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与主导因子原则分析。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与主导因子原则分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图1.评价目标。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划分的依据是评价对象的变异程度、评价目标的精度要求、土地调查所能达到的程度等。①主导因子原则。可在众多的土地利用影响因素中,选择对土地生产力影响大的主导因子,着重分析它们与土地适宜性或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在评价单元中对土地利用方式具有限制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导因子。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与主导因子原则分析。

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评价,在工作程序和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在对各种类型土地资源评价抽象、综合和概括的基础上,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包括准备、评价、成果输出三个阶段。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见图3.1。

图3.1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路线图

1.评价目标。土地资源评价的目标来源于社会生产需求,对土地资源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的全面准确了解,是保证土地资源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前提,其实现程度取决于评价需求分析的准确性、数据获取的全面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土地资源评价的目标多种多样,有些是综合性的。如服务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资源评价,其评价目标可能是多种规划模式下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适宜性评价,以获取具体而准确的经济参数;服务于某个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的土地资源评价,其评价目标可能是获取土地农、林、草的适宜性以及适宜性程度。

2.评价所需的数据及资料。一般土地资源评价所必需的数据资料包括两个方面:研究地区的基本状况、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

2.1研究地区的基本状况。研究地区的基本状况是指该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主要是相关的地理位置、气候带、地形、土壤、植被、水文、地质等区域自然状况,以及人口、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等社会经济状况。

2.2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数据和资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动植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人口、社会政治环境等方面。根据评价所需的数据和资料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是对评价对象各种性状的直接描述,它可以是精确的数字(如年平均气温、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描述性用语(如土壤排水状况、交通等)。图形数据是用图件形式表示评价对象不同类型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数据,如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3.土地资源评价单元。整个评价范围的土地,可以按土地性状的组合方式划分成若干个土地单元,即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土地资源评价单元是土地资源评价对象的最小单位,在同一个评价单元中,土地的基本属性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评价单元之间具有相对明显的差异性和可比性。土地资源评价是对各个土地资源评价单元的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由每个土地资源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综合整理形成的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土地资源评价的最终结果要通过评价单元反映出来。因此,划分土地资源评价单元是土地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划分的依据是评价对象的变异程度、评价目标的精度要求、土地调查所能达到的程度等。(www.xing528.com)

3.1以土壤分类系统为基础划分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在大比例尺评价时由于其他因素如气候因素变异不大,土壤在土地综合性质变异中起主导作用,可直接利用土壤分类系统的某一级作为评价单元,准确地反映土壤情况。如农用耕地的土地资源评价直接以土壤的分类单元为评价单元。

3.2以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为基础来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土地类型是根据全部土地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体的相对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土地的气候、地学、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的相对均一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人类活动结果的相对均一性和差异性。

3.3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制图单元图斑(地块)划分土地资源评价单元,即以田间末级固定工程(路、渠、沟、坎等)所包围的地形、土壤、水利状况基本一致,生产环境、管理水平、生产力水平也相对一致的地块作为评价单元。选择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作为评价单元,可揭示最小土地单元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也符合农民的耕作习惯,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土地利用现状中自然地块往往支离破碎,一般直接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作为土地资源评价底图。这通常适用于土地利用调整或土地利用规划,也适用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4.评价因子的选择。土地资源评价的实质是比较分析土地用途的要求与评价单元的土地性状。在确定土地用途的要求、描述土地性状时要尽量全面。在评价分析时,一般不对所确定的或描述的所有土地属性进行分析,而是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起主导作用的一些属性或因素进行分析,即进行评价因子的筛选,以使评价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评价因子的筛选有两个原则。①主导因子原则。对某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而言,土地生产力取决于影响较大的因素(称为主导因子)。可在众多的土地利用影响因素中,选择对土地生产力影响大的主导因子,着重分析它们与土地适宜性或生产力之间的关系。②因子稳定性原则。可根据因子的时空变异特性,找出持续影响土地生产力的稳定性因子,主要采用该类因子作评价,尽量避免选用易变的因子。一般来说,气候、地形、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是稳定性因子,而土壤有效养分、生物因子等为易变因子。

评价因子的选择是针对一定的地区、一定的农作物或一定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的,根据土地性状及土地用途要求的分析,排除在评价地区分布均匀的那些因素和所有的评价单元中都没有出现、对土地用途产生明显限制作用的因素。采用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在评价单元中对土地利用方式具有限制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导因子。

5.评价结果的计算。通过土地资源评价工作,明确土地用途的要求,获取评价单元中评价因子的数据,对两者比较分析,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每个评价单元在一定的用途下的生产力和等级,得出评价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