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结构对自主创新的抑制:需求拉动模式的反思

市场结构对自主创新的抑制:需求拉动模式的反思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种,需求拉动模式,市场需求会对技术创新起到拉动作用,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市场需求及其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最大。大多数学者只是笼统地认为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创新具有激励作用,但是中国的市场化有其特殊的历史过程和结构特点,因此,在分析市场结构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作用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市场结构对自主创新的抑制:需求拉动模式的反思

自从1912年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视为一个内在因素的创新过程并给出创新的定义之后,创新日益被公认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但又是什么推动了创新的出现?后来国内外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以J.A.Schumpeter的研究为基础,衍生出五种技术创新动力模式:

第一种,技术推动模式,是指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创造出全新的市场需求,或是激发出市场潜在需求。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技术推动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熊彼特创新模型Ⅰ(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型)和熊彼特创新模型Ⅱ(熊彼特大企业创新模型)。

第二种,需求拉动模式,市场需求会对技术创新起到拉动作用,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这表现在因为出现市场需求,所以会对技术和产品提出了引导性的需求,从而引致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制造出适合市场销路的产品。这种需求拉动的模式,最早是由J.Schmookler提出的。他通过对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炼油、铁路、造纸工业和农业等的存量、投资就业和发明活动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投资和专利的时间序列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效应,投资序列往往趋向领先于专利序列,相反的可能性则较少。从历史经验来看,近代的许多技术创新其实都属这种模式,如化工产业、通信产业、工业用仪表、汽车产业、测试仪器及大多数通过改进而退出的产品的创新等。另外,美国的J.M.Utterback的一项研究工作的结论表明:60%~80%的重要创新都可归因于需求拉动。[7]

第三种,综合作用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了科技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推动了技术创新。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加拿大学者摩罗和诺雷对加拿大的900多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占18%,需求推动的技术创新占26%,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综合作用的技术创新占56%。[8]

第四种,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推动论。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模式由英国经济学家多西(G.Dosi)于1982年提出。该模式认为,破坏性创新会导致某种观念上出现改变,新的观念被模式化后,就会生成一种技术范式,这种技术范式如果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发挥作用,就会被固化成一种技术轨道。某种技术轨道一旦形成,就会在这条轨道上出现大规模的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如电子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第五种,“社会需要—资源”(N—R)关系作用模式。这种模式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斋藤优在1984年 提出的。该种模式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因产生于社会需求(Need)和社会资源(Resource)间的矛盾,当现有社会资源不能满足社会提出的某种技术要求或者某种产品需求的时候,需求与资源之间的不适应“瓶颈”就会推动技术创新的出现。[9]总的来说,创新的动力模式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创新预期所得利润的推动,另一类是通过创新降低成本的压力。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市场需求及其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最大。

从以上技术创新的五种动力模式可以看出,技术推动模式主要是得益于技术的原始创新,而综合作用模式和需求拉动模式则主要源于市场需求的刺激,如果市场需求刺激足够有效的话,企业是有动力去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的。这和对技术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的原理是相一致的。我国领土面积和人口总量均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无论是国内市场需求还是国外市场需求,无论是现实的市场还是潜在的市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却为什么没有成功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活动呢?这是因为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刺激,不仅仅取决于市场需求规模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的结构。

到底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能让企业产生创新的动力呢?

从短期看,答案在于各种因素的组合,在于供求关系,在于价格和灵活性。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所需要的是起强大杠杆作用的技术性变革,它通过市场发现共鸣并且改变资源的配置。[10]羊毛手工业积习太深,其从业大军有着既得利益,这就妨碍了变革。而棉纺业成长迅速,录用新的人手,感到实行新的方式比较容易得心应手。技术革新过程总有这种情形:教新手学新招比起教老手练新把式要容易得多。[11]市场被视为平坦的战场,战斗通常以和平方式进行。并不是市场上的角色希望它如此:倘若他们能为所欲为,他们会把一切好处占尽,而让后来者一无所获。集团、行业和一国经济也是一样,都想有得无失。幸好市场上存在着竞争者,使得人人都有奋斗的责任;从长远看,不奋斗就什么也没有。[12]从中国技术发展的历史正是因为长期以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国内企业的内外竞争力都比较弱,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双顺差”的出现。大多数学者只是笼统地认为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创新具有激励作用,但是中国的市场化有其特殊的历史过程和结构特点,因此,在分析市场结构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作用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素稀缺和技术进步。一是所有要素包括劳动力相对于需求的稀缺促进了技术进步。一个比较笼统的观点认为,如果存在未利用的资源,那么利用现有的方法不增加费用也可以提高产量。所以,企业家在寻求改进技术时是半心半意的(这里包含着扩大产量的要求比削减费用的要求更强烈的意思)[13]。二是技术进步的高速度是由劳动力相对于资本的稀缺引起的。因为劳动力的稀缺降低了资本的利润率,从而使降低成本的革新对于企业家来说成了一件紧迫而必要的事情,也即劳动力相对资本的稀缺会影响企业家的动机。三是劳动力相对于土地的稀缺促进了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生产要素构成是劳动力、土地等非常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因此企业利用未曾利用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来扩大产量,要比加强技术进步来提高产量容易得多,所以此时企业对技术进步并不是那么渴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以劳动力成本为代表的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升,使得技术进步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丰裕到开始稀缺的变化,将会极大地促进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因而势在必行

因此,市场需求规模大无疑会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力度,但不一定会促使企业进行技术自主创新的活动,相反会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替代国内的技术自主创新,我国每年大规模地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如果一国的市场无法承担起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则自主创新也必然无法化为创新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自主创新也必然无法实现。可见,从需求拉动到激活企业真正愿意进行技术自主创新之间,仍有一个重要环节,或者说,我们的庞大市场需求只是拉动了对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却没有有力推动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尽管国内外市场需求庞大,对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拉动潜力,但是中国的自主创新动力却被抑制住了。因此,中国企业长期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即存在着创新的“动力缺口”。

(www.xing528.com)

图6.2 改进的Schoomkler需求拉动发明模型

资料来源:Roy Rothwell &Walter Zegveld(1985),p.62

“以市场换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技术进步方式的路径依赖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影响。

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仍很强。对于通常的技术进步而言,市场需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两种,一种是以Schoomkler的需求拉动发明模型为基础,市场需求引起对新技术的强劲需求,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由于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在满足国内外需求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生产产量的提高和生产结构的提高,而技术引进对技术发明和创新只有很弱的影响力,因此中国长期形成的技术进步路径依赖抑制了自主创新的动力。已有的研究表明,技术引进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远小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另一种是“社会需要—资源”(N—R)关系作用模式,当社会需求(Need)与社会资源(Resource)之间出现矛盾或瓶颈,而现有社会资源又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就将为技术创新提供巨大的动力。但是,中国的劳动力、环境等要素存在着扭曲现象,因而抑制了以N—R模式所概括的技术创新动力。可见,中国传统的以不计成本的要素投入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路径依赖,对中国的自主创新动力具有内在的抑制作用,这也许就是技术引进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

2.经济发展阶段本身的规律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作为理论前提,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将国家经济发展分为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通常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个阶段则是经济上的转折点,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在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忽视环保、廉价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和投资导向阶段(即靠大规模投资支撑经济发展),企业可以轻易获取廉价生产要素或大量生产订单,创新意识普遍不强,这两个阶段是创新不活跃期,此阶段发展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很难产生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只有当国家经济转向或处于创新导向阶段时,大规模的企业创新才会出现,这个阶段是创新活跃期。

但是,产业升级的过程往往也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增加的过程。当一个企业离最先进科技越来越近的时候,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因此对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自主研发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一个风险既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风险规避的投资者会依据风险的来源将企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分为三种:技术创新风险、产品创新风险、企业家管理才能风险。当企业处在初级水平的发展阶段时,企业倾向于引进成熟的技术,以生产出成熟的产品。而当发展到更高水平时,企业就需要生产新产品、发明新技术并开拓新市场,这时企业将会面临技术开发和市场是否成熟的风险。因此,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企业是否要进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受经济发展本身规律的影响,中国在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和投资导向阶段的创新活动非常少。前两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抑制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动力。当前,中国正处于由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过渡的时期。一方面,依靠投资驱动发展的弊端积累得越来越多,因此创新的阻力非常大。在新的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还没完全建立之前,旧的发展体制会对新的发展方式具有遏制作用,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迭也都是如此。

3.市场需求结构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影响。

市场需求的结构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较低的时候,其对一种产品的品质要求并不够,可能仅仅适用就可以了。但是,当一国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的时候,其对同一种产品品质的要求会相应地提高。因此,中国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梯次上升的。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产品品质要求,市场对企业提出了创新的要求。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从改革开放开始,这种对消费品品质的追求是紧随发达国家的,只要发达国家有能够满足相似需求的技术,国内企业就可以通过引进和模仿、改进来实现,直到国内消费者与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足够接近而无法再通过引进来实现创新的时候,才能对国内企业形成巨大的创新动力。许多在中国被视为奢侈品的商品,其实在外国已经是非常常见的消费品了,这也反映出了市场需求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消除,如果一直依靠引进和模仿的跟随方式来解决,就会对自主创新的动力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市场需求既包括产品市场的需求,也包括要素市场的需求。为获得和积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资金,中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一种创汇经济,不但要求各类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维持自身的外汇平衡,而且尽可能地要求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在技术短期内难以进步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出口商品在国(境)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只能尽可能地降低商品生产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维持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以及实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以实现每年制定的经济总量增长率为目标的,而不是以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为目标的,引进外资成了经济增长的工具,而不是为了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正如2012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第12届中国经济论坛上所说:“我们可能不缺资金,可能不缺人才,关键是要寻找创新的动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要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拓宽创新的视野。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内容。只有这些创新的要素完美结合,才能够做到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