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产业反贫困:小母羊项目成功实施

社区产业反贫困:小母羊项目成功实施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年的实地调研,社会工作者摸索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途径。深喀社工站的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认为这个项目可以移植到喀什,将牲畜更换为更适合当地的羊。2017年,深喀社工站对接了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喀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小母羊”项目。

社区产业反贫困:小母羊项目成功实施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大嘎吉村是一个集贫困、边境、民族、山区为一体的乡村,农村留守现象严重,弱势外乡妇女和困境儿童权益保障问题叠加。

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以下简称“浦东社工协会”)结对文山州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第八天中心”),在大嘎吉村开展结对帮扶。当年1月,上海市民政局、云南省民政厅及浦东社工协会前往大嘎吉村、第八天中心总部进行调研。浦东社工协会在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培训研讨等基础上,完成了《“边疆留守儿童的呼唤”——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大嘎吉村实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产业资源和社会服务进行优势和劣势的现状分析。在《报告》中,浦东社工协会指出:大嘎吉村部分村民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在更大限度上改善经济状况的:一是大面积投入种植、养殖产业并通过生产合作社进行销售,如甘蔗肉牛、巴西菇和砂仁等;二是前往苏浙沪地区、广州及昆明从事建筑和服务业等工作。但是已有的甘蔗、肉牛、巴西菇和砂仁等产业规模较小、以粗加工为主、销售渠道单一、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当地的少数民族工艺品,如刺绣挂包、开衫、筒裙等主要留作日常家用,未形成商品销售。对此,浦东社工协会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一方面是基于已有的甘蔗、肉牛、巴西菇和砂仁等产业,为生产合作社的负责人和骨干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再加工技术、互联网营销思维、融资渠道等;另一方面,基于文山州政府的政策、规划,立足旅游及文化产业推广,搭建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的展示、体验和销售一条龙平台,规划建设大嘎吉村的中心市集。

浦东社工协会主要采用梳理需求清单、整合资源清单、创建项目清单的策略,以社会工作行政为主,社会工作督导为辅的间接介入方式,在文山州开展工作2个多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浦东社工协会还发展健全了当地的社会工作机构。浦东社工协会协助第八天中心完善志愿者体验式培养课程:帮助2名社会工作者结合自身实务经验,提炼了由第八天中心员工为主导的主题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引导技术的三门实务分享课程,增加了社会工作机构技术累积和输出的资本。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浦东社工协会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形成报告,向文山州政府汇报大嘎吉村的产业潜能,以此促进当地政府做好政策输送、平台完善的工作,保障大嘎吉村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帮扶、督导文山州的第八天中心,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提升了当地社会工作者的能力。

在社区介入前,社会工作者采取优势视角观察大嘎吉村,肯定了当地的农业基础,发掘了文化潜力。如何将资源用好,将扶贫产业再推进一步,需要浦东社工协会承担政策影响人,用实地调研的结果促进当地政府出台新政策、新办法来保障和提升大嘎吉村的原有产业,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业等。此外,在扶贫工作开展之前,浦东社工协会通过培训加强了第八天中心的能力,在社会工作机构建设上也起到了“授人以渔”的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多来特巴格乡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常年干旱缺水、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薄弱,先天条件不足,居民们缺少就业发展的机会。2011年开始,深圳发起社会工作人才援建计划并派出社会工作者,在喀什建立了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以下简称“深喀社工站”)。社会工作者通过调研了解到,这里的居民普遍缺乏务工的技能,外出就业不现实,靠经济作物增收困难大,感觉脱贫无望,所以对脱贫抱有消极的态度。

经过多年的实地调研,社会工作者摸索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途径。社会工作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了居民们具有的优势:他们都会养羊。因为喀什地区的居民习惯食用羊肉,很多人家都养几只羊供自家食用,他们有传统的养殖经验。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多年来一直在执行国际“小母牛”项目。该项目采用“赠人牛奶不如助人养牛”的理念,为每个受援助的家庭提供初始资金用于购买种畜,之后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农户的养殖水平,帮助受援助家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农户实现脱贫后,需要再把牲畜的下一代或等值款项、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最终惠及整个社区,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深喀社工站的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认为这个项目可以移植到喀什,将牲畜更换为更适合当地的羊。2017年,深喀社工站对接了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在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喀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小母羊”项目。“小母羊”项目为村民提供6500元启动资金用于购买5只母羊进行养殖,2年之后,项目成员要把当初的启动资金或小羊再传递给其他贫困家庭。

虽然“小母羊”的项目理念很好,但在最初推广的时候并不顺利,很多居民不能理解“小母羊”项目的运行,他们抱怨:“以前都是免费发羊,现在为什么还要把钱传递给别人?”对于居民们的抱怨,社会工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解释,反复强调“小母羊”项目是扶贫项目,主要面向贫困家庭或者边缘贫困家庭;项目的资金不是来源于政府,而是源于社会组织的公益资金;这些小母羊是为了在社区内扩大养殖、增收致富的畜种,而不是以往扶贫服务中发放到餐桌上的羊。

但是,仍然有部分家庭拒绝了该项目。某户夫妻二人家中情况很糟糕,担心2年后无法拿出6500元传递下去,而目前有政府的低保资助,虽然贫困,但是尚能维持基本生活,因此不愿意再做脱贫的尝试。社会工作者并不气馁,也没有放弃,坚持定期到此户探访,鼓励他们,还邀请同村参加了项目的优秀农户给他们分享经验,带男主人参观养殖大户,激发他的发展意愿和动力。通过一次次的不懈努力,夫妻俩终于建立了自信,重燃追求幸福生活的热情。加入项目后,夫妻两人精心照顾绵羊,不懂就向别人请教。2年之后,他们家增加了15只小羊羔,收入增加了1万元,成为村里第一个将启动资金传递给其他农户的家庭。

在“小母羊”项目中,社会工作者还积极促进居民养殖方法和技巧的提升。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鼓励产崽多的居民把养殖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居民;另一方面,深喀社工站联合喀什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员,为参与项目的农户定期开展防疫、育肥、繁殖等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

从2011年项目启动至今,深喀社工站发展了1530户贫困家庭加入此项目,其中80%以上的农户家庭2年内增收了1万元以上。不仅如此,他们尝到了养殖的甜头,用学到的科学养殖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养殖规模,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养殖品种。项目影响逐渐扩大,从2014年开始,喀什市市政府采取项目模式投入1000多万元,在喀什市的其他贫困乡村推广实施该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区介入阶段,深喀社工站分析了喀什地区的多来特巴格乡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扶贫方式,提供反贫困社会工作服务。深喀社工站并没有像大多数的产业扶贫那样,引进优质的经济作物或者发展当地特色种植,这是因为多来特巴格乡的土地贫瘠、水源缺乏,这使得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脱贫较难实现。对此,深喀社工站并未将这些不利条件视为导致贫困的原因,而是从优势视角出发,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产业,发掘该地区居民的潜在能力:养羊。社会工作者发现多数人家养羊,有丰富的传统养殖经验;而且当地居民习惯吃羊,羊肉的需求量较大,这样产品的销路就不会受到偏僻闭塞的地理位置的影响。与此同时,深喀社工站链接到了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这个机构一直在执行国际“小母牛”项目,适合与多来特巴格乡对接开展“小母羊”项目。

“小母羊”项目在推广初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一方面社区居民不能理解项目的初衷,他们认为以往的资助帮扶都是直接发放羊,而现在不仅要自己饲养,还需要交还;另一方面,诸如案例中的那户人家一样,他们担心不能按时按量传递启动资金,所以不愿意参与到项目之中。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社区情况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中做好支持者的角色:打消社区居民的顾虑,倡导大家加入“小母羊”项目,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脱贫;为社区居民赋能,鼓励他们尝试改变,用项目实效促进社区居民脱贫的自信。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扮演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为社区居民传授养殖方法和技巧;扮演管理者,成立并管理了互助组,鼓励产崽多的居民把养殖的方法分享给其他居民;做了资源链接者,不仅链接了原“小母牛”项目,也联合了喀什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员开展防疫、育肥、繁殖等知识培训。

“小母羊”项目还很好地体现了地区发展模式理论及社会系统理论。“小母羊”项目是基于全社区发展的工作,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促进了社区居民的自助,更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气氛,提高了居民的能力。同时,社区和各个家庭之间形成了主系统和次系统。社会工作打开了封闭的社区系统,外部资源输入主系统内,带动次系统的运作;在启动资金的传送过程中,各个次系统发生互动,共同促进主系统的发展。

甘肃省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是一个地处关山腹地的小村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但是,这里的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苦日子。多种因素制约了上寨村的发展:当地以种植业为主,缺乏经济基础;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当地以“三留守”群体为主,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的依赖性导致上寨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于是“靠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成为当地贫困群体的普遍思想。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当地政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7年12月,在甘肃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和项目助推下,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兴郑”)和郑河乡党委、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试点项目”,落地郑河乡上寨村。社会工作者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设计并实施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项目。经过社会工作者的走访发现,上寨村地处关山林区,有着优良的植被,是天然的蜂场,特别适合中华蜂的养殖。社会工作者又邀请甘肃养蜂技术推广总站养蜂专家进行了论证,最终确定了中蜂养殖产业脱贫项目。该项目计划为上寨村贫困家庭免费发放蜂源,开展中华蜂养殖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合作社,开展线上线下的技术指导。以此帮助村民,尤其是贫困家庭科学养殖中华蜂,鼓励通过养殖中华蜂脱贫致富,打造本地的土蜂蜜品牌。

中华蜂养殖产业脱贫项目采取“合作社示范+村民自我发展”的模式。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可以与合作社签订入股合同,由合作社的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养殖,年底保底分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和技术专家共同组成了入户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各有侧重的入户指导,技术专家针对养蜂技术进行答疑,社会工作者则从人的发展、思想的改变、需求了解与资源对接等方面入手,激发贫困家庭的发展潜能。

仅半年的时间,中华蜂养殖已成为上寨村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初步形成了“社会工作+一个产业+技术指导+合作社示范+农户自我发展+品牌打造”的模式。经过1年的努力,上寨村的产业扶贫初见成效。截至2018年年底,上寨村累计产蜜600多斤,产值达6万多元,平均每户收入增加2500多元。2019年4月,由兴邦、郑河乡政府、上寨金泉中蜂养殖合作社设计和打造的“湫池”商标注册获得通过。如今,兴邦社工的产业扶贫重点转移到了产品外观设计、包装盒、品牌打造以及拓展销售渠道、协助线上线下销售上来。

上寨村以中华蜂养殖产业项目为主导,逐步多元发展,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旅游业,与中华蜂养殖相得益彰。2018年6月,上寨村被确定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蜂蜜实体店民俗展览馆也正在建设之中。上寨村的乡村旅游建设如火如荼,与中华蜂养殖产业实现组团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应当如何把这样的理念转化为反贫困工作的实效呢?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者摒弃了从问题视角出发来分析上寨村的贫困问题。在一般的问题视角下,上寨村薄弱的种植业无法成为主导经济;村中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多为“三留守”群体,因此要制订与之相关的措施来实现脱贫。但是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发现了优良的环境潜藏着发展机会,结合当地劳动力的情况,推广对技术和劳动力要求不高的蜜蜂养殖。(www.xing528.com)

在社区增权阶段,上寨村采用“合作社示范+村民自我发展”,一方面是合作社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养殖,无劳动能力社区居民签订入股合同,保底分红;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和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入户小组,有针对性地入户指导蜜蜂养殖。半年后进入社区营造阶段,上寨村的中华蜂养殖产业发展成为“社会工作+一个产业+技术指导+合作社示范+农户自我发展+品牌打造”模式。在这个阶段中,社会工作者着重于帮助产业拓宽渠道,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商标注册、产品外观设计、协助线上线下销售等。上寨村社区以中华蜂养殖产业项目为主导,兼顾发展了文化旅游业,达到了整个社区脱贫的效果。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五龙壮族乡的平寨村,是由8个自然村组成的少数民族行政村,是师宗县最贫困的村子之一。平寨村地理位置偏僻,只有一条机耕路与外界相连,与外界交流非常少。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村壮族和汉族村民共有347户1469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2000年全村有62户285人接受粮食救济,每年约有20户缺粮4~6个月。

2001年3月,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绿耕”)与师宗县政府在平寨村联合推动“能力建设与乡村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但是收效甚微。2006年年底,越来越多的村民因生计所困,被迫去城市打工,村民对社会工作者组织的项目也逐渐失去热情。

对此,绿耕开始与村民一起努力挖掘社区自身的优势、资源及民众的能力和智慧。社会工作者采取口述史的方法寻访社区资源、发掘传统文化,重新审视村庄和居民的优势。社会工作者发现,其实平寨村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偏远山村,而是具备大多数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丰富的社区资源:这里有无污染的空气、充足的水源和土壤;一些村民依然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拥有精湛的传统耕作技艺;老品种水稻资源丰富,传统农耕文化浓郁;村内大部分妇女精通刺绣技艺,刺绣图案精致;家家户户用传统方式散养土鸡……

2007年,绿耕的社会工作者开始在村中推动可持续的生计项目。首先,社会工作者动员村民组建生态种植小组,以传统耕作的方式种植老品种水稻。社会工作者采用小组工作方法,首先将3户贫困群体组织起来,支持他们以互助组的形式种植老品种水稻。当时大部分村民已不再种植老品种水稻,互助组从一户老人家中收集到了稻种,专门培育老品种水稻秧苗,恢复了3种老品种水稻的种植。2007年春天,生态种植小组开始集体种植。社会工作者和村民充分运用传统耕作方式,使用农家肥、利用山上的植物自制的驱虫剂等。秋收时节,互助组共收获1吨左右的老品种稻谷。随后社会工作者帮助互助组在昆明举办了“平寨首届老品种谷子交易会”,老品种稻谷销售一空。第一年的成功试验,吸引了更多村民的加入,生态种植小组人数不断扩大。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合作社成员最多时达55户,种植面积130亩,总产量达40吨左右。老品种水稻的价格比当时杂交水稻的市场价高出约2倍,村民的劳动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收入和生活自信。

其次,社会工作者组织村民到开展相似项目的农场和村庄进行实地参访学习,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和活动促进村民能力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态种植技能及合作能力。例如2007年6月,老品种水稻遭遇稻飞虱虫害,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鼓励村民采用传统方法驱虫、杀虫;另一方面与昆明生态农业机构合作,举办生态农业技术培训,提升村民的生态种植技术。社会工作者还推动村民成立了妇女手工艺合作小组和生态养殖合作社:妇女手工艺小组主要是妇女们集体制作刺绣手工艺品,生态养殖合作社的村民以养殖土鸡为主。居民合作的能力和主体意识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工作者通过日常开会、参与式培训、小组活动等开展合作社的教育与能力建设,强化了村民的互助合作精神。

再次,绿耕通过多种渠道建立消费者网络:一是社会工作者在城市与一些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合作,在居民小区内组织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向居民广泛宣传推介合作社的生态农产品:二是借助媒体向城市居民广泛宣传村民的生态农产品,并组织城市消费者进村体验农耕文化等,寻找潜在的消费者;三是社会工作者还与理念接近的社会组织合作,发起成立农夫市集、定期举办沙龙和食材体验等消费者活动。

最后,绿耕在城市社区开设公平贸易店,在主流市场之外为乡村社区资产创造另类市场,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互惠互利,建立稳定的城乡支持网络。2014年3月,绿耕在昆明市五华区美憬新城社区开办的公平贸易店正式开业,由2名社会工作者以“社会企业”的方式自主经营。店内产品定价遵循公平贸易原则,产品销售收入的60%以上返还给村民,并且减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环节,保证了村民拥有合理的劳动收入。

在社会工作者的推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和城乡互惠互利的交易方式不仅极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还打破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控制,保证“按劳分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这种“城乡合作、公平贸易”的社区经济形式也有利于乡村传统耕作技艺和互助文化的传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更能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及生活自信。这或许是社会工作者存在的最大价值,因为扶贫绝不仅是给村民金钱和物资,而是要从根本上协助村民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心,学会运用周围存在的资源解决自身遇到的困难。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社区介入阶段,绿耕的社会工作者采取口述史的方法与村民一起努力挖掘社区自身的优势、社区资源及社区居民的能力。尤其是村里沿袭传统耕作方式的“老水稻”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成为产业脱贫的主导产业。在社区增权阶段,社会工作者着重寻找合适的老品种稻种,让它们重新焕发生命,萌发脱贫产业;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通过互助组分享传播平寨村独到且精湛的传统耕作技艺,为社区村民增权。在社区营造阶段,绿耕的社会工作者凭借昆明举办的“平寨首届老品种谷子交易会”的成功经验,扩大项目规模,吸引更多村民加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可持续的产业扶贫项目。绿耕还通过多种渠道建立消费者网络,不仅拓宽销售渠道,还以社会企业的方式自主经营。最终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收入,还形成了平寨村特色的乡村传统耕作技艺文化氛围,村民的文化认同及生活自信得以树立,在可持续的项目中达到了自助的效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的居民L因为儿子的白血病,全家因病返贫。传统生计方式已经难以使得L家庭脱贫,因此社会工作者与L建立专业关系,通过产业脱贫开展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者以发展当地土特产旱藕粉丝的产业为手段,以达到帮助L脱贫目的。首先,社会工作者对旱藕粉丝的价值、产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社会工作者查阅文献得知:第一,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进种植旱藕,已有70多年的旱藕粉丝制作历史,旱藕粉丝远近闻名;第二,粉丝的原料旱藕耐旱性较好,生长能力极强,适宜山地种植;第三,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瑶族人民在山区种植旱藕,使用农家肥培育,种植出的旱藕品质优良;第四,雅龙乡的传统藕粉制作工艺精湛。但是随着附近地域旱藕粉丝市场的饱和及劳动力的转移,雅龙乡的旱藕粉丝也面临市场饱和和传统藕粉制作工艺失传的双重考验。其次,社会工作者整合政社资源,促进扶贫产业的发展。在精准扶贫全面铺开后,扶贫政策鼓励农村发展新的生产形式,如合作社、信用社等。信用社还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鼓励贫困户合作发展。在政策的鼓励和社会工作者的调研评估帮助下,L建立起正式的生产平台。再次,社会工作者帮助L筹建旱藕粉丝生产基地,并与贫困家庭的老师傅合作,通过共同生产、分红等多种方式达成合作协议;同时还与贫困户达成合作协议,由企业牵头组建旱藕种植合作社,争取政府的农业补贴,为旱藕粉丝提供有质量保障的生产原料。如此,基本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最后,社会工作者发现当地同类产品通过互联网售卖的不多,区外市场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L与当地物流公司合作,搭建互联网销售平台,将旱藕粉丝推广到全国;基于大都市对生态特产的需求,逐步扩大了销售渠道,加强了产业效能,达到了脱贫的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反贫困社会工作的起因是一例个案工作。但是整体介入过程,依然是在社区为本视角下展开的,实则是次系统推动主系统的发展。旱藕粉丝产业发展,不仅推动L实现脱贫,还可以推动整个社区的发展。

在社区介入阶段,社会工作者采用文献研究,梳理了当地种植旱藕粉丝的市场优势,同时也作为服务提供者向社区居民提供信用社免息贷款等相关政策信息,争取政府的农业补贴。在社区增权阶段,社会工作者将贫困户与有娴熟种植技艺的老师傅对接,促进旱藕产业发展。在社区营造阶段,社会工作者搭建了互联网销售平台,同时链接企业牵头组建旱藕种植合作社,为社区产业提供有质量保障的生产原料,最终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三级模式,推动生产模式形成长效机制。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全县面积为1718平方千米,辖7镇9乡1街道,总人口约50万。万载县是“花炮之乡”“百合故里”,近年来又荣获“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国绿色名县”“江西省绿色(有机)食品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2007年4月,万载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县。近年来,在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整合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的农村社会工作“万载模式”。2008年12月,全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在万载县成功召开;2010年3月,民政部将万载县列为首批7个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县之一;“万载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实验取得重要成果”入选为2009年度全国社会工作领域十大事件之一。

万载县把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用地区发展模式和社会计划模式等方法,通过建立“致富驿站”等形式,帮扶困难群众。如马步乡布城村罗山新村运用地区发展模式,以入党积极分子袁清根的“农家乐”饭庄为龙头,建立“致富驿站”,通过签订协议,聘用本村留守妇女为服务员、清洁员,聘请低保户打鱼草、种蔬菜,实现了低保对象、留守妇女、困难群众和农庄多方受益的良好效果;通过整治农村宗族祠堂,将其改造为社会工作服务站等,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如罗城镇卢洲村、高城乡南庙村、马步乡布城村和寨下村、三兴镇闹坪村等村落不仅把宗族祠堂改造成文化中心,还积极开展“树文明新风,建美好家园”大行动,引导村民成立“新村环卫队”和“群众文艺队”等,开展美化“村口、路口、家门口”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聘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为保洁员,定期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使村风民风变优了,村容村貌变美了,农村秩序变好了,精神生活变丰富了。

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依托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站),该县驻村社会工作者及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帮扶等专业服务。如马步乡曾先后组织362名返乡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成功为2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协助12名返乡农民工创办了生态养猪场和农庄。近年来,全县共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案例200多个,建档1000余份,成功解决各类社会问题260多个,化解矛盾纠纷180多起,有效走访5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积累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在万载县的产业扶贫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服务贯穿于地方党委、政府及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的工作中。贫困社区的产业健全发展可以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岗位、职位,由此也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中要充分鼓励社区居民从业、就业。在万载县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帮扶等专业服务,协助返乡农民工创办了产业。“致富驿站”建成后,留守妇女可以从事服务员、清洁员岗位,低保户受聘于打鱼草、种蔬菜等工作,困难群众和农庄经济实现了多方受益。一系列的措施不仅解决了万载县的贫困问题,更是做好了乡村振兴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