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工业抗挤压: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工业发展

民族工业抗挤压: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工业发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工业在外国商品和资本的挤压下艰难发展。比如有“兴国兴业”思想的张謇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1912年在南通创办了“纺织传习所”,后为“南通纺织工业学校”。1930年4月20日,全国的纺织业界人士还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纺织学会”。然而,这段历史时期政府腐朽,国力衰败,民族资本孱弱,民不聊生,整个国家经济落后,纺织产业还算稍有作为。

民族工业抗挤压: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工业发展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工业在外国商品和资本的挤压下艰难发展。19世纪后半叶,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别是在机器纺织工业方面成绩斐然。我国由于门户已开,机器纺织业逐渐进入,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纺织业,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也还是围绕纤维原料产地或市场活跃的地区建厂。比如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官办的甘肃织布局、上海织布局、湖北纺织局等,都是选择毛棉产地或市场发达地区,而民间资本的发展也体现了一些聚集发展的思路。

19世纪70年代,中国蚕丝主产区之一的广东南海地区,陈启源就开始建设机器缫丝厂,并在民间得到推广,到1902年,珠江三角洲的缫丝厂发展到68家,缫丝车三万四千多台。19世纪末期,棉纺织业在上海、江苏等地陆续聚集发展。南通的张謇在1895年建设大生纱厂,到1925年先后建了4个厂;无锡荣氏家族从1915年到1932年在上海建了9个厂;上海郭氏家族从1922年到1937年建了5个纱厂,常州刘国钧也建了4个厂。围绕棉纺织业也发展了针织、印染、袜业等行业,还发展毛、麻、丝等纺织业,与国外资本竞争。据资料记载,1949年上海就有各类纺织企业达4552家,1949年天津纺织工业大小工厂共计1428家,1951年青岛也有纺织企业499家,苏州市1949年则有丝绸厂99家。

为了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有识之士也注意到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比如有“兴国兴业”思想的张謇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1912年在南通创办了“纺织传习所”,后为“南通纺织工业学校”。1930年4月20日,全国的纺织业界人士还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纺织学会”。(www.xing528.com)

然而,这段历史时期政府腐朽,国力衰败,民族资本孱弱,民不聊生,整个国家经济落后,纺织产业还算稍有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