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永春佛手茶简介
永春佛手茶也被称为香橼种,别名雪梨,与安溪铁观音一样同属于乌龙茶名种。有人评价,如果说安溪铁观音香得很热烈,可称之为“英雄之茶”的话,那永春佛手茶因其香味幽雅,是为“平和之茶”。据历史记载以及国内外茶叶专家的鉴定表明,佛手茶相比安溪铁观音更早种植,是最为古老的乌龙茶茶种。佛手茶的特点是叶子大如手掌,形状似香橼柑,最早开始种植于佛寺,所以称之为佛手。佛手茶品种分为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红芽佛手树姿较披张,嫩芽紫红色,而绿芽佛手树姿稍直立,嫩芽淡绿色。目前永春县主要以种植红芽佛手为主。
永春佛手茶原产于中国乌龙茶三大出口县之一的福建省永春县,发源地是永春狮峰岩。永春佛手茶在永春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永春县的玉斗、苏坑、石鼓、达埔、五里街、东关、湖洋等几大乡镇。目前,市场上永春佛手茶的产品有清香型、浓香型、熟香型和精制茶,主要以清香型和浓香型为主。永春佛手茶的特点是外形紧结而肥壮、卷曲较为重实或者圆结重实,色泽乌润砂绿或呈乌绿润,稍带有光泽,香气浓郁,显馥郁悠长。永春佛手茶中优质品的香味似雪梨香和奶糖香,而上品永春佛手茶有似香橼果香气,这也是永春佛手茶最主要的特点。永春佛手茶滋味醇厚回甘,耐冲泡,汤色显橙黄或浅金黄、明亮、清澈,泡过的茶叶叶底肥厚、匀整、软亮、红边显,饮之入口生津,落喉甘润明显。近几年来,以永春佛手的芽或嫩叶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永春佛手红茶在市场上有较高的评价,外形呈现条索状,汤水红色,主要是口感醇厚回甘强,上等品主要有桂圆果的香味,该红茶在多次的茶叶交流中得到海峡两岸茶叶专家和茶商的赞许及大力推荐。
3.1.2 永春佛手茶品牌历史(www.xing528.com)
据传北宋时期的永春县已经开始出产茶叶,到明代永春县的茶叶有雀舌与粗茶之分,清康熙年间永春佛手茶已得到广泛种植,狮峰岩“僧种茗芽以供佛”传说中闽南古寺中的一位和尚天天用茶来供佛。有一天,看到清香诱人的佛手柑,该和尚突发奇想,要是能在茶树中嫁接佛手柑,让茶叶泡出来有佛手柑的香味那一定很特别。于是,他把茶树与佛手柑进行嫁接并精心培植终于获得成功,并将此茶取名为“佛手茶”。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该和尚将佛手茶的嫁接种植方法传授给在永春的师弟,附近的茶农竞相地引种使得佛手茶在当地得以普及。乾隆年间,福建省的茶叶发展盛极一时风光无限,据民间记载: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龙年龙月龙日龙时,乾隆皇帝一时兴起,决定举办一场闽茶的专业赛事,经过诸多懂茶的大臣一番品鉴之后,评出五个等级,乾隆皇帝御赐这五个茶种为“金佛手”“银水仙”“铜小种”“铁观音” 以及“锡白芽”,可见作为优良品牌的佛手茶在当时已被广为推崇。到清咸丰年间,永春县的湖洋仙溪鼎村一带已大量种植闽南水仙、佛手茶以及铁观音等,并逐渐形成规模,产出的茶叶远销南洋各地区,佛手茶所占的比重较大。民国六年(1917年),以马来西亚华侨李辉芳等人为首的一批侨胞集资在永春县的虎巷、醒狮山金狮寺等地创办茶叶公司,产品畅销东南亚。民国九年(1920年)以后,大量茶农加入种植队伍,在永春当地垦荒种植茶叶。民国二十年(1931年)猩峰村李姓旅外侨胞在狮峰岩种植佛手茶,并将佛手茶用铁制的盒子包装,通过厦门各茶栈将产品源源不断地转销至港澳及东南来各地,使得永春佛手茶在广大华侨中博得赞誉,此后,永春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民国三十年(1941年)永春产的茶叶在福建省工商品展览会上荣获各种桂冠,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茶叶的外销断绝,茶叶的产量大幅度下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大规模种植茶树,并对原有的茶园将坡式改为高式,并用补植法改丛栽为条栽。20世纪80年代以后,永春县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茶叶的生产发展速度加快,销路扩大,主要销往闽南、广东、港澳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地。1981年开始,永春县进行茶树的大规模种植,1981年至1984年期间,全县开垦4600亩高标准、高品质的茶树种植基地,到1985年全县年产量近3000担。1982年4月20日,永春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三个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
永春佛手茶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斩获多项殊荣。1983年荣获全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培植发展出口优质产品;1985年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并被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为省级优良品种;1986年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同年对外经贸部和商业部正式批准永春县为全国的乌龙茶出口基地县,从此永春县所产的茶叶闻名海内外;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当年的茶叶出口量大幅度提升;1989年荣获农业部、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中国国际茶会金奖;1999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2000年,永春茶叶在国内外热销,价格提高,永春县委、县政府大力抓茶叶的生产,并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参加不同级别的茶事活动、进行国内外宣传、推介,实施品牌战略,开拓销售渠道并成立永春茶叶同业公会。茶叶主产乡镇分别成立茶农协会、茶叶合作社,建设茶叶生产销售一条街,同时邀请央视农业频道、福建东南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中国茶叶报》《福建科技报》《泉州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宣传力度的提升吸引了台资在永春当地投资,使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01年荣获福建省名茶奖;2003年荣获中国茶叶学会和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五星茶王、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金奖;2004年荣获中日韩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五星级国际茶王、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茶王赛金奖茶王、中国福建茶叶博览会茶王大赛茶王,同年全县有15家茶企通过无公害产品的认证,另有4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茶认证;2005年荣获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交流会金奖茶王、第二届(福建)国际茶博会茶王;2006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被“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名茶宣传组委会授予“中国申奥第一茶——永春佛手茶生产基地”的美誉,并作为国礼之一赠予外宾,同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2008年7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进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期,同年还荣获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指定礼品茶;2009年由永春县茶叶同业公会申请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获准使用,该商标属于集体商标,同年在海峡两岸(永春)佛手禅茶高峰会上被定为“中华禅茶”;2010年荣获上海世博会名茶(具)评选金奖,同年永春佛手茶的生产工艺等成功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