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山东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映了山东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整体进入加快状态。2017年3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2018年2月,山东发布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指标。2017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水平全国领先;高端服务器、电力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山东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和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海洋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等“四新一海一高”六大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青岛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威海国家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全国第一,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和研发计划。浪潮天梭K1高端容错计算机、康平纳筒子纱数字化车间、盛瑞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8AT)、三角巨型工程子午胎等一批新兴技术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影响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和问题,诸如产业整体规模仍然偏小,引领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领域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仍不够强;中低端产品比重较高,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团队偏少,智力支撑有待增强等等。

表24 山东高技术制造业2010—2015年基本情况

续表

来源:《山东统计年鉴》

表25 山东高技术制造业主要年份、主要项目与全国比较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

表26 山东高技术制造业主要年份、主要项目与全国比较所占比重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www.xing528.com)

表25和表26是山东高技术制造业主要指标情况及占全国比重。主营业务收入、R&D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拥有发明专利数从数值上看均呈不断递增的趋势。反映了山东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整体进入加快状态。

2017年3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2018年2月,山东发布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指标。

表27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指标

2018年10月,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指出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高端品种少,产业层次低。2017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水平全国领先;高端服务器、电力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但是,代表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航空航天卫星与应用装备基本处于空白;新能源乘用车缺少高端车型,中低端产品仍唱主角;医疗设备产业规模小,品种单一,带动力弱;农机装备厂点多,但技术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大型智能成套生产线和关键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是新产品新技术不断突破,但创新体系不健全,高端人才短缺。2017年,我省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培育出一批在行业中有明显优势的龙头企业和行业小巨人,有6家企业入围201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1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我省先后开发出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CR400AF中国标准动车组、高端容错计算机、大型快速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装备等一批高端装备。但总体看,我省高端装备领域的创新主体主要是生产企业,受地理位置和企业实力与品牌知名度等影响,引进高端人才困难,研发投入不足,原创性先进技术和产品少。同时,全省缺少高水平专业研究机构,共性技术和基础工艺研究短缺,没有人才承接平台,难以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是产业集聚化发展步伐加快,但布局分散,同质化趋势严重。“十二五”以来,我省已建成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6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青岛、烟台、威海的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济南、青岛的轨道交通装备,济南、枣庄的高档数控机床泰安的智能成套生产线以及潍坊的农机和动力装备等已形成集群化趋势。但从全省产业布局看,高端装备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严重,有限的资源无法形成合力,不利于产业集聚发展。

我省2018—2025年的发展思路是: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培育济南、青岛、烟台三大核心区,打造集聚胶济和京沪铁路沿线的产业带,辐射带动周边市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加快构建“三核引领、一带支撑”全面升级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承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和航空航天装备;围绕培育山东新优势,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高性能医疗设备、高端能源装备和智能农业装备,形成重点引领、优势突出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