和经验积累获取的隐性知识,知识信息的程度对进入模式选择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心理距离指的是包含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对信息流动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外区位选择倾向于心理距离与母国相同或较近的东道国。
国际化演进理论打破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局限于静态分析的禁锢,将动态分析范式引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但是该理论只考虑了国际经验这一孤立的影响因素,忽略了其他动态性因素。
3.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的思想源于Penrose(1959)的《企业成长理论》,由Wernerfelt(1984)在《企业资源基础观》中正式提出,形成以资源学派思想为特征的早期资源基础理论。随后,Prahalad和Hamel(1990),Grant(1996)等学者对资源基础理论不断延展和派生,相继形成能力学派和知识学派,最终形成国际化研究领域广为接受和关注的完整理论体系。
Penrose在《企业成长理论》中,从企业的内涵界定、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以及企业成长机制三方面,奠定了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思想。第一,企业是资源的集合;第二,企业的资源禀赋具有异质性特征,即企业资源在构造、投入或利用某方面存在不同;第三,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于资源禀赋的不平衡。总之,企业成长的本质,是不断发掘资源利用价值的动态过程。Wernerfelt进一步将企业的资源内涵拓展,指出资源基础理论中的企业资源,不仅包括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经济学范畴的生产要素,而且包含任何影响企业优势的机械设备、工艺流程、技术、商标等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且拥有的资源优势可形成“定位壁垒”保障企业占据有利竞争位置。Wernerfelt还构建了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的“资源—产品”矩阵,指出多元化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在拥有现有资源和获取新资源之间寻求合理均衡,例如,并购是获取新资源的一种途径。
Prahalad和Hamel对企业竞争优势动态性开展深入研究,从“资源”较为宽泛的广义定义中区别出“能力”的概念,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即从长期来看,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生产产品的能力。随后,Collis(1994),Teece(1997)等学者进而提出了内涵更丰富、概括力更强的“组织能力”“动态能力”,最终能力学派成为资源基础理论中的派生分支。Grant等学者通过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源泉进一步研究,认为资源和能力的优势来源于对专业知识的整合,提出分享和扩散知识的协调机制来促进企业建立超越市场的能力,从而在资源基础理论中派生出知识学派。
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可以较好地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即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禀赋和能力,以及发展新的资源和能力。利用已有的资源禀赋和能力视角,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而发展新的资源和能力,则更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对企业FDI战略与进入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则为寻求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匹配,能使得企业处于更具优势的有利竞争位置。
4.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无论是早期的“垄断优势理论”,还是“交易成本理论”“生产折中理论”“国际化演进理论”,均以发达国家的优势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及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国际投资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之前的经典理论局限性也逐渐显现。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不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驱动因素、动因、目的、竞争优势、行为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学界相应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更为契合的启示。
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将发展中国家国际企业的市场情况和竞争特点相结合,利用低成本和细分市场规模效益建立优势,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小规模技术理论带来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小规模生产技术能够带来低成本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小规模生产技术由于其自身具备为小市场服务的特点,所以能使该类企业在细分市场上获取规模效益,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正是通过不断挖掘小规模生产技术,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二是源于“民族纽带性”,发展中国家通常着眼于种族团体产品的海外需求建立自身的比较优势,利用传统品牌以及母国资源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在侨民分布的国外市场快速发展。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管理费和营销成本相对低,因此在营销上亦采用低价占据市场的营销策略。低价营销、供给物美价廉的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抢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武器与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柱。
Lall(1983)提出“技术地方化理论”,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独特优势的原因:一是发展中国家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通常会对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即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进,从而形成特有竞争优势。二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用其自身有利的生产条件与本地的供需相联系,这种创新活动能够为小规模技术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三是从产品的特性来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很难拥有品牌产品,但可充分利用其较大的东道国消费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开发出与需求相对应的消费品。四是得益于自然、文化、政府等助力,上述优势能够更充分地服务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并非一直处于弱势,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就极可能拥有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特优势,即使处于较低的技术水平。这不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有时在某种环境、文化等背景下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也能发挥适量作用。
Cantwell和Tolentino(1990)提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进行阶段性动态演绎。他们的研究结果指出,国内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累积增长。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因素通常表现在内在活动的技术积累,同时表现在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效果上,即一方面积累经验可达到目标,另一方面增加研发投入可达到目标。技术能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及产业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经营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心理距离”包括文化、语言、习惯等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发展的障碍,循序渐进,就近投资,逐步发展;从产业分布来看,发展中国家投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先是以自然资源为重点的纵向一体化发展,随后发展到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重点的横向一体化发展。
总之,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升级与产业升级理论等,考察的主体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更为注重动态化分析。然而,对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和现实指导,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在解释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反向投资、制造业的大中型企业对外投资状况等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演变、竞争优势来源和市场进入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得出更为细化的指导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