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升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

如何提升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否存在物质条件上的贫困,同样作为公民的贫困群体理应具备政治参与的权利,然而当前贫困群体在政治参与方面显然存在较大不足: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匮乏甚至于“政治冷漠”,政治参与行动滞后或形式化,贫困社区和基层治理机构并未充分激发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

如何提升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

对贫困群体而言,政治参与彰显了该群体在与政府相关部门互动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中具有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是反贫困社会工作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贫困群体指向内生发展道路的首要因素。积极的政治参与还有利于贫困群体在资源获取上更加便利和准确,将自身的诉求与制度设置直接对接,让双方减少误解、增进理解。一个政治参与状况良好的社区,其内在的公共性是该社区每一位居民的重要财富,为社区居民营造出较为强烈的社区归属感,进而伴随积极政治参与而来的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将有力促进反贫困事业的胜利,进而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否存在物质条件上的贫困,同样作为公民的贫困群体理应具备政治参与的权利,然而当前贫困群体在政治参与方面显然存在较大不足: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匮乏甚至于“政治冷漠”,政治参与行动滞后或形式化,贫困社区和基层治理机构并未充分激发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

导致贫困群体政治参与意识薄弱的情形除了由于该群体自身过往经历中政治参与经验缺乏、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的文化资本不高等自身因素外,来自制度、市场和文化的社会排斥对此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一段时间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制造了市民与农民两大群体在劳动就业、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权利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由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与制度机制交互作用,进一步排斥了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等群体;通过贫弱文化认同、观念歧视、文化霸权等形式施加影响的文化机制,将社会排斥进一步形塑成一种贫困文化。[17]可见,来自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多方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www.xing528.com)

为了突破当下贫困群体在政治参与方面的局限和困境,社会工作者进入贫困社区后,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改变:其一,与社区干部等进行集体座谈,重点了解该社区整体政治参与情况及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情况,从总体上把握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现状;其二,通过入户访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贫困群体及其家庭对政治参与的态度、认识、需求、困难及妨碍他们政治参与的风险性因素等;其三,结合实地调研掌握的事实情况,与社区协同制订提升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和行动的可行方案,创造贫困群体的政治参与机会并将政治参与与贫困群体命运息息相关这一观念传递到民众心中,进一步联结民众与政府等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四,与当地社区协同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参与环境,鼓励包括贫困群体在内的所有民众勇敢发声。

不难发现,反贫困社会工作中个体增权的维度主要涉及个体的认知层面,即涉及生理、心理、经济、社会、政治等维度的诸多意识,对上述意识的强调实际上是考虑意识或认知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性,只有树立适当的、正确的认知,才能为行动方向提供保障。此外,尽管本书主题为社区为本视角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但个体和家庭作为当前社区基本构成单元,将社区看成一个关系整体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和家庭在其中的主体位置,家庭的理性规划能力、积累能力、发展能力与意识为核心的家庭再生产模式是社区贫困重要的结构性发生机制[18],因此,个体(与家庭)增权依然占据整体增权框架的基础位置。反贫困社会工作实践中,在着力于个体增权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视线转移到关系层面,即贫困群体的人际增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