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在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及其生产力的高低。因此,对土壤因素的评价往往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要素之一。各类土壤都具有其特有的剖面结构和诊断层次,表现出不同的理学性状和肥力特征。
1.土壤肥力和土壤适宜性。土壤的理化性状是土壤的固有属性,包括土壤质地、厚度、有机质成分及含量、pH值、益于植物生长的可溶性盐类等所有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这些性状的综合特征就是土壤肥力。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反映了土壤在某一方面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地利用的作用,即土壤适宜性。但是,土壤性质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每一种性状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对土壤肥力和土壤适宜性的影响不是同等重要的。
2.土壤类型和区域分布。根据土壤发生发展规律和土壤自然性状,按照一定分类标准,把自然界土壤划分为不同类别,以方便土壤研究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分类由于其发生、属性和研究方向不同,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www.xing528.com)
为了便于土壤调查、土壤信息统计汇总、土壤信息交换与处理以及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对土壤信息的标志,我国制定了《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2000)。该标准把土壤按照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六个级别划分。我国土壤类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在不同的区域受地方性的地形、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规律的分布。土壤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分布是土地水平分布特征,土地垂直地带性分布主要是指土壤在高山地随海拔高度变化呈现的规律性分布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