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众多实力强大的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服务技术的创新在整个行业的投入规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促使人力资源服务正在逐步向规模化与精细化转变,与上下游产业加速结合,促进了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吉林省乃至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优渥条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加大对IT 系统开发方面的投入,通过现代通信及互联网的运用,有效整合各种服务产品和渠道,呼叫中心、4G、5G 技术应用的手机客户端等新服务方式的上线,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其制定专门的解决方案,以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向跨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学习,通过前沿的技术研发等手段,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力图占据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新的制高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人们沟通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变革,这必将催生人力资源服务不断更新升级,互联网、移动技术和社交化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创造了新的变化机遇[22]。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唯有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促进新技术及时在人力资源服务中得到应用。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要运用信息通信革新的最新技术,发展以移动终端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促使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不断升级,使企业能采用集中式管理,解决跨区域管理难题,使人力资源库资源可以全国甚至全球共享。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已经开启了新变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将自助服务、“云服务”等先进的方式应用于外包领域,让信息更加直接、服务更加简洁、成本更加低廉、流程更加简化,使人力资源服务向着更加高效合理的方向发展。政府不仅要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研发新技术,而且要推动依托新技术的项目实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水平。在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之下,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会越来越完善,应用者会更加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和关注,提升人力资源服务的准确度,为科学决策可以提供更充分有力的依据。
【注释】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中美德公共就业服务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56.
[2]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基普分析之十七: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3]黄庆杰.20 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职能转变述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34-39.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的意见[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3-20(3).
[5]宫晓霞.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改善民生为基调.改革,2011(6):102-108.
[6]莫荣,侯增艳等著.中外人力资源服务业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265.
[7]放宽市场准入与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应届毕业生网.
[8]京津冀三地互认人力市场从业资格.
[9]王鹏.什么是枢纽型社会组织[N].中国青年报,2013-10-28(2).
[10]马庆钰.纠正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偏向.行政管理改革.2014(09):47-49.(www.xing528.com)
[11]《财经界》编辑部.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政府改革的一环[J].财经界,2013(13):90.
[12]王力达,方宁.我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问题研究[J].人民网.
[13]杨帆.我国人寿保险营销策略探讨[J].商,2014(18):51.
[14]沈熙.全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53.
[15]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45.
[16][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54.
[17]郁建兴,沈永东,周俊.从双重管理到合规性监管——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行业协会商会监管体制的重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07-116.
[18]莫荣,侯增艳等著.中外人力资源服务业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230.
[19]程焱.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制发展与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31.
[20]董立勤.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需突破七大难点[J].中国人才,2013(12):52-53.
[21]萧鸣政,李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蓝皮书201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0.
[22]冷漠.技术“跨界”颠覆人力资源服务业[N]..新闻晨报,2014-10-1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