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商以经世致用精神,将中医药文化转化为时代所需资源

药商以经世致用精神,将中医药文化转化为时代所需资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这些,无不反映出宁波药商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精神,以办药行商为中介,源源不断地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市场资源和黎民百姓所企盼的安康资源与生产、生活、生命资源,即实现了药学资源向药业资源、知识资源向经济资源、静态资源向现实资源的转化与转换,既有力地激活了潜在的文化价值,又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求,浓墨重彩地写出了以药济世、以药立身、以药兴业的经世致用新篇章。

药商以经世致用精神,将中医药文化转化为时代所需资源

说起经世致用,我们马上会联想到浙东学术的精髓和浙东人文品质。经世致用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在不断发展丰富的。宁波药商的经世致用精神集中体现在习医药、开药铺、研经方、出秘制、编药目、卖好药等一系列药业事项之上。《礼记·曲礼》上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尽管对这一句话的理解,后世有着各不同的注疏,但有一点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医药之间有着天然、内在的密切关联,医药虽有分工,却从不画地为牢。设铺开堂、卖药制药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从医的经历或从医的家史,且不说大家熟知的北京同仁堂杭州叶种德堂、上海中法大药房,则以宁波寿全斋和广州敬修堂为例吧:寿全斋为慈溪王氏和宁波孙氏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共同开创。王氏少好医学,深谙药理,在科举落第后转而与孙氏联袂创办寿全斋,走的是一条自宋代范仲淹以来读书人一直推崇的“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人生道路。寿全斋以济世益民、货真价实为宗旨,自制眼药和膏丹丸散,配方独到,药效神奇,赢得了良好商业名声,更赢得了巨大的消费者市场。而广州敬修堂的创始人慈溪籍药商钱澍田,虽是半路出家、大器晚成,但医药一直是其重要的副业。一开始,钱澍田只是从事丝绸贩运的商人,但他在从杭州到广州的丝绸贩运途中,利用自己懂医的特长,时常自制一些丸散膏丹,沿途施赠给病患人家,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并因此有了医名。有一次还治好了广州一位巨商儿子的重疾。起死回生的医药神功,让富商喜出望外。感激之余,富商为了答谢其救命之恩,慨然出资助其创办敬修堂,据说堂名也为那位富商所取,意乃“敬业修明、广施妙药”,可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又如上海著名药铺童涵春堂,它的创办人慈溪药商童善长起初是开恒泰药行的店主,根据业务需要经常往返于上海与药材产地四川、湖北之间,随着经营业绩的提升,后盘入了上海市区热闹地带的竺涵春,认为“涵春”两字具有“涵和理中、永葆青春”之意,遂吐故纳新,改姓不改名,把店名巧妙地改为了童涵春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自制的人参再造丸,就是从宋代惠民和剂局方中获得的,并智慧地借用郭子仪平乱、被人称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历史典故命名,从而成了誉满上海滩的看家特色药品

回望宁波药商,上述这样的例子其实俯拾皆是、举不胜举,他们不仅依据古方经方制药炼药,而且还通过编印各类药目让老百姓用上明白药、放心药,既在卖药行商中普及、传播了我国丰厚的优秀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又水到渠成地扩大了自己所经营药堂店铺的社会影响和行业声誉,实为一举多得的高明之举和成功之道。(www.xing528.com)

所有这些,无不反映出宁波药商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精神,以办药行商为中介,源源不断地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市场资源和黎民百姓所企盼的安康资源与生产、生活、生命资源,即实现了药学资源向药业资源、知识资源向经济资源、静态资源向现实资源的转化与转换,既有力地激活了潜在的文化价值,又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求,浓墨重彩地写出了以药济世、以药立身、以药兴业的经世致用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