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公共财政带来严峻挑战,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开启新一轮的宽松政策。经济活动减少致使产出萎缩,财政收入下降,而应对疫情的紧急救助措施又使公共支出超常规增长,导致政府赤字率和债务升至超过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2021年1月,IMF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估算,2020年全球公共债务达GDP的98%,创历史新高;发达经济体的平均赤字率为13.3%,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为10.3%,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5.7%。另据2021年1月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数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债务在2020年增加了17万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275万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借款大幅增加,全球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已从2019年的90%攀升至2020年的近105%。经济刺激政策为抵御新冠肺炎疫情、保护私营非金融部门和家庭部门发挥某种程度的对冲作用,但在经济急剧萎缩导致财政收入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持续的财政支持引发公共债务和赤字率明显上升,这将给世界各国债务可持续性带来严峻挑战。
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政府债务水平总体攀升,财政赤字率普遍提高。据2021年1月IMF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亚洲地区有41个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较2019年有所上升,仅有2个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在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的经济体中,马尔代夫、日本和巴林的升幅较大,分别为40.3个、28.2个和24.9个百分点;中国香港、伊朗和文莱的升幅较小,分别为0.02个、0.6个和0.6个百分点(见表2.1)。比较而言,黎巴嫩和土库曼斯坦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2.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此外,印度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17.0个百分点,中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9.1个百分点,韩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6.5个百分点。相较于2019年,2020年亚洲地区有44个经济体的财政余额占GDP的比重由正转负或财政赤字率上升,仅有2个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出现下降。其中,伊拉克由财政盈余占GDP的0.9%变为财政赤字占GDP的17.5%,马尔代夫的财政赤字率由6.4%进一步扩大至21.9%,新加坡由财政盈余占GDP的3.8%变为财政赤字占GDP的10.8%;孟加拉国、老挝和土库曼斯坦的财政赤字率升幅较小,分别增加1.4个、1.4个和1.1个百分点。与之相反,巴基斯坦和东帝汶的财政赤字率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0个百分点和14.6个百分点。
表2.1 2018—2020年亚洲地区部分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及财政赤字率 单位:%
续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注: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财政赤字率均按2020年数据排序。亚洲地区部分经济体的数据不详。
资料来源:IMF,2021年1月。
主权信用评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亚洲各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债务可持续性。从主权信用评级来看,标准普尔在2020年6月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前景展望维持为稳定。标准普尔预计未来3~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高于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平均增速,且财政状况逐步改善。随着中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稳步复苏,实际人均GDP平均增速在2021—2023年预计约为5.5%。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中美关系紧张、金融风险上升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仍有减弱的风险。另据Wind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中资企业(评级为A+)美元债一年期到期收益率曲线呈反“J”形走势,从2020年1月2日的最高点2.316,0%大幅下滑至12月31日的0.916,6%,全年降幅高达59.9%,这也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前景充满信心。标准普尔在2020年6月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维持在A+不变,但将其前景展望由正面调整为稳定。日本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追加的预算支出,将使本已庞大的公共债务进一步膨胀。在2023财年之前,日本相对较高的财政赤字预计将刺激广义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持续上行。标准普尔在2020年6月将印度主权信用评级维持为BBB-的最低投资级评级,展望维持在稳定。穆迪则将印度主权信用评级从Baa2下调至Baa3,评级展望维持为负面。印度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应对疫情措施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政府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改革进展迟缓等因素是导致该评级结果的主要原因。此外,惠誉在2021年2月将哈萨克斯坦的主权信用评级维持为BBB不变,评级展望为稳定。主要依据包括哈萨克斯坦保持较低的国家债务水平和充足的储备有利于缓解现实和潜在的外部冲击,以及农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保障哈萨克斯坦经济平稳运行发挥重要作用。当月,穆迪则将哈萨克斯坦主权信用评级确定为Baa3,评级展望为积极。
中国采取强力应对措施,较早控制住疫情蔓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稳步推动复工复产。虽然政府债务明显增加,但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2021年1月,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政府总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为45.8%,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2020年11月,印度宣布了一项新的一揽子支持计划,包括额外农业补贴、多年期投资激励、支持住房以及农村就业等若干措施。韩国和日本先后宣布关于增加绿色投资和数字化领域支出的新计划,日本还在发生第三波新冠病毒传染期间扩展了已有的支出计划,这些举措都是导致亚洲地区经济体政府债务攀升的主要原因。
展望2021年,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债务水平或将再创新高,进一步侵蚀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而拖累经济复苏步伐。据IMF预测,中国的广义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在2021年将达到69%,印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攀升至83%的高位,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债务水平在2021年也将达到峰值,缅甸等部分亚洲经济体的偿债额占税收收入的比例将超过20%。为此,亚洲地区各经济体应就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展开合作,为遭受疫情冲击的部门继续提供财政支持;同时,债务水平高企、融资环境趋紧或面临风险的亚洲地区经济体应建立可信的中期财政框架,在管控财政和融资风险的同时,确保政府部门债务的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