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利用落下的钉子赚到钱?

如何利用落下的钉子赚到钱?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和章涌是同一所建筑大学的毕业生,临近毕业时在本地一家建筑公司干了2个月施工员。两人一商量,炒了老板的鱿鱼。因为木工在钉模时难免会落下钉子,我和章涌的任务就是把这两个工地上落下的钉子捡回来。于是,章涌把他今天的经过全说了出来。原来,章涌老老实实捡了半天钉子,才捡不到两公斤重,他知道这种钉子的价格每公斤约5块钱,心里就有了想法,下午索性就坐在那儿休息。第二天一早,我悄悄地离开了高老板的工地。

如何利用落下的钉子赚到钱?

“捡”来的工作

求职档案

姓名:郝睿 性别:男 毕业院校:2002届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

世态炎凉:没等章涌说完,我就颓然地坐在了床上。第二天一早,我悄悄地离开了高老板的工地。

我和章涌是同一所建筑大学的毕业生,临近毕业时在本地一家建筑公司干了2个月施工员。那时每天累得半死不活,工资却低得让人难过。再加上公司前景不好,觉得老呆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两人一商量,炒了老板的鱿鱼。想到国家正在开发大西北,就远上新疆,寻求发展机会。结果一个月下来,工作没找着,钱却花了个精光。我灰心了,决定回去,可章涌却劝我再坚持两天。

一天,我们来到一家建筑公司推销自己,没想到公司老总是我们常德人,姓高。他见我俩一副落难的穷酸样,顿生怜悯之情,说:”我可以给你们借回家的路费,但说到工作,实在抱歉,没有适合你俩的事。如果愿意,你俩也可以先在我这儿干一段小工,每天30块钱,挣个回家的路费。行吗?”无奈之下,我俩只好同意了。

高老板有两个工地,第二天,他带我们来到工地上,给我俩分配了任务。活儿很轻松,就是捡钉子。因为木工在钉模时难免会落下钉子,我和章涌的任务就是把这两个工地上落下的钉子捡回来。

头一天,除了吃饭半个小时外,我一刻也没歇,把落下的钉子一个不拉地都捡了起来,一称,5公斤。傍晚收工时,高老板问我:”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吗?”我说:”感激你都来不及,哪有什么想法?”高老板笑笑,走了。

当天晚上,章涌见了我就问:”收工时高老板和你说了些什么?”我把经过如实说了一遍。章涌听了,惋惜地说道:”你呀你,怎么就不动脑子?你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我被章涌说得莫名其妙,忙问:”什么好机会?快说给我听听。”

于是,章涌把他今天的经过全说了出来。

原来,章涌老老实实捡了半天钉子,才捡不到两公斤重,他知道这种钉子的价格每公斤约5块钱,心里就有了想法,下午索性就坐在那儿休息。傍晚,高老板问过我之后又去问他,他就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高老板,恕我直言,企业需要效益。表面看来,捡回落下的钉子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但实质上它给您带来的却是负值。您给小工开的是30元的工资。而我一天干到头最多能创造20块钱的价值。这不光对您有损失,对我也不公平。不管你出于什么意图,这活儿我不想干了!”

没等章涌说完,高老板就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过关了!我手头正缺少一名施工员,今天捡钉子的事是我对你俩的一场考试,你刚才的回答很出色。不错,企业需要效益,需要不浑浑噩噩并为企业效益着想的员工,更需要你这样有见地的人才……”

没等章涌说完,我就颓然地坐在了床上。第二天一早,我悄悄地离开了高老板的工地。

求职支招:

不动脑子,就会错过机会。

我恨这个城市

求职者档案

姓名:姚靓 性别:女 毕业院校:2001年光荣毕业于湖南商学院

世态炎凉:我悲哀地想,不拍写真找不到工作,拍了写真又招来这些麻烦,难道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里,我注定了是一个失败者吗?

毕业在即,如果我不能在7月1日前签到一家单位,户口就会被打回原籍。这叫已经习惯了繁华的大城市生活的我如何甘心!于是,我决定向同寝室的晓娟讨教一下求职的秘诀。晓娟的成绩在班上算是比较差的,我想,我能这么顺利地找到工作,一定有不少独特的方法。

我向晓娟提出了我的疑问。我说:”阿倩,你长得那么漂亮,还愁找不到好工作?我想,问题肯定出在你的简历上!简历得做得有特色才行啊!”我疑惑地问:”怎样才叫有特色呢?”晓娟诡秘地一笑,说:”强攻不行,何不来个‘曲线救国’呢?”我更加糊涂了。晓娟干脆把我的一份求职简历丢给了我。

我接过简历一看,天啊!这哪是什么求职简历,分明就是一本装帧精美的时尚杂志嘛!封面上,是晓娟一幅靓丽的生活照,翻开内页,除了煽情撩人的文字介绍外,每一页都有一张晓娟风情万种的写真照片。

晓娟说:”这是包装!懂吗?别以为这样丢人,不这么做,你能找到工作吗?这就是现实!”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我想,在我眼里,我大概成了出土文物了。

这天晚上,我满脑子里都是晓娟的写真简历和我的”谆谆教诲”。我找理由安慰自己: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一个女人用我的女性美去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违背伦理道德,似乎也未尝不可。

天快亮的时候,我作了一个决定,为了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为了留在长沙,我也要尝试”写真求职”!

1、”写真”面试,”试”来一堆屈辱

几天后,我在晓娟的陪同下,到街上转悠了半天,最后选定了一家有名的拍摄婚纱照的影楼。为了在效果上超越晓娟的”写真”,我表现得更开放、更大胆,除了超短裙、泳装、晚礼服,我甚至还穿上了狂野的”印第安土著装”。

为了吸引招聘单位,我在简历的扉页上设计了这样一段话:”上司面前‘甜言蜜语’,同事面前‘轻言细语’,客户面前‘花言巧语’,委屈面前‘不言不语’……”

不久后,长沙市的几所高校再次联合组织了一场面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我向20多家招聘单位递上了精美的简历。当天下午,我就接到了两家民营公司的面试通知,我心里一阵狂喜——果然还是有识马的伯乐啊!

第二天,我将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后,早早地来到了那家民营电子公司面试。接待室里坐着三位男考官,凭直觉,我感到气氛有点不对。三位考官神情怪异地笑着。

”你的条件很好,很适合我们的行政助理一职。不过,我们想请教一下你的‘上司面前甜言蜜语’有个什么度呢?”一位考官刚说完,另两位就忍不住暧昧地笑了起来。我的脸立即羞得通红,迅速低下了头。他接着说道:”你的写真照片拍得美极了!现在一对比,果然名副其实啊!”说着,三个人毫无顾忌地哈哈大笑起来。

我一再地忍气吞声,可他们却得寸进尺,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写真集绕来绕去,丝毫不涉及专业和工作。这是面试吗?简直就是性骚扰!我再也无法容忍了,含着眼泪逃也似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我在愤恨和难过之余,又开始检讨自身的原因。思来想去,我想也许是因为我的穿着打扮太过新潮了。谁知,当我素面朝天地去第二家公司参加面试时,却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一位女考官问我道:”照片上的是你吗?没想到你这么清纯啊!”说完,我朝其他几位考官眨了眨眼。失望之余,我只好又一次放弃了面试的机会。

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又接到了四家公司的面试通知。然而,这些公司像是事先约好了似的,考官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对我的”写真”特别感兴趣,似乎他们不是在招人,而是在选美。

我悲哀地想,不拍写真找不到工作,拍了写真又招来这些麻烦,难道在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里,我注定了是一个失败者吗?

2、悔不当初,”写真”求职害苦了我

就在我几近绝望之际,长沙市的一家生产化妆品的外资公司相中了我。

两天后,我正式报到上班了,被分配在销售部当销售助理。半年后,由于我工作扎实,表现突出,被推荐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总经理助理一职。离任前夕,销售部的同事在一家酒店设宴为我饯行。酒酣耳热之际,当时主持面试的考官之一——销售部的业务副经理冷不丁冒出一句:”请静一静,今天我要告诉各位一条爆炸性的特大消息。你们只知道阿倩工作能力非凡,却不知道我还有一件秘密武器!”

想制止他,但已经来不及了。副经理的话在醉醺醺的同事中引起了爆炸性的反映。在一片”快说呀”的叫喊声中,副经理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有一本国色天香的求职写真!”此言一出,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第二天一上班,我就发现销售部的同事看我的眼光变了。中午在食堂就餐时,我远远地看见两位平时最要好的同事旁边有个空位,于是想也没想就端着饭碗走了过去。这时,令人难堪的场面出现了:我们见我在旁边坐了下来,竟然相约起身换座位……

我开始考虑找那位惹出事端的副经理出面澄清,但转念一想,这种事只会越描越黑。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理它,让它自生自灭好了,流言止于智者。可是我太天真了,这样的尴尬处境还仅仅是个开始。很快,”写真”事件像流行感冒一样迅速传遍了公司上下。

看来这份工作是没法干下去了,我提出了辞职。总经理得知后,安慰我说:”我了解你的为人,你是个好姑娘。年轻人受点委屈在所难免,身正不怕影子歪嘛!”我只好收回了辞职报告,留了下来。

这以后,身心憔悴的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很快,由于我出色的表现和有目共睹的成绩,我再次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我暗自庆幸,”写真”事件总算慢慢平息了下来。然而,我没想到的是,等待我的竟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2003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我为了赶写一份报告,来到办公室加班。过了一会儿,我听到隔壁办公室传来的几位男同事咋咋呼呼的叫喊声,出于好奇,我悄悄地推门而进,蹑手蹑脚地来到他们身后——天哪!我的好几张写真照片竟然出现在了一个黄色网站上……

我再次成为了同事们议论的焦点,受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为避免再次受到伤害,我黯然神伤地离开了这家公司。

此后,为了另外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我不停地穿梭在长沙市的各个人才市场。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每次在新的岗位上没干多久,关于我的”写真”求职的种种传闻就会像幽灵一样纷至沓来。

如今,我不得不离开长沙,另谋生路。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城市啊,如果当初不是为了留在这里,我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然而,离开长沙后,是不是就可以摆脱”求职写真”的阴影呢?我不敢想得太多。

求职支招:

简历虽然再精美,但只是一个很外在的东西。外在的东西能糊弄一时,但不可能长久。所以在写简历事时,尽量包装简历的是朴实幽默的言语和一目了然的简历内容!

好想回到从前

求职者档案

姓名:杨东 性别:男 毕业院校:2002年光荣毕业于四川某职高

世态炎凉:第一次去人才市场,我就被现实无情地击中了!

一年前,我在重庆江津的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主要工作是管几部电话,但有个好听的名字:148法律咨询台。那也应该算是殊荣吧,全市的人都可以直接打”148”向我咨询。家人很欣慰,朋友很羡慕,都说我很幸运:豪华的写字楼、效益良好的事业单位、各种福利待遇。我在那里呆了一年多,每天过着稳定而重复的生活。喝水、看报纸、聊天、接电话、填报表,写总结……工作也算搞得有声有色。我常常怀疑自己的选择。坦白说我是个不甘于现状且非常崇尚自由的人,甚至渴望过着流浪、漂泊的生活。我潜意识里在排斥这种朝九晚五的所谓”白领”生活。

看了太多名人的成长史,我得出一个结论:大抵成功者都是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这让我的恐慌与日俱增,我怕我一辈子碌碌无为,永远都只是个平凡的人。

当这种困惑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我辞职了。那时的我,年少轻狂,自信十足。心想自己有文凭,有很强的人际交流协调能力,会电脑,会写作,办事认真能吃苦耐劳,辞职应该不会给我造成负面影响吧?

来重庆的第二天我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湖南一家知名集团重庆分公司负责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每天得跑很多地方,旮旮旯旯都不放过。虽然很苦,但我觉着新鲜,干得也很卖力。尽管如此,我仍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以前在事务所过惯了被大家捧在手心宠的生活。来这儿却发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我对别人以诚相待,别人却对我心怀戒备。我越来越不能忍受得不到重视的焦虑,于是我又辞职了。(www.xing528.com)

第一次去人才市场,我就被现实无情地击中了。在一家单位展位前我正准备好好表现自己,旁边一个男生傲然地从公文袋里抽出一叠东西一一摆放在桌面上。我看到厚厚的履历表、本科毕业证、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正和我交谈的主管立刻把眼光聚集到了他身上。我看着自己手上一纸薄薄的证书,选择了离开。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我在山上住,信号不太好,为了不错过机会我经常拿着手机在房间到处跑,寻找最佳位置。

还有一次是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公司的简介,挺诱人的。于是我喜滋滋地去面试。第二天才知道工作方式就是拿着不知名的化妆品在大街上拦着别人推销,还美其名曰”马上就要入商场”。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一个小孩抢了别人的东西怕被抓顺手将钱包扔在地上,我们那个所谓的经理级的家伙马上拾起装入自己口袋,还对失主说没看到那小孩。面对这,我几乎是逃跑似地离开了。

之后仍是一次又一次去人才市场,去买一份又一份的《21世纪人才报》(我希望一周出3份,甚至每天都出),去参加一次又一次的面试,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这样,我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磨光了我所有的意志,也让一直信任我的父母产生了失望。为了生活,我一边找工作,一边当起了服务员、营业员。这种工作让我抬不起头的原因不是我对工作性质的否定,只是对于从一个曾经相对风光的岗位上下来的我而言显得落魄了点。

今年3月,我参加了四川外语学院开设的英语培训班,可因为SARS,我们停课了。我又投入到找工作的队伍中去。虽然积累了很多面试的经验,成功率也在不断上升,但我依然在徘徊。每份工作我都会拿来与我之前呆的事务所比,每份工作我都觉着高不成低不就,还在飘摇不定。

求职支招:

呵呵,试想想:要是当初不那么率性而为,不那么盲目地辞职,会是什么样子?至少可以呆在有空调的办公室,不用在三九严寒下暴走吧?!

漫天撒网后的醒悟

求职者档案

姓名:赵艳红 性别:男 毕业院校:2003年光荣毕业于复旦大学

世态炎凉:找工作时多撒网固然重要,但漫天撒网只会让自己精力耗尽。我自己在求职中也有这个毛病,结果弄到后来,整个人疲惫不堪。

人的成熟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我的目标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做传媒,去中国最好的传媒报业集团。当时并不排除一些外企和公司的文职,但由于我的个性比较强,喜欢挑战和竞争,本身不喜欢公务员一类的工作,所以公务员不在我考虑的范围,这也是我连续放弃了国家安全局和国家青年干部学院的推荐名额的原因。

个人觉得,找工作最关键的首先是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很多人甚至到了工作后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随遇而安固然是一种生活状态,但没有明确的目标会给你的求职带来很多麻烦。找工作时多撒网固然重要,但漫天撒网只会让自己精力耗尽。我自己在求职中也有这个毛病,结果弄到后来,整个人疲惫不堪。

确定目标后,开始做简历。简历做得漂亮不漂亮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多少实在的能力和实践经验。如果你是大三以下的同学,那么恭喜你,你还有时间,赶快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吧。这点对文科的同学尤其重要。如果你的实习能在比较知名的公司或者报社,并且有明显的成果,那么对你找工作无疑是增加了砝码。

中文的简历写清自己的一些优势即可,突出自己的实践经验,注意把自己的成果写出来。如果有些你觉得是自己的劣势,可以不写。比如学分啊,如果单位需要你的成绩单,会要求你附上复印件,简历上就不用浪费空间了。英文的简历就比较讲究了。我在看到的一篇文章中说到,外企第一轮筛选简历的标准是按照几个项目评分:学历(硕士比学士分数高些,但差别不大),GPA(也就是成绩,分几等,在班级排名10%的为第一等,10-25%为第二等,以次类推),实践经历(这个就比较主观了,看你的实践经验写得如何)。所以在英文简历中,只要把几项要评分的写清楚就可以了。

简历一定要集中在第一张纸上,这点我深有体会。我的实践经验较多,所以都放在第二张上,结果面试的时候,总是看见面试官仔细看了第一张,然后开始翻后面的材料,第二张往往被忽视了,后来我故意将第二张放在前面,效果还是挺好的。

材料准备好了,就开始投材料,等待面试机会了。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这是我的座右铭。因为争取,我获得了别人没有的机会,也因为争取,使面试官对我印象深刻,最终获得了我现在的工作。如果你想要这份工作,就想方设法去试。我发现周围的同学大都比较小心,一般是等着有单位来要人了,才去投材料,如果单位要的专业和你的专业不合,就放弃了,其实这样是很可惜的。

举个例子,新华社北京总社一开始直接把传真发到了外院,并没有要招收中文系的学生。我看见上面的名额中有港澳台部招收中文系学生,便打了电话到系里询问。系里当时说没有收到任何招聘消息。我不甘心,第二天得知招聘的人员要到外院与外院的学生交流,我决定去试试。终于,在会上,我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拿到了一张报名表。而此时,我的手机响了,辅导员让我立即到系里拿新华社考试的报名表。虽然这件事即使我自己不去争取那张报名表,也同样有机会,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新华社不到我们系去发表格,那这个机会不就是我额外的收获了么?隔天下午的一面时,那个老师看到我就笑了,说:”我认识你,中文系的?”我的第一次面试就在说笑中很顺利地过了。一个多月后,我接到了去北京面试的通知。这件事情在我求职的开始给我很大的信心和鼓舞。

其实找工作是个找的过程而不是等的过程,如果你觉得哪个单位你喜欢你想去,就直接去打个电话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询问一下今年贵公司有没有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计划。大多数公司会告诉你公司的用人计划,如果有,他们会告诉你应聘的方法。而你直接把材料寄给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自然会让他对你印象加深。即使没有,你除了损失个电话费,又有什么损失呢。我一直觉得招聘的双方是平等的,所以主动一些未尝不是件好事。交了材料,就应该询问清楚通知的期限,如果迟迟没有通知,最好打个电话问清楚,不要害怕失败的结果。有一次我有个同学被漏通知了,幸亏他即时打了电话去询问,不然原本是自己的机会就没有了。多掌握信息,多与招聘单位沟通,会使你的求职路上少一些错过,多一些机遇。

接下来具体聊聊求职过程中的故事吧,从与面试官的交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像参加国家安全局的招聘会,这是我回校以后的第一个招聘。当时能参加面试的条件还比较苛刻,每个系选六个学生干部,基本要求是党员。国家公务员一般都要求是党员。对于这么早来招聘的单位,如果你还不是党员,有一个技巧,你可以先告诉他们,自己在毕业前肯定能入党。四六级没有过的很多同学也常这么做。这样做你不至于当场失去面谈的机会,当然,说得出要做得到才行。否则,你的档案依旧会被退回来。

那天在我应聘的一个所里,女生很少,记得到最后就两个人,因为要党员和男生,所以陆陆续续退席了很多人。我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明明看见考官在我的简历了,却不见他叫我的名字,心下甚是纳闷。后来那位主考官成了我的好朋友后,才告诉我,他们不太喜欢要女生,所以他没有叫我。但是过了很久看我一直坚持在那里等,才让我过去谈谈。我笑了,说:”如果不是我不服气在那里等着,我们还不能成朋友了呢。”

那天的考试很简单,他问了我几个看似随意,却有意图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想去安全局;你是南方人,能否适应北京的气候啊;做公务员生活很平淡,工资也不高,以你的条件可以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不后悔吗?当时我对安全局实际没有多大兴趣,只是第一次应聘,想多些经验,我不想说违心话,也不想让人家看出自己的不乐意,于是我告诉他,想去一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希望找个安定的工作,二是在北京,大城市,我在北京呆过两个月,挺喜欢北京。最后他问我是否愿意参加晚上的笔试时,我说让我试试吧。

他给我考试地点的同时,还告诉我如果工作要辞职的很多限制,签约八年,如果辞职,有段消灭期五年。晚上,我经过考虑,放弃了笔试的机会。让我意外的是,他竟然打来电话问我为什么没有去考试。当我告诉他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这个职业时,他说:”其实叫你晚上来考试,我也是想告诉你,我觉得你不适合。”之后我们聊了许多,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坚定了我选择的方向。 求职不成,倒是求来了一个不错的朋友,也算是个奇遇吧。去北京面试新华社的时候,他还请我吃了顿饭呢。:)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单位,也是我拒的第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到我们系里来要人,来得也很早。我现在猜测来得那么早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们不能提供北京户口,所以担心没有好生源吧。但是这个单位评判人的方法,倒是很有意思。面试我的是南大毕业的一个师姐,姓潘,刚跳槽不久,挺干练的样子。

面试的时候我手中有一份表格,根据表格上的问题狂轰烂炸,我一边回答我一边写写划划。那张表格的内容大概是比较正规的人才评估表格,根据一些测试来评分。这种方法后来在外企的面试和一个房地产公司一面中我也遇到过。问题基本上关于是个人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比如你用三个词概括你的缺点;评价一下自己的优点并举个具体例子说明;你更喜欢那种工作方式,一段时间紧张工作然后一段时间休息还是不是很紧张的工作休息时间也较少;举例说明你的观察力;你觉得你更理性还是更感性等。随后问我知道应聘的策划编辑是做些什么吗,需要哪些能力。我对例子要求很高,连细节都问得很仔细。

前面的问题我回答得比较轻松,到了最后一个问题我有点打结了,因为这个职位是具体做什么我确实不很清楚。我只好说,接触比较少,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做图书策划的,从选题开始吧。哪知歪打正着,我点点头,解释了一番,还告诉我,这个工作需要人比较理性,对市场敏感而有观察力,并且工作忙的时候很忙,闲的时候很闲。我恍然大悟,原来前面的每个问题我都是有用意的。幸亏我的回答都符合我的要求。我看上去对我很满意的样子,握手道别的时候,说:”希望我们能成为同事。下一次复试我会通知你具体时间。”

两天后,我接到复试通知。在电梯里遇上了潘小姐,我拍拍我的肩膀,让我好好表现,这轮是经理助理面试。我笑了笑,对我说你看起来很没有精神,当心身体。我愣了一下,我已经走出电梯。 面试我的是依旧是个小姐,比较冷,挺有气质的。我对我办过报纸的经历很感兴趣,不断追问一些办报的细节,比如多少开,成本是多少钱一份,报头有没有套红,有没有彩印。幸亏当初办报时所有的事情我都办过,应付起来也算从容。据说很多面试官对你喜欢追问一些你实践经历中的细节,来考察是否真实,这对编造简历的人敲了警钟。之后就具体谈到我希望我能去北京帮我创刊一份面向中学生的《考试报》,并谈了些具体问题。我不想定得太早,最想去的单位还没来呢,所以没有当场给我答复,答应考虑一下。

一周后,我就接到被录用通知,并要求我尽快答复。无奈之下,拒了。

新华社港澳台部:

这个机会得来不易,讲讲笔试的题目吧。笔试是中文考题,国际部考的是英文题。一开始有十题的找错别字,比较常见的错别字,不难;十题根据字母代号写出全称,有APEC,也有一些商业上的专业用词,两个不会;时事填空题,这些题目真是害人,居然考第一个驻台湾的记者是去年几月份去的台湾;五道辨别题,说出两个词语的区别,比如顺差逆差;问答题,《婚姻法》出台,要你采访,列采访提纲;新闻要素是哪些;传媒的传播方式有哪些(记不清了);列出你心目中的今年国内十大新闻,这个题目看起来容易,写到第七个的时候就觉得要么太小要么记不清,我就按地区,把台湾香港各写出一条,算是生编了,呵呵。最后是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家乡》。看到这个题目,顿时一阵头晕,多长时间没写过这样的命题作文了,这个题目在小学时候倒是写过一篇。如果找平常的思路,是绝对不行了。索性换个思路,就写写我记忆中的故乡吧。避实就虚一向是我最拿手的啦。呵呵。

这恐怕也是我经历的最长的考试,4个小时,后来才知道早交卷下午面试就早一些,后悔自己坐了那么久。这份卷子做完后感觉极差,也就不敢抱什么希望了,哪知去了北京,才知道笔试竟是名列前茅。下午是英语面试,测简单的口语。倒是比较顺利。

去北京的通知来得很晚,大概是过了一个月后,那时正是招聘单位来的高峰期,为了去北京,我拒了深圳移动的面试,还错过了广东电信的招聘。全校有四个同学接到港澳台部的面试通知,两个我们系,两个经济系。本以为很快就能回,连回程票都已买好,结果到了那里被留在新华社,实习三天看表现。那几天的日子很是难过,整天很紧张地改稿子,写稿子。我的任务是把港台报刊杂志上的文章重新改写,不但文字要理顺了,说法也要统一。温度很高的房间里,竖排本繁体字看得我头晕。新华社的警备森严,我们尽管有出入新闻中心的证件,但是仍然不能进出大门。几天里我们为了出门和警卫们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在北京的最后一天,见了港台部的主任,随意聊聊各自的情况。他们重视的是笔试和面试的表现,连我们的简历都没有要。这也是唯一一个我们没有递交简历就有面试机会的单位。后来的事情没有人知道。2月份,来了个电话,我被告知由于北京户口对本科生的限制,他们的名单报到人事局被拦下来了,要重新选拔硕士生。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尽力了,无愧了。

毕马威与欧莱雅:

本人英语不是太好,对外企并不抱多大希望。一开始就被宝洁打击了,所以只投了毕马威和欧来雅,都是很偶然的机会,也都没能走到底。投毕马威的简历是在我考新华社的时候,我甚至没有给中文简历,只有两张英文简历和成绩单以及六级和口语证书。毕马威给了我笔试的机会,考试安排在下午4点。匆匆忙忙从刚结束的一个招聘见面会回宿舍,因为太累,睡了一会,差点睡过头。考试全英文,100道题要在60分钟内做完,连监考的小姐都说比较困难。题目大部分是逻辑题和测智商的计算题,图形题,如果之前准备过GRE的人,对付这个考试就一点不难了。所以,如果你一心想进外企,提前一年练口语,然后做GRE逻辑题。

会给欧莱雅投简历是很偶然的事情。我没有去参加它的那个据说激起一场辩论的见面会。在交表格的最后一天期限下午,我的一同学无意中谈起此事,毕马威的笔试让我心有余悸,于是我问:”要笔试吗?”他说:”不用,只要两轮面试。”我动心了:”表格可以复制吗?”“可以啊。”于是,我向他要表格复印。哪知他回去拿来说:”我不想去了,给你吧。”就这样,我花了一小时迅速填写了表格,连同材料交了上去。记得表格里有个很有趣的题目,给男士护肤品写句广告词。我一时兴起,还写了两句。

和很多人一样,我的欧莱雅一面也是那个戴青女士。进去前同学告诉我我是戴青面试时,我就有预感我也是同样的命运。没想到,戴女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倒是很温和地和我打招呼。几个问题都比较一般,同样是问我对PR(公共资源管理)这个职位的理解。然后问了我的家庭情况,我说到有一个妹妹的时候,我还在我的表格上写上了。出我意料的是一个问我大学四年花了父母多少钱的问题。我乱了,随口说了一个数字,戴女士很吃惊地说,那么少。我才恍然,算错了。但是不能改,我只好说因为我比较节省,而且我有打工的钱,奖学金的钱作为补助。我和我的对话都是中文,因为我一进门,我就用中文和我打招呼。我就顺水推舟了。

欧莱雅的二面通知得很晚,放假前有一个参加最后面试的十人名单,但是一直没有电话通知。1月28号,我已经回到家几天后,才接到我打到我家里的电话,听说我在家,我说等开学后再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可惜一直就没有消息了,打过电话问总是说等待,现在也就不了了之了。

南方报业集团:

这是我最想去的报社。在此之前,我已经在集团下属的报社实习了两周。笔试是公务员考试的卷子,有些事先知道的人采取了先写作文后做数学题的策略,是比较成功的。面试前一天,班级组织圣诞活动,而后在茶馆和一老师聊了一通宵。第二天下午正睡着,手机响了,让我一个半小时后去金陵饭店面试。我唯一一次集体面试,也是很失败的一次。还没睡醒,讲到一半时脑子突然空白,不知道讲到哪里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我没能进入集团的录取名单。

伤心沮丧后,我并没有放弃我的目标。当我打听到集团下属报社在3月份还会有一次招聘时,我告诉自己,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三月份的上海,阳光灿烂。和面试官聊后的第二天,我被告知录取希望很大。当时我已经在南京日报集团的《周末》报见习,并得到了深圳《女报》的邀请。

两周后,我被《南方都市报》录取了,随即我婉言谢绝了《周末》老总的挽留。这段失而复得的经历告诉我,要相信自己,不放弃。

金地房地产开发公司:

金地的招聘会是在东南大学,南大的门口只有一张小小的海报。工作地点在上海的诱惑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职位,使我决定去看看。很快,我就得到笔试通知。笔试是在宾馆的房间里进行,半个小时写篇题为《选择》的文章,要求1500字。没有椅子,我只好跪在梳妆台前写。等文章完成后,手和脚都麻了。

第二天的面试依旧在那个房间进行,不同的是,这次我坐在沙发上。面试的是个南方人,操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问的题目大概和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面差不多。我回答时,他频频点头。

二面是在上海,到了那里,我发现公司在上海的分支才刚刚建立,规模不大,只有几间写字间。等了一会,走出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跟在后面的女秘书招呼我到另一个房间。也许是心里早已决定了人选,那个”老板”随意翻了翻简历,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女孩子的工作很难找吧?”我愣了一下,回答:”某些专业存在着性别歧视,女生确实工作不很好找。”接下来几个问题居然是问”你们学中文的人”对9*11事件的看法。而后又问我,”研究生期间学些什么?”我又好气又好笑,说:”对不起,我是本科毕业。”

话不投机,走出办公室我就知道没戏了。不过从他口中,我倒是听出了点东西,”做企业文化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要将老总的意图巧妙地传达到每个人,然后让大家凝聚在一起为企业出力。”于是自嘲:我还没有做这个工作的本事。

南京日报集团:

就这样折腾到了寒假,很累了。当时没有能去南方报业集团的打击让我心力交瘁。那时南京日报通知我面试。南京日报集团是我在第一次参加南京市应届生招聘会时投的,也是唯一一份。之后,我再没有参加过这种大型招聘,一般这种招聘质量和机会都不如学校里的招聘。那次”人潮”的经历也是颇让人后怕。

南京日报笔试是自己出的卷子,有五题诗句填空,其他大体是把一篇3000字的通讯改写成500字以内短讯并附评论。还有一篇读后感。这是我求职过程中写的最后一篇作文。

快回家前,通知早上8点去面试。平时晚睡晚起的我那日早上7点迷迷糊糊地爬起来,上了公交车,幸好排得前面,速度似乎也很快。进去后三个面试官,一个拿着我的简历翻,一个微笑着,一个版着脸。翻简历的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以为是个开口,于是简单地说了几句。哪知说完,那人问了几句简历上的问题,便说,可以了。于是我又迷迷糊糊走出门,上了公交车,在车上睡过了站。回宿舍睡到中午,醒里还在想,刚才我是不是做了一个梦?之后很快接到了南京日报的见习通知。一过完节就必须回南京。那时还有《厦门日报》、《海峡都市报》的机会,权衡一下媒体发展,我决定先去见习,再等待机会。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在《周末》实习的一个半月里,报社给了我很多出差采访的机会。一个人上海、无锡、温州到处跑,有事情做了,心情也好了。后来,报社领导得知我有其他去处时,曾极力想挽留我。在那里,我欠下了不少人情债。

故事讲完了,我投了简历的单位绝大多数都给了我笔试或者面试的机会。由于我的目标集中在报社,所以投的其他单位也比较少。

求职支招:

一句话,找准你想要的,满足用人单位想要的。不要轻易怀疑自己,更不要轻易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