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每个贫困县建成一批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每个贫困乡、村形成特色拳头产品,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得到提升,贫困户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2016年11月,国务院在《“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对我国产业扶贫工作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推动居民收入增长时,产业扶贫的概念就已经开始产生。2001年6月,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10]
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和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将获取经济效益作为工作中心,立足地区特色开发资源,依托区域产业集聚,是探索契合扶贫地区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扶贫开发形式。该模式的具体目标是因地制宜,基于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自然、旅游和文化资源,扶持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其功能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就业优势,实现当地居民增收;其特点是能够使得贫困地区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的经营机制,将各个产业链环节统一为产业链体系并推动区域扶贫。产业扶贫及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之一。[11]
作为实现我国精准扶贫、贫困地区脱贫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产业扶贫根植贫困地区的发展基因,激发其特有的发展动力。通过目前我国的产业扶贫实践与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产业扶贫具有如下三个特征。(www.xing528.com)
产业扶贫从国家和社会力量向贫困地区“输血”转变为贫困地区“造血”。“造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产业扶贫始终坚持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国家和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充分研究区域和国内市场,发现市场需求缺口,将市场的力量和规律引入精准扶贫,以期实现贫困地区的长久发展。二是以发展地方产业作为贫困地区脱贫增收的支撑。地方新兴产业的建立能够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其能够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同时形成良性激励模式,推动贫困地区产业不断生产和再生产。通过从“输血”模式转向“造血”模式,实现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创收、持续增收。[12]
产业扶贫不是对发达地区优势产业的模仿,更不是对其他贫困地区产业的照搬。产业扶贫应当建立在对扶贫地区社会、文化、资源、基础设施等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及周边区域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等外部因素综合考察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对贫困地区自身资源调动的充分与否直接关乎该地区扶贫的成功与否。
挖掘和建立特色产业,并在贫困地区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达到调动区域发展活力的效果,才是从根本上杜绝贫困地区返贫的发展方式。贫困地区脱贫产业在特色化、市场化以外,还能够不断扩大规模、影响周边区域,逐渐在区域内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专业化的生产体系。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地区周边基础设施得到提升,进一步培育了产业体系的成长环境。使得周边贫困地区居民能够运用各自的能力和可调动的资源,主动投入产业价值链,逐步构筑和丰富地区产业链结构,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并辐射周边区域,实现区域共同增收、共享致富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