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民众在求职中,可以利用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私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电脑网络、手机终端等多种途径。但调查表明,我国民众在求职的时候,更愿意利用亲友等熟人介绍的方式。民众通过人力资源服务组织求职的意愿低,限制了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山西省人才市场2007年曾经对1000 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8%的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渠道是“通过家庭和个人关系托熟人”,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寻找就业岗位的仅为32%。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也发生在吉林省,甚至由于浓厚的“单位制”传统,这一点体现得更加突出。作为吉林省劳动力迁移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寻找工作岗位的时候,通过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比例非常小,无论公共或是私营人力资源服务组织,都不敌“熟人”介绍的吸引力。2004年,吉林省经亲友介绍外出务工的人数占外出务工总数的40.6%,自行外出寻找工作农民工,占总数的52.5%,两项共占93.1%,也就是说仅有6.9%的农民工是通过中介或政府组织等其他途径就业的。[1]2005年,作为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主要行业,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近60%是依靠亲朋好友介绍;经由政府或其他组织外出的农民工占外出总人数的2.8%;其他途径的占1.4%;通过劳动力市场外出务工的仅有2.7%的比例[2]。人力资源中介在农民工搜寻工作中,并没有被重视,往往被忽视。这样的结论在2008年的调查中再次被印证。2008年学者对吉林省22 个县210 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民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被调查的210 个村屯,有劳动年龄人口16.3 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3.8 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3.5%。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通过政府(或单位)组织外出的人员占全部人员的比例仅为3.3%;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的人员比例为5.8%;通过亲属和朋友介绍外出的占54.4%,自行外出的占36.5%。吉林省农民外出仍以亲友介绍和自行外出为主要方式。[3]而通过亲友介绍工作,其可靠性更多地来源于民众自身的主观感觉,存在一定的盲从性,其实并无太多客观优势,在工作的保障性待遇方面,尤其具有较大风险。即使通过熟人找工作,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获取招聘信息的成本,但一旦出现意外,较之通过正规职业中介寻找的岗位,更容易投诉无门,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中国熟人型社会,给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发展,带来了不小挑战。(www.xing528.com)
由于对人力资源服务这个新兴行业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力度不够,吉林省一些地市政府和企业缺乏对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足够认识、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重视不够,甚至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些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科学内涵和服务内容不理解,主观地认为人力资源服务是“黑中介”“挖墙角”。由于人力资源服务总量本就不多,有人力资源服务需求的单位和个人又对政府公共服务机构认可度较高,公共服务机构就垄断了有限业务空间中的相当部分业务,除少量已经创建品牌效应的经营性服务机构外,大部分民营机构都处于业务量相对不足的状态,影响和制约了经营性服务机构的发展空间。同时,部分人力资源机构运作不规范、屡屡行为失范、目光短视等原因也阻碍了其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