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一个环节,其在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进入贫困群体所在的社区展开一系列专业性和社会性实践,对其效果进行检验既是专业实践反思提升的要求,也是对体制内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及贫困群体(服务对象)的现实交代。但是,在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效果评估可能遇到如下挑战和困境:第一,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贫困群体具有来自环境和人群自身等多方面的复杂性,对一个复杂性群体实施的介入行动必然是多维且复杂的,那么评估究竟采取整体视角的评估还是分项视角的评估?整体视角的评估即以整个社区为单位,建立较为复杂的、综合的评估体系,尽可能从整体视野上对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进行评价;分项视角的评估则指的是针对某一项能力、某一层次能力或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处置等进行细化的前后对照式的评测。第二,就评估方法而言,选择参与式、反思性的评估还是传统的准实验式的评估方法?以定量方法为主还是定性方法为主?当然,方法的选择需要考量所评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选择最适合、最能反映实际的评估方法是需要细心思量的。第三,如何面对评估时效的持久性?有些效果是介入的当下或随后即发生干预后产生的,但有些效果或能力则需要时间的累积,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影响的,加之这种影响的可识别度不一定高,那么就会给评估带来困难。究竟是评估的无效还是实践的无效,这成为困扰社会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第四,就评估的场域而言,涵盖了服务对象(贫困群体)、资助者、服务者及其他相关主体,评估过程并不仅仅考量服务对象的情况,还需要兼顾其他多元行动主体的评价体系。如何在众多实践主体中取得一种评估的均衡性,是社会工作者在反贫困社会工作增权实践评估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1] [美] 玛丽·埃伦·里士满:《贫民中的友善探访:慈善工作者手册》,康姣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38页。
[2] Judith A B Lee,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Building the Beloved Communi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34, 55.
[3] Adams R, 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3.
[4] Judith A B Lee,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Building the Beloved Communi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34, 55.
[5]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载《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6] 岳天明、俞博文:《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D村社区发展与健康教育”项目为例》,载《社会建设》2018年第4期。
[7] 新华网:《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8)》[EB/OL],(2018-12-17)[2019-8-20],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12/17/c_1123865163.htm。
[8] 陆杰华:《贫困地区人口健康存量与减缓贫困的实证研究》,载《西北人口》1999年第4期。
[9] 岳天明、俞博文:《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D村社区发展与健康教育”项目为例》,载《社会建设》2018年第4期。
[10] 杨发祥、徐选国:《农村社区灾后生计发展项目的社会工作介入——一个整合性脱贫行动的分析框架》,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 王思斌:《金融增权: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和能力建设》,载《社会建设》2019年第2期。
[12] 《中国社会工作》编辑部:《金融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载《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第33期。
[13] 林典:《金融社会工作:缘起、内涵与实务》,载《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年第2期。
[14] 王思斌:《金融增权: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和能力建设》,载《社会建设》2019年第2期。
[15] 邓锁:《社会发展、金融能力与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载《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第28期。
[16] 刘建:《主体性视角下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17] 卓彩琴:《贫弱群体的生产机制和消解策略——基于社会排斥视角分析》,载《理论月刊》2014年第2期。(www.xing528.com)
[18] 张曦:《家庭再生产、贫困发生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19] 李文祥、田野:《社会工作介入贫困群体的可行能力建设研究》,载《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20] 曲大维:《流动人口贫困测度研究——基于主观贫困线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21] 卢汉龙、徐安琪:《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22] 张和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问题与农村社会工作》,载《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8期。
[23] 张和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问题与农村社会工作》,载《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8期。
[24] 张和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问题与农村社会工作》,载《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8期。
[25]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6] 上述实践做法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设想是基于社会工作扎根农村开展反贫困实践总结出的经验,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模式对所涉及社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但是也不难发现,该模式对市场、社会、国家和农民或贫困群体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理想化想象,这也更加凸显了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中制度增权工作的艰巨性。参见: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7] 高飞、向德平:《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可能性与可及性》,载《社会工作》2016年第3期。
[28] Jack Raymond. Empowerment in Community Care. Dordrecht: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1995.
[29] 卫小将:《社会工作“充权”的本土诠释》,载《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3期。
[30] 庞飞:《权利与权力关系视阈下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逻辑》,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31] 吴帆、吴佩伦:《社会工作中的“赋权陷阱”:识别与行动策略》,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32] 卫小将:《精准扶贫中群众的“求贫”心理与情感治理》,载《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第7期。
[33] 许怡:《社会服务走向赋权还是去权?——赋权视角下对两类劳工服务组织的比较研究》,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