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出口指数(net export,简称NE)是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反映一国从国际贸易中取得的净收入。一般而言,净出口指数为正,说明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净出口值指数为负,则表示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NEij表示i国或地区j类产品的净出口指数;Xij表示i国或地区j类产品的出口总额;M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进口总额。
1.海峡两岸水产品贸易净出口指数总体比较
图5-3给出了1996—2012年海峡两岸水产品净出口指数的变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海峡两岸水产品的NE指数均为正值,表明两岸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均具竞争优势。从变化趋势上看。大陆水产品的NE指数呈现上升的走势,从1996年的17.66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07.5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1.95%。与大陆不同,台湾水产品的NE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再升的总体平稳走势,从1996年的6.26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0.03亿美元,后急剧下滑到2009年的低点(3.38亿美元),2012年又回升至8.58亿美元。总的来看台湾水产品的竞争优势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图5-3 1996—2012年海峡两岸水产品净出口指数(NE)变动比较
2.海峡两岸分种类水产品贸易净出口指数比较
表5-7计算出了1996年到2012年大陆各类水产品的净出口指数。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鱼油脂”“鱼粉浆渣”“珊瑚贝壳和海绵”3类贸易份额极小的产品外,中国大陆的其他种类水产品在计算期内的所有年份的NE指数均为正值,且贸易顺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向。如“鲜活冷藏冻鱼”“干熏腌鱼”“鲜冷等甲壳软体类”“鱼制品”“甲壳软体制品”5类主要水产品的NE指数分别从1996年的4.86亿、0.42亿、6.13亿、9.52亿和1.74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35.54亿、4.35亿、18.45亿、29.92亿和36.35亿美元。可见,大陆各类水产品的竞争优势正逐步增强。
表5-7 1996—2012年大陆水产品分种类贸易净出口指数(NE)变动 (单位:亿美元)
续表
台湾有着发达的远洋捕捞业,为此,其在鱼类产品方面(“鲜活冷藏冻鱼”“干熏腌鱼”“鱼制品”)具备竞争优势,但除了“鲜活冷藏冻鱼”类产品的竞争优势保持恒定外,另两类产品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干熏腌鱼”和“鱼制品”的NE指数分别从1996年的0.06亿和1.43亿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0.10亿和0.17亿美元)。其他种类产品的NE指数在绝大多数年份均为负值,在国际市场上不具竞争优势(见表5-8)。
表5-8 1996—2012年台湾水产品分种类净出口指数(NE)变动 (单位:亿美元)(www.xing528.com)
续表
由以上分析可知,大陆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要强于台湾。大陆的主要种类水产品“鲜活冷藏冻鱼”“干熏腌鱼”“鲜冷等甲壳软体类”“鱼制品”“甲壳软体制品”“水生植物及产品”等长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台湾仅在鱼类产品上较具竞争优势,且优势正逐步丧失。大陆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种类多于台湾。
3.海峡两岸各省份水产品贸易净出口指数比较
从海峡两岸各省份水产品贸易竞争指数的比较结果看(见表5-9),除了上海、天津以及内陆省份的NE指数在所有年份均小于零外,其他沿海各省份的贸易竞争指数均大于零,具备竞争优势。其中,福建和山东2012年的贸易顺差最大,分别高达39.26亿和22.68亿美元。其次为广东、浙江和辽宁,2012年的贸易顺差达10亿美元以上。从两岸整体比较结果来看,台湾省水产品的NE指数在中国沿海各省份排名第6位。
表5-9 2008—2012年海峡两岸各省份水产品净出口指数(NE)变动 (单位:亿美元)
续表
式中:TCIij表示i地区j类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表示i地区对j类水产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地区j类水产品的进口总额。如果TCIij>0,则表示i地区是j类水产品的净供应地区,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TCI越接近于1表示该类水产品竞争力越强。如果TCIij<0,则表示i地的j类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该指数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弱。
1.海峡两岸水产品贸易竞争指数总体比较
图5-4给出了1996—2012年海峡两岸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I)的变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以来,两者的TCI值均为正值,表明两岸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均具竞争优势。从变化趋势上看。大陆水产品的TCI指数表现为波动下滑的走势,从1996年的0.42下滑到2008年的0.32,之后开始呈现上扬趋势,2012年大陆该指数上升至0.41。可见,近几年大陆水产品的竞争优势正逐步恢复。与大陆不同,台湾水产品的TCI则表现为先升后降,从1996年的0.32上升到2004年的0.49,后急剧下滑到2010年的低点(0.20),虽然2012年台湾的该指数又回升至0.25,但总的来看台湾水产品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