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时起就一直将成为技术强国作为自身不懈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科技基础几乎一片空白,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技术进步基本上都是以技术引进为起点,呈现出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具有的“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路径特征,这是我们在分析中国技术进步政策时所要认识的基本国情。
创新之所以极其重要,是因为创新具有蝴蝶效应。在某一个时点一次看似偶然的细小革新,都有可能引发市场的巨大反应,从而关系到一家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的兴衰,最终会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世界经济史上历次科技革命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以及因此而改变的世界经济格局就是最好例证。那么,在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是什么因素抑制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术界已从资金投入、科技体制、市场机制甚至文化传统等多个角度进行过探讨,得出不少有价值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既有各个时期不同现实条件的羁绊,也有各种政策效果交织而成的历史成因。其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市场换技术”方针,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抑制性作用尤其需要引起注意。(www.xing528.com)
在“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实施过程中,正是长期以来一些政策措施的综合影响,抑制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养成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惰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外需市场、外国资金和外企技术的依赖,“以市场换技术”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因素因此又增添了开放宏观经济条件下的复杂特性。为此,本章首先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悖论入手,反思其出现的技术根源。然后将自主创新的必备要件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政策、外资政策和发展战略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将“以市场换技术”对自主创新的抑制性因素归纳为三类:创新动力方面的抑制性因素、创新能力方面的抑制性因素和创新合力方面的抑制性因素。最后,在深入分析中国自主创新抑制性因素的突出特点之后,提出了消除自主创新抑制性因素的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