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扬专业力量,汲取反贫困能量

发扬专业力量,汲取反贫困能量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社会工作为例,社会专业力量能够在“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三个方面推动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在专业力量参与反贫困工作制度增权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整合各类专业力量时同样担当重要角色,主要涵盖需求评估、方案计划、实践干预和效果评估四个环节。

发扬专业力量,汲取反贫困能量

对专业力量参与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体参与国家反贫困事业的期待,这里的专业力量指的是包括社会工作机构在内的社会组织,如心理咨询机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等,也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团体。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环境差异性较大,人口众多,贫困人口分布广泛而不均,这一客观国情导致参与反贫困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相对有限,仅依靠体制内部资源和人力资源存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扩充反贫困资源增量,吸引和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扶贫行动。另外,贫困作为一种社会问题的表征,有必要以回应社会需求的方式和逻辑加以解决,这样有助于实现反贫困事业的持久性和彻底性。此外,社会专业力量秉持各自的专业使命和目标,关心个体的生活状况并致力于解决个体所遇到的生存发展难题,着眼于社会公平、正义理念而运用专业知识营造一个“好社会”,发展并熟练运用各个专业的科学方法增进反贫困实践的专业性,凭借自身在市场和社会过程中的灵活性(相对于体制内力量而言),在社会治理和反贫困行动创新上发挥更显著的作用。因此,反贫困社会工作需要将其他专业社会力量纳入现行扶贫制度框架,协同参与贫困治理。

以社会工作为例,社会专业力量能够在“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三个方面推动反贫困事业的发展。第一,“扶持谁”。专业社会工作除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致贫的内外因素,从而对贫困群体的贫困程度进行测量,还可以采取个案访谈的方式对贫困群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规避单一维度标的局限性。第二,“谁来扶”。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便是资源动员者和链接者,其可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征集社会资源,共同实施行动,推动扶贫事业的持续创新,并且其秉持“人在情境中”的专业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不局限于单纯的服务,而是综合考量能力发展和环境改变等相关要素。第三,“怎么扶”。社会工作并不将服务目标只定为个体问题解决的方面,而是有着更大的专业使命——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全方位的增权,协助贫困群体真正走出贫困的处境,收获全新的美好生活。[27]专业力量中的社会工作如此,其他社会力量,如心理咨询机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和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团体等在对反贫困工作效果的促进方面也有着类似的功能。尽管各种专业力量在应对贫困问题和贫困群体的思维、渠道、路径等方面有所差异,但这些专业力量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采取的是与体制力量有所不同的介入方式。一方面,社会工作力量成为反贫困体制力量的社会性补充;另一方面,其在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价值、组织扁平化等方面,克服了体制力量的科层性、官僚性等可能对贫困治理带来困扰的弊端,拉近、柔化干群关系。(www.xing528.com)

在专业力量参与反贫困工作制度增权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整合各类专业力量时同样担当重要角色,主要涵盖需求评估、方案计划、实践干预和效果评估四个环节。第一,需求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贫困群体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维度的全方位预估。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凭借座谈会等较为正式的沟通方式获取群体需求信息,更需要对个体和家庭进行深度访谈以进一步了解贫困群体的真实情况,这项工作对人力、物力等资源要求较高。社会工作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动员其他专业力量参与需求评估工作。第二,方案计划阶段。当前无论是灾后急救、灾后重建还是贫困援助工作,对专业资源的重复使用甚至社会资源的浪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围绕贫困群体的需求,我们可以发现贫困群体生活境遇的复杂性。应对现实中贫困群体需求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仅靠社会工作者寻找解决方案是不够的,还需要心理咨询师、精神健康工作者、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志愿者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反贫困方案的制订,在彼此深度沟通、协作攻关的过程中使组织间关系从竞争走向合作。第三,实际干预阶段。根据合作制订的干预方案,各个专业力量主体各尽其能,发挥专业所长,体制内外齐心协力,开展跨界合作,其中社会工作者可尝试担当组织“枢纽”角色。第四,效果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其他专业力量合理分工,针对社区及其民众进行综合的多维评估,整合多方力量,避免单一评估标准导致的专业霸权和话语主导等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