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省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初步建成

吉林省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初步建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覆盖全省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探索出符合吉林省实际的有效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整合改革。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由省本级财政拨款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

吉林省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初步建成

1.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经过多年努力,已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政府监管、市场竞争、公益服务、中介经营的运行格局,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促进就业和推进人才开发并行、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人员配置和能力提升相互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结合的人力资源服务的组织体系。全省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覆盖了省、市、县(区)三级区域,并向乡镇村屯延伸。截止到2014年底,全省共建成县级以上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8 家,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2500 个,行政村级服务机构8683 个,并配备了人社保障协管员。覆盖全省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目前原省级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整合工作已经完成。市级市场整合,结合全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程进行,相关机构、编制、人员安置等问题,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都已推行。针对县级整合改革中遇到的机构编制及领导指数、人员安置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吉林省转变工作思路,转移工作重心,提出了在县人社局自身内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划分等方面内在资源先行整合的工作思路,在白山市及所属县(区)先行开展了试点,运行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辽源白城等市所属县(市、区)也进行了相应的尝试。探索出符合吉林省实际的有效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整合改革。

在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的体系中,如果把市、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比喻成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的“动脉”的话,镇、乡、街道、社区、村屯的基层社会保障服务站(所)就是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的“毛细血管”,而每一个工作人员就是在就业人员和就业服务组织之间传递信息的“红细胞”。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网络的运行有赖于乡镇、街道、社区(村屯)的服务站正常运作。笔者走访的吉林市昌邑区哈达湾街道怡江社区的就业服务站就是一条运行良好的“毛细血管”。哈达湾街道怡江社区的社会保障站,开创“保姆式”就业服务模式。简单地说,“保姆式”就业服务模式就是把招聘信息和岗位送到居民家中,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就业和岗位用工信息。保障站的就业服务人员,通过每个月入户走访登记人口信息,搜集到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的具体信息,建立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并定期更新,再按照“送岗位、重援助”的原则,将掌握的就业岗位信息送到居民家中。如果岗位信息不符合失业人员的要求,未能成功达成就业,就业服务人员还将针对失业人员的就业要求,重复搜寻,有针对性地送岗位到有需求的失业人员手中。“就业保姆”还利用社区的公共平台、广告张贴栏,定期张贴搜集到的招聘信息,定期更换,及时为居民提供便民惠民的就业服务。“保姆式”就业服务模式,在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中效用明显。就业困难人群之所以很难就业,很多是由于掌握的社会信息资源有限、知识层次低、家庭负担重、行动不便。“保姆”的上门服务,恰好解决了他们在搜寻工作时的不利因素,扩大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渠道。

在笔者对吉林省内多个街道和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调查问卷中,包括街道和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层面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职能、服务提供方、服务存在的问题、服务的改善措施等信息。下表为街道的工作任务主要来源情况:

表2.3 街道就业服务任务主要来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街道就业服务工作任务的主要来源是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其占到了街道工作任务的74.5%,这一结果也凸显了街道的行政地位:向上接收上级指令,并将接收到的指令独立完成或向下分解。而满足居民诉求则只占到了街道就业工作任务的7.4%。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所)中的工作人员数量偏少,一般只有1—3 人,而又经常被指派完成街道的其他工作,街道工作任务的来源直接影响到了就业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时间分配。这一结果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www.xing528.com)

2.经费投入机制形成

《就业促进法》第十五条对实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作了具体的规定。国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规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视情况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就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职业介绍、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等。专项基金的建立加大了对社会保险的资金投入,社会保险的力度得到加强。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由省本级财政拨款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吉林省各级政府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加大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

2011年吉林省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收入133 亿元,2012年支出304 亿元,2013年支出360.13 亿元,增长18.5%,2014年省本级和市县决算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0.2 亿元,增长8.3%,2015年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77 亿元,增长2.2%。在财政支出的资金中,除了社会保障占用一定资金比例之外,还有很多资金用于就业创业,例如加强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支持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实训基地和创业平台建设;安排全民创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2014年为了支持创业就业、妥善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省财政筹措拨付就业补助资金29.9 亿元[39]。而财政拨款中,并未划分就业专项资金的分配去向,以目前公布的数据,无法将人力资源服务的投入资金从社会保障与就业资金中清楚剥离。由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总量是连年增长的,结合公共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笔者可以推测,人力资源服务的投入也是维持增长态势的。

3.私营人力资源服务组织数量有所增加

吉林省除各级公共服务机构之外,涌现出一批经营性的民营和中外合资企业,并日渐壮大。经统计,2014年全省范围内,按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相关规定,依法进行行政许可从事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的经营性机构共计132 家。2017年底,全省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64 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含其他行业管理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150 家,国有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18 家,民营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93 家,外资及港澳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3 家。虽然与我国私营人力资源服务组织数量越来越多的趋势相一致,但很明显,吉林省私营人力资源服务组织数量仍偏少。对比全国人力资源服务组织的发展情况,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民营的经营性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经成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中坚力量。

经过30 多年的探索,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除政府兴办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还有一些具有公共属性的就业服务机构也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例如,我国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也在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截至2009年,各级政府设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达到30 家(主要是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工作人员近千名。各省普遍建立了毕业生就业网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相关政策咨询与服务。2009年全国共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3133 个,其中省级33个,市、县级3100 个,工作人员近3 万。此外,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民政、工商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也积极参与到人力资源服务中,对特定群体提供公益性质的就业服务[40]

从全国范围看,民营机构在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中占据比例最高。2012年政府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占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的34.8%,国有企业占4.2%,民营服务机构占60.3%,外资及港澳台资服务机构占0.7%[41];2013年年底,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共设立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6482 家,占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量的24.6%;国有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民营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分别1139 家、18578 家,各自占比为4.3%和70.3%;外资及港、澳、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218 家(其中港资、澳资、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分别为102 家、5 家、3 家),占0.8%[42]。与2012年相比,2013年民营机构增加了1491 家,占比提高了10%。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6695 家,其中民营性质的服务企业占总量的70.6%,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含其他行业管理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占19.7%,国有性质的服务企业占5.6%,外资及港澳台资性质的服务企业占0.9%,民办非企业等其他性质的服务机构占3.2%。非国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要力量,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