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研究有待提高。虽然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开始关注,但研究成果在数量上仍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CNKI 数据搜索验证了这一结论。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源服务的研究可以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从研究成果的形式来看,多数成果是期刊论文,著作较少。令人可喜的是从2007年开始,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每年会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合作出版发布《中国人力资源服务白皮书》,该白皮书为拓展深入研究提供了许多详实的素材,系统地介绍我国历年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情况。此外,仅有部分少量著作为人力资源服务研究提供支持,例如《劳动力市场中介与就业促进》(曾湘泉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为同行提供了研究资料。还有《中美德公共就业服务比较》从公共就业服务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
2.学术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研究起始于实践需要。人力资源服务业开始引起人们关注,开始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号召,此后,学术界从多个方面对人力资源服务业进行了研究:有的及时概括总结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现状,有的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十六大后政府也较为重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了专项课题组,并已完成了若干相对完整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予以采纳,在政策制定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人力资源服务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未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理论研究,应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延续学术研究和政策决策的积极互动传统,发挥学术研究服务于政府决策的社会功能。(www.xing528.com)
3.基层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增多
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为代表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逐渐形成。由于这些地区有广阔的人力资源需求、较早接触了国外人力资源服务,因此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得以较快发展,且发展出新的业态。例如纷纷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行业发展集聚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针对适应本地情况、具有本地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的研究,正在逐步增多,从学者对北京、上海、重庆、河南等地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研究可以看见端倪。但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研究更多的是经验研究,理论提升仍十分不够。精细化和专门化是研究走向深入的必要条件,理论工作者应该从近距离观察研究逐渐抽象出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认真的反思,未来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研究仍需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层次、深入细化,从经验阶段走向提升和成熟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