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产业反贫困的三个阶段:介入、增权、营造

社区产业反贫困的三个阶段:介入、增权、营造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社区产业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目标,介入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区介入、社区增权、社区营造。社区介入阶段着重完成建立关系、收集资料及制订合理可行性计划。在产业反贫困社会工作中,通常采用社区工作的方法进入贫困社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让社区居民了解工作者,寻求未来工作的支持者。

社区产业反贫困的三个阶段:介入、增权、营造

根据社区产业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目标,介入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区介入、社区增权、社区营造。

社区介入阶段着重完成建立关系、收集资料及制订合理可行性计划。

建立关系就是进入贫困社区,接触受助者。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对象包括贫困地区的社区居民、社区机构与社团,以及社区中各机构、各社团的领导人与各界的代表人物与知名人士。在产业反贫困社会工作中,通常采用社区工作的方法进入贫困社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让社区居民了解工作者,寻求未来工作的支持者。

收集资料就是社会工作者先对社区类型、社区所面对的问题、可运用的资源、提供居民服务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解,避免受先入为主的想法、过去的经验与个人的工作习惯、发表意见的少数人及偶发事件所左右,而失去正确的工作方向。尤其在社区产业反贫困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当收集的资料内容包括:社区的基本资料、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问题、社区评估结果。社区资源包括了社区内可发展的原有产业(土特产),居民所拥有的产业技能,如饲养、传统工作方式、传统手工业技能等。在贫困社区中,社区的问题往往也不单纯是贫困问题,还可能包含了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问题。

社区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在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厘清社区存在的问题、探索社区的资源分布情况。社会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对社会工作介入进行计划和准备,尤其是从资金、资源、劳动力、生产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规划。

用于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的资金常有两种来源:一是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的捐赠和政府的社会救济金、保障金;二是以银行金融服务为主的低息、免抵押贷款,或者是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借贷款项,这些成为在社区里流动的资金。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第一种资金来源要求社会工作做好社会资源链接,把贫困社区的困难、需求宣传到社会上,引发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关注,并对多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也要求社会工作者把握好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产业扶贫的优惠政策、扶持政策,例如补助、降税免税、统购土特产计划等,并将信息传达给社区受助者。第二种资金来源要求社会工作者除了向社会寻求资金的支援,还应熟悉相关金融政策,向有条件享受相关金融服务的受助者及时提供信息,为产业扶贫的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此外,社会工作者要对资金的流动、项目的运行进行管理,合理地对资源进行分配,在村内的互助组和其他合作组织中管理好流动的资金,使资金能够更有效地在社区内流通,保障产业扶贫的资金惠及社区多数居民。

产业扶贫的资源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根据产业扶贫项目的生产内容,进行引进。社会工作者要根据调查的情况,在贫困地区开展合适的生产项目,发展新的主导经济。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充分链接资源,对所引进的农业、牧业,或者手工业、制造业进行调研分析。有必要的话,社会工作者还应该联合其他资源提供方,向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生产的必要元素,例如种子、种畜等。社会工作者不仅要联系有关专家对引进的项目进行评估,还要同居民展开良好的沟通,介绍引进产品的优势并说明产业将会带来的效应,做好倡导者的工作。另一方面来源于社区当地的原有资源。社会工作者应发掘当地的土特产,发展土特产经济,使之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潮流,或者通过优势视角整合优质的生态资源,通过政策影响,逐步发展乡村旅游业,这即是发展贫困社区的内生动力。

制订合理可行性计划就是社会工作在设计扶贫产业项目时要做到整体规划,即对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现在与将来进行规划。[19]规划涉及社区组织与发展的全局,可分为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即对贫困社区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制订出工作方案。它只涉及一时之事,是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有效的计划必须符合全体居民的愿望与需要;目标必须明确;必须具有适用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计划的产生必须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计划必须有整体性,即与社区的整体规划是衔接的、配合的、一脉相承的。计划及与计划相关的文件资料,必须被妥善保存,以备总结、评估之用。(www.xing528.com)

社区增权要通过开展的社会工作行动来实现,这就是整个产业扶贫社会工作的核心。社会工作行动在这里特指社区工作者激发社区居民行动起来,将制订的计划付诸实施。在此阶段中,社会工作者要通过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式为社区居民赋能,保障社区产业的正常运营。

社会工作者还要在产业发展中不断促进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技术需要社会工作者做好资源整合,向贫困地区提供先进的技术,同时农村地区可以组织合作社互相交流经验和技术。在产业落地运行后,社会工作者要对项目进行管理和项目效果的评估。

在劳动力因素方面,贫困地区的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村内多数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或者留守妇女。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向贫困地区的人口提供教育和培训,确保劳动力人口能够从事生产,也能通过提高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避免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同时还可以对接一些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密度不强的其他辅助产业,例如养蜂等;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的优势,发展纺织、刺绣等,从而促进就业人口增长,以辅助产业作为经济补充。对此社会工作者应当做好资源提供者,提供教育和培训,或者要做资源整合者,联系有关的产业专家进行培训。确保贫困地区居民能够有技术、有能力加入产业项目,以此实现脱贫。一些贫困地区,部分居民因为社会救济而养成了“懒汉”习惯,社会工作者要做支持者、使能者,从观念上改变村民的思想,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脱贫过程。用项目的实际效果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投入产业扶贫,积极地加入产业项目,以此在助人的过程中,使他们达到自助。

向德平对产业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社区增权提出了四种主要模式:一是让贫困群体直接参与生产,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贫困群体纳入产业体系,带动其增收减贫;二是就业带动模式,即让贫困群体就业,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三是资产收益模式,即贫困群体通过自有土地、林地、宅基地和扶贫资金等量化入股,获得固定或浮动分红,提高收入;四是混合模式,即把就业、直接参与产业和资产收益结合起来,提高整体扶贫效果。[20]

社区营造阶段中,社会工作者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形成产业品牌和长效机制。这要求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多渠道加强宣传,注册商标、成立品牌,帮助村民建立农村电商平台,成为一个倡导者,让居民接触新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成为一个尽职的管理者,对整个扶贫产业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合理分配、督促生产、保证质量。此外,社会工作者还要积极寻找社会机构、企业进行结对帮扶,以此来增加农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做好资源整合者的角色。

另外,在很多反贫困社会工作中,外来的机构、社会工作者由于各种原因,介入时间基本不长。而本土的社会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往往经验有限,提供服务时遇到很多问题,走了不少弯路,更有甚者,机构的战略眼光不够长远,思路也不够清晰;承接的项目多、乱、杂,超出了自身能力的范围;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的统筹能力、管理能力。因此挖掘并培养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办公厅发布了《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推动先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结对帮扶贫困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两个地区之间的社会工作机构(组织)的结对是较为有效的方式。“牵手计划”在助力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本土社会工作的自助,进而推动产业扶贫项目的深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