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致命的最后一击:GT集团为缺少3000万元的现金而衰败

致命的最后一击:GT集团为缺少3000万元的现金而衰败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的可怕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拨一拨的人群拥进了GT集团。其实,当时GT集团所面临的危机并没有到绝杀的地步。GT集团发展到那时,资产规模达到7个亿,区区3000万元的小数目根本不算什么,可眼下这一关就是过不去。GT衰败的最后重击在于缺少3000万元的现金。但就是因为这种史无前例的夸张手笔耗干了GT的最后一滴血——现金。

一、只差3000万

GT集团的覆灭令人惋惜,而谁能想到对GT的最后一击竟然是区区3000万现金。

1991年是GT集团的事业鼎盛时期,GT集团决定斥资20亿人民币建造GT大厦。工程浩大,未来无法预测,面对资金缺口,GT集团信心百倍。因为GT的主营业务非常火爆,年回报5000多万元,如果长此以往,盖楼的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1993年对于GT来说,是很晦涩的一年。这一年,由于国外竞争者的进入,GT岌岌可危。为走出困境,挽救GT, GT集团高层决定“二次创业”,几乎投入所有的现金走多元化扩张道路,试图通过扩张来快速攫取超额利润,并以此来缓解主导产业受阻及管理机制上的矛盾。可GT的全线出击不但没有迎来朝阳,而且离黎明越来趋远。就在几乎所有的市场都停滞不前的时候,GT大厦却仍然像个永远张着的大口,不断吞噬着有限的现金流。

从1996年10月开始,一些买了GT大厦的债权人开始依照合同来向GT集团要房子,可是他们看到的却是一片刚刚露出地表的工程,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GT集团可能已经失去了继续建设大厦的能力。这样的可怕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拨一拨的人群拥进了GT集团。

其实,当时GT集团所面临的危机并没有到绝杀的地步。实际上,GT大厦已经完成地下工程,只需3300万元资金就可动起来,按当时的房地产建筑进度,五天可以盖起一层,一层一层往上盖,债权人自可安心不少,诸多突发矛盾也可以化解。

GT集团缺少的仅仅是3000万元而已,可是,恰恰就在危难时期,他们没有能力筹措到这笔钱。而在此前,3000万元对GT集团还只是“九牛一毛”。GT集团发展到那时,资产规模达到7个亿,区区3000万元的小数目根本不算什么,可眼下这一关就是过不去。(www.xing528.com)

GT衰败的最后重击在于缺少3000万元的现金。这是其单纯关注利润,忽视现金流的经营思维所造成的。

1993年在多线进攻战中,GT集团投资金额高达数亿元,直接和间接参加的人数有几十万,战役的直接目的要达到每月利润以亿元为单位。这是多么令人热血沸腾的美好蓝图啊!但就是因为这种史无前例的夸张手笔耗干了GT的最后一滴血——现金。

二、经验与教训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获得利润。但是利润并不等于现金流量。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现金的转换是任何企业的血脉。如果这种及时转换不能顺利完成,即便企业的账面利润或者预计利润足够可观,现金流量形势也会大受影响而变得严峻起来,可能发生偿付危机,持续经营也因此会受到严重威胁。比如,假设某企业不断延长顾客的付款期限,以至于对应收账款失去控制,或者该企业持续让产量远大于其销售量,那么,即使从财务报表来看企业出售的产品有赢利,其销售的现金流入并不足以抵补生产和投资所需的现金流出。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其根源还在于无视利润与现金之间具有的普遍差异性。理解利润与现金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