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药行街,是一条形成于唐代长庆(系唐穆宗李恒的年号,821—824年)年间的城市主干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古老街道。在这千余年的历史流变中,它曾先后拥有四个不同的名字——
据永乐《宁波府志》记载,明代这条街被称为“砌街”。至于为什么被称为“砌街”,光绪《鄞县志》是这样解释的:“街为李氏所砌,故名。”也就是说,这条大街是由李氏家族出资砌筑而成的。而据《砌街李氏宗谱》记载,该李姓家族乃宁波之望族,史称宁波“砌街李”。砌街李氏始祖为南宋祥兴年间的青涧人李守真,为抗金名将李显忠后裔,南宋末年因避战乱迁居宁波。李氏家族自始祖李守真以下,“潜居抱道,以待其时”,在度过了元朝对汉人的高压统治后,到明代走上了望族之路,在此后的七百多年间人才辈出。现为天一阁馆藏的《李氏宗谱》如是直笔:“我族自有明中叶以来,人文蔚起,出则为名臣,处则为硕士,忠义激烈、隐逸特行,卓然 可纪。”
斗转星移,到了明朝正德年间,砌街被改称为了“三法卿坊街”。雍正《宁波府志》称三法卿坊东直街。乾隆《鄞县志》称三法卿坊街。明代审判机关实行“三法司体制”,即政府设立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其负责官员被称为三法卿。而居住于砌街的屠侨在正德六年(1511年)中进士后,先后出任过以上三职,故被称为三法卿。屠侨为官数十年,始终清正廉洁、敢于谏言,为世人所称道。据有关记载,在屠侨暮年时期,有一个叫裴绅的巡按御史,为他在其砌街的家门口立了一块牌坊,当地老百姓自豪地称这块牌坊为三法卿坊,砌街也顺理成章地被改称为三法卿坊街或法卿巷了。
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此街上药行众多,随业态而赋名,直观生动地被称为“药行街”,详情我们将在随后的内容中作深入介绍。
“文革”期间,曾经的药行街一度被改名为“红卫路”,一直到1981年才再度复称为“药行街”。
可以说,药行街是宁波最早的专业市场,也是不同于传统药市的药市,是药业一条街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的变迁,药行街上的药业贸易已风光不再,用现在专业市场的眼光审视,实在是不足称道。但如果从历史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它所留下的个性化名称,足以令宁波药商倍感自豪,也令宁波市民共同追怀。(www.xing528.com)
现在仍然被称为药行街的这条街道,东起号称“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的金融一条街江厦街和有着近现代宁波标志之誉的灵桥路口,西至解放南路,中与开明街十字相交,全长1028米,为城区东南隅主要街道之一。药行街的今世前生简要地说是这样的——
永乐《宁波府志》称其:砌街。东自车轿,西至新排桥。光绪《鄞县志》载:街为李氏所砌,故名砌街。雍正《宁波府志》称:三法卿坊东直街。乾隆《鄞县志》称三法卿坊街,西抵开明桥南侧,东至灵桥门。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建灵桥门至万泰弄一段为沥青路(《鄞县通志》)。据记载,清咸丰、同治至民国年间,其地中药材行业极其兴盛,曾有聚兴、懋昌、源长、慎德堂等药行五十余家,街因此得名。据民国时代编撰的《鄞县通志》载录:“全县药商以二十三年(1934年)调查所得,计西药房十八家,中药铺四十一家,专贩国内药材者十八家,散处各乡镇之药铺百四十七家。”可见,当年药行街主要经营的是中药材,街名因此而得。它东连灵桥,俗称为“灵桥门”,西与开明街丁立,称为“三法卿”,是宁波市比较繁华的商业要地。街南北有石板巷、大来弄、沙井弄、碶闸街,对面的“护城巷”是农民卖家畜的集散地,所以也叫“鸡鹅鸭弄”,叫得直截了当、形象生动;碶闸街北段与药行街交会处是全市铁匠铺集中的地方,因加工时会发出响亮的敲打声,所以叫“叮打桥”。这几条幽深的小道通向其他街道,沿街大部分曾经是二到三层砖木结构连体排屋,其中也杂有一些墙门。著名的药行有“寿全斋”(现存,仍在经营中)、“大乙斋”(为杨水木先生所经营)、“全生堂”(已名存实亡,其事难考)等。
据有关统计史料介绍,1927年宁波全市药行业有64家各种药行,其中37家分别在川、鄂、陕、粤、赣、皖、滇、黔、京、津、港等地设庄办货,不少药行还与台北、汉城(现称首尔)、大阪等城市有业务往来。同时,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以及上海蔡同德堂、童涵春堂和杭州胡庆余堂、绍兴震元堂等著名中药号,均长驻药行街坐庄办货。因此,宁波的药材既来源广泛,又能运销各省及海外,直接从业人员达1400多人,最高年营业额达950万元,一时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药行街林林总总的药行,从专业的眼光看是各不相同的,习惯上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路”,这些药行专做川广药材,计有26家;第二类是“山药”,这些药行以经营浙产药材和本地中草药为主,计有20余家;第三类是“零拆铺”,这些药行专门经营乡镇店铺的零拆业务,数量达80余家之多。通过市场细分,所有药行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行业市场氛围。药业的兴盛,也促进了包括钱庄业、搬运业、装具业、竹器业、木器业等的联动发展,被称为芥子道头的码头就是专门用来装卸药材的。以上这些数据,包含着一系列丰富的历史信息,传递出当年作为宁波药商大本营的宁波药材交易的盛况。
宁波的药业历史悠久,不仅营销本地出产的浙贝、元胡、白术、麦冬等传统浙药,还是我国东南各省的主要药材集散地,远自甘肃、陕西、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广西等地的药材商帮,纷纷云集宁波贩卖药材,形成了川西、洋广、津北、山浙、禹亳等不同地域的药材商帮。宁波城内继药皇殿和药业会馆建立之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开张了寿全斋国药行;道光十一年(1831年)又有香山堂;咸丰元年(1851年)冯存仁堂和光绪七年(1881年)赵翰香居也相继开张。此时,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杭州胡庆余堂和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上海童涵春堂、上海蔡同德堂等无不长年派驻宁波药皇殿坐庄理货,上海的四大国药店清一色是宁波帮。除“宁波药业十八省”,还遍及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地,而本地药源的开发,从元代时31种,清代初年68种,晚清时期112种,至民国时期达252种。
近代不断变幻的独特时势,一度再塑了宁波药业的全新地位。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药业商贸的良好基础和市场法则的推波助澜,使宁波进一步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药行街的地位得到充分彰显。药行街是宁波商街文化历史演进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宁波药业的历史流变和宁波药商的风云际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