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贡献及实践

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贡献及实践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5]社会工作源于反贫困的慈善实践,秉持着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纵观当前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工作的进展,助人自助、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当前,反贫困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基本专业理念,以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为目标,依托贫困人口的多样化需求,采用整合的专业方法与技巧实施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专业化的反贫困服务,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贡献及实践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按照2010年标准,1978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的大力推进,使得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政策陆续出台,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脱贫明显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33]具体而言,反贫困状况从区域来看, 2019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均减少,减贫速度均超上年。其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323万人,比上年减少593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81万人,比上年减少416万人;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47万人,比上年减少100万人。从省份来看,2019年各省贫困发生率普遍下降至2.2%及以下。其中,贫困发生率在1%—2.2%的省份有7个,包括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贫困发生率在0.5%—1%的省份有7个,包括山西、吉林、河南、湖南、四川、陕西、宁夏。[34]我国的反贫困工作成效十分明显,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35]

社会工作源于反贫困的慈善实践,秉持着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以扶贫济困为本、遵循个别化原则的社会工作,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现行反贫困工作表现出的专业性不足、扶贫能力和精力有限的困境[36]。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具备为贫困人群服务的价值理念、科学的服务方法、专业的敏感性、整合资源的功能等优势[37]。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工作中的重要性。2015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201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的内容,2016年1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提出“制定出台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者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专项政策”的要求。2017年6月,《民政部 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对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服务做了专门部署,支持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工作。政策的支持为社会工作进入反贫困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工作产生了一些实践效果,尤其是发展性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工作中的应用。在发展性社会工作指导下,我国反贫困领域的社会工作以整合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社区为基本介入单元、以多重社会工作干预联动为方法、以能力提升和可持续生计为策略[38],实施反贫困的专业实践。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实践表明,以自我发展和自我赋能为导向,注重对农民合作组织和合作经济项目的培育与增权,能够帮助贫困群体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39]发展性社会工作更强调服务对象的优势与潜力,重视从政策、策略等方面为服务对象提供实质的社会投资以真正提高其能力,促进他们参与社区生活及“生产性”的经济活动,表现出综合干预和大量使用社会投资策略的突出特征。[40]其次,社会工作在参与反贫困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出了以下两种主要的模式。一是制度—能力整合的反贫困模式。反贫困是参与各方协调的整体行动,表现在反贫困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政策的行动是整合的,贫困群体的可行能力是整合的,扶贫制度与反贫困的可行能力也是整合的,整合的反贫困模式能够克服扶贫开发中的不足,社会工作在制度—能力整合的反贫困模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1]二是以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模式。该模式采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区领袖培育、组织能力建设、社区教育与意识提升、社区照顾与服务、本土社区活动等专业与本土相结合的系统的整合的实践做法,主张与村民共创“生计发展、文化传承、环境友好、社会互助、公共参与”的社区减贫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42]最后,“社会工作想象力”的发挥可以克服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社会工作过程模式与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社会工作可以精准介入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整个过程,以弥补不足。[43]另一方面,以主体性培育、能力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内容的农村反贫困社会工作策略,注重培育农村贫困社区及贫民脱贫过程中的内源发展,这种做法能够克服当前反贫困工作中因过度行政化而带来的贫困人口依赖政府的行为和被动脱贫的不良倾向。[44]可见,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纵观当前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工作的进展,助人自助、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社会工作都在不断探索其介入反贫困领域的路径,探索参与反贫困实践的更多可能性。多元化的思维和敏感的专业性使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反贫困实践时,不仅能够运用专业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开展反贫困服务,同时也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想象力”反思当前反贫困工作的优势与局限,为更有效、更精准地开展反贫困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当前,反贫困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基本专业理念,以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为目标,依托贫困人口的多样化需求,采用整合的专业方法与技巧实施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专业化的反贫困服务,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反贫困服务时,扮演服务提供者、支持者、使能者、倡导者、资源管理者、协调者等角色。具体地说,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工作涉及多类贫困群体,包括儿童、妇女、老年人等;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多种多样,涵盖情绪疏导、精神慰藉、需求评估、关系调适、资源衔接、社会融入、社会支持、能力提升等;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有参与贫困群体救助帮扶、参与贫困群体脱贫能力建设、参与易地搬迁贫困群体的融合适应、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和参与其他特殊困难人群的关爱服务。

以下就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工作的内容做具体描述。

社会工作参与贫困群体的救助帮扶,主要通过与其他实施主体(如政府、社会组织等)合作,完成对贫困群体的精准扶贫。具体而言,社会工作为贫困群体提供需求评估、识别问题、资源链接、心理支持以及其他专业服务,采用物资资金衔接帮扶和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专业化的个性服务相补充的救助模式。社会工作为贫困群体提供救助帮扶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三点。

需求评估与识别问题的关键是预估,即在收集贫困群体信息的基础上,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根据资料和数据分析其具体的问题,为下一步制订实施方案做准备。社会工作者要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原则,先通过走访、观察贫困户的相关社会关系,深入了解贫困人口的经济能力、家庭互动关系、成长历程、适应能力、可利用的资源、存在的问题等,并获得与贫困人口相关的全面且客观的资料。然后,社会工作者认真分析相关资料,察觉其中潜在的真实问题,从而把握贫困人口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需求。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对贫困地区的资源和优势进行评估,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寻找可以解决贫困群体问题、满足贫困群体需求的可能的资源与方法。社会工作者在需求评估与识别问题的过程中,借用专业、科学的评估方法,以“人在情境中”为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为后续的方案制订与实施提供思路。

方案制订与实施是根据贫困群体的主要问题与需求,设立工作目标,从备选方案中,筛选出最终的实施方案。设立目标是制订方案中的重要一环。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整个方案实施预达成的效果,具体目标是实施方案的一个个事项。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设立都是建立在贫困群体问题和需求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者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达成目标的预期成本、成效、可能的困难及不同群体的反应,同时依据时间、可利用的资源形成总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制订可行、可测、有效、适当、详细的具体目标,再配套系统的专门化操作计划。制订计划要遵循实际、可行、具体、弹性和整体的指导原则。[45]进而,社会工作者依照计划来实施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方案并非一成不变的,社会工作者要根据情形的变化和评估的结果随时调整方案。

服务过程的最终评估有很多方法,如过程评估、结果评估。过程评估是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及时察觉和反思贫困群体的变化,发现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根据变化对方案及方案的实施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工作记录、阶段性的目标实现程度、出现的新的问题、贫困群体的感受、工作方法的恰当程度、资源状况等开展过程评估。结果评估可以通过目标的达成状况来分析,也可以借助“投入—产出”的成本收益方法来评估服务的有效性,具体可以通过贫困群体的前后变化及改进程度、目标完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比较。从技术方法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问卷调研、访谈和观察来开展此项工作。最重要的是,社会工作者在评估之后要对贫困群体进行随时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以防发生返贫的现象。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要反思服务过程中的方法、技巧等,为以后的方案制订与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专业化的服务提供更多的思路。不可忽视的是,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政策倡导的功能,反思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及时向政府反馈,促进政策的完善,以求更好地满足贫困群体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和差异化的个体,社会工作的服务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从宏观层面介入整个贫困地区的服务,则以社区为核心,在把握该地区关键问题与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借助发展性社会工作的视角,以整合的方法,从地区的实际需求出发,培育贫困地区的合作组织,与不同主体合作开展扶贫工作。如若面向的是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贫困人口,社会工作者在评估需求、识别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借助个案管理的方式,为个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如可能提供一些经济救助,则尽可能地为服务对象整合更多的经济救助资源,包括向慈善基金会争取支持、利用互联网众筹的形式向社会爱心人士募集资金等。在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关注贫困群体的普遍需求的同时,也要善于挖掘潜在的个人需求,提供多样化、个别化、差异化的专业服务。

能力建设既是贫困群体脱贫的过程目标,也是贫困群体脱贫欲达到的结果目标。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是开展精准扶贫的重点内容。能力建设体现了精准扶贫的重点,即以人为核心。按照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观,真实的自由是建立在人们所具备的可行能力基础上的行动自由,即人们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风险能够做出积极的回应,并使他们摆脱困境,得到发展。与其含义相似,社会工作所倡导的能力建设,不仅是简单地培养贫困群体发展某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技能,它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理解力及批判精神的培育与发展的过程[46],是贫困群体技能和内在能力的同步提升。在能力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工作有:促进贫困群体的思想转变,提升自我意识;调动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激发内在潜力;提升贫困群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自助互助。这三个方面是加强贫困群体能力建设的关键。

社会工作者借助内源发展的理念,以培育和激发贫困群体的主体性与自我发展责任能力为基本着力点,关注他们的生活形态,通过走访与观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发现他们的优势及局限,分辨和澄清他们的真实需要,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去影响、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促进其发展动机的形成[47],激发他们潜在的自我意识。社会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会向贫困群体进行政策宣传,同时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为他们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

在贫困群体自我意识提升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通过对贫困群体的优势和局限的分析,让贫困群体意识到自身发展所处的困境及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让他们能够想象改变后的美好状态,用希望来调动贫困群体的内在动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培育贫困地区的群体合作组织和开发经济合作项目是激发他们内在动力的主要方式之一。社会工作者在评估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与其他合作主体共同寻找贫困地区脱贫的主要突破口,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发展相关的经济产业,从而带动整个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社会工作者通过培育合作组织,激发贫困群体的权利与责任意识,调动贫困群体的主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加入经济合作项目,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www.xing528.com)

为了提升贫困群体的问题解决能力,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对贫困群体的需求与问题进行精准识别,另一方面要通过衔接培训资源,提升贫困群体的相关技能,使贫困群体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长。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分析贫困人口个体的优势,根据其需要和优势与当地的资源进行对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真正做到助人自助。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培育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通过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成立妇女协会、老人协会等互助团体,以满足贫困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培养他们的归属感与合作意识,激发他们的志愿精神,从而形成邻里互助的氛围。在真正实现个体能力提升的同时,激发贫困群体自助互助的精神。

总的来说,实现贫困群体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实现增权的目标,其主要做法是培育合作组织,让贫困群体在组织中实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实现自助互助。当然,培育合作组织的前提是社会工作者要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有整体上的把握,挖掘当地的优势资源,激发贫困个体的内生动力,这也是实现能力建设的关键一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针对不宜居住或者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体,政府鼓励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和转移就业安置等模式。对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体来说,搬迁应该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好的选择,但易地搬迁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搬迁可能会破坏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结构和原有的社会关系,尤其对搬迁的个体和家庭来说,搬迁会引发极大的破坏,导致原有就业中断、生活成本增加、地区归属感丧失、心理认同弱化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等。因此,社会工作者要为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体提供疏导不良情绪,加强人际关系调适,链接就业资源,重建社会支持网络等服务,从而增强易地搬迁贫困群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搬迁居民与当地居民的融合适应。与此同时,易地搬迁对与搬迁群体相关的人员、原有地不需搬迁的居民和迁入地的居民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社会工作者也要注意对这些群体进行及时的评估,识别他们的问题并开展相关专业服务来满足这些群体的需求。

从易地搬迁的实施过程来说,社会工作者需要做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来协助其他主体完成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目标:第一,根据实地走访和文献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对易地搬迁涉及的贫困群体进行问题识别和需求评估;第二,及时把相关的政策信息有效准确地传达给贫困群体,搭建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并向政府反馈易地搬迁贫困群体的所思所想,实现搬迁的顺利开展;第三,跟踪调查易地搬迁贫困群体的心理与社会状况,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增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体与当地群众的交流,增加彼此的认识;第四,在评估迁移地区居民的需求之后,根据迁移地的特色和资源,成立相关的合作组织、开展经济开发项目,在增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体对迁入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值得注意的是,易地搬迁的关键点在于脱贫,因脱贫而引发的社会与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重视。脱贫看重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脱贫,也重视脱贫的质量,关注整个脱贫过程中的人的整体状态。因而,易地搬迁反贫困的目标是促进搬迁脱贫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贫困群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使贫困群体摘掉“贫困”的帽子,获得高质量的、幸福美满的生活。

2016年全国摸底排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有902万余人,2018年9月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下降22.9%。[48]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因家庭主要成员外出引发家庭功能缺失,导致其难以得到应有的关爱与照料,从而可能产生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等。对此,社会工作主要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开展监护随访、成长辅导、法制宣传和临界预防等服务。

面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可以运用传统的三种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来开展服务。具体来说,从个案层面,可以通过走访观察挖掘有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对其进行社会保护与关爱,可以联合家庭、学校、社区、邻里等多个主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与保护,帮助这些留守儿童链接教育资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心理健康与素质、矫正不合理的偏差行为,在激发潜能的前提下提高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就小组工作而言,建立有相同需求或问题的留守儿童成长小组或者支持小组,通过组内的凝聚力,形成相互帮助的氛围,帮助他们共同解决成长中的困难,矫正不良的习惯与行为,也可以通过小组工作开展适当的亲子互动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加强与父母及其他亲人的互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社区层面,可以建立社区儿童中心,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也可以在社区开展与教育相关的讲座,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家长培训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发挥家庭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可以借助社区层面调动相关的资源,开展学业辅导、素质拓展等方面的服务,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方法的使用并不是相互割裂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这三种方法是相互整合、共同发挥功能的,它们是提供服务的一个整体系统,而且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可以依据贫困地区的特点和留守儿童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与修正。

其他特殊困难人群指的是贫困地区的老年人、妇女、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残疾人等,针对这些人群开展的关爱服务包括精神慰藉、生活照顾、权益保障、社会支持。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临终关怀、权益保障等服务;为特殊困难妇女提供心理支持、精神减压、亲职辅导、权益维护等服务;为贫困地区的不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和社区的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为这些特殊人群开展关爱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就老年人来说,当前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尚不具备充足的机构养老资源,因此,社会工作更多的是引导社区发展邻里互助或结对式服务,培育当地的社区照顾组织,形成互帮互助、关爱老年人的氛围。同时,社会工作可以借助贫困地区的资源,组建志愿者队伍或者链接志愿者资源,增进对老年人的关爱。此外,社会工作也可以通过培育与老年人相关的协会组织,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建立多种形式的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以往的研究对开展与贫困地区妇女相关的社会工作服务也有所启发。如运用地区发展模式,组织留守妇女开展技能培训,激励相关协会组织妇女储金会等。[49]社会工作者在为特殊困难妇女提供服务时,要关注妇女的优势,善于激发妇女的潜能,为妇女赋权,增强她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提高她们的素质能力,发挥她们在地区发展中的主体思维,增强她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教育培训,唤起她们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自信心,组织相关的妇女合作组织和学习小组,培养她们的工作技能,锻炼她们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

针对贫困地区的不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员,社会工作者要从优势视角出发,评估他们自身和周围的优势资源,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帮助他们矫正不良习惯和行为,为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他们树立自信、提升适应能力,从而开始新的生活;另外,针对贫困地区的残疾人,要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衔接照顾他们生活和康复的可能资源,激发贫困社区的互助志愿精神,形成相互关爱、自助互助的友爱氛围。总之,针对不同的特殊困难群体,社会工作者要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来开展相关服务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