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至1978年,中国逐渐形成“洋跃进”的局面,国家制定各种高指标以达到高速发展经济的目的。1976年l2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决定到1980年时全国要有三分之一的县建成大寨县,并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1977年7月,国务院向各部门、各地区转发《关于1977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指出上半年经济的恢复标志着“国民经济新的跃进局面正在出现”。正是对形势的这种过于乐观的估计,导致各部门、各地区纷纷提出新的“跃进”计划。为了实现经济建设的这些“跃进”目标,当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同志认为,仅仅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不行,要利用国外资金,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4]。
1978年2月,党中央批准由国家计委汇总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一九七八年引进新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计划的报告》,计划接下来8年要引进68个到69个大型成套设备项目,揭开第三次成套设备引进的序幕。引进分为两批,其中第一批1978年成交45个项目,用汇60亿美元,第二批1979年、1980年成交23~24个项目,用汇80亿美元。两批大型成套设备项目,连同材料、单机和技术专利,共需外汇180亿美元,再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总投资需要1300亿元[5]。但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为逆差11.4亿美元,外汇储备1.67亿美元,财政结余仅10.17亿元,因此引进计划总投资与外汇均远超国力特别是外汇支付能力。另外,计划引进的这些项目中大部分是耗能大的钢铁、化工项目,煤、电、油的项目少,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更少,引进的制度技术与技术专利也少。有的引进项目,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没有就国内的能源、原料供应、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引进后出现种种问题,没有发挥预期的经济效果,反而加重了国家的财力负担,加剧了比例失衡状况。从1979年初开始,财政、外汇和重要物资的供应困难日趋严重,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比1961—1962年严重得多”[6],因此1979年4月以后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www.xing528.com)
由于指导思想急躁冒进、引进方式单一、外汇压力极大,“洋跃进”背景下的技术引进导致了技术引进效率低下,从上到下都反响强烈。如何解决“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将经济建设中急需的先进技术引进来,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突破资金不足的制约,这个时期中国一些地方在以现汇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同时,还采取对外加工、装配和补偿贸易等“三来一补”的方式,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生产和增加外汇收入。虽然“三来一补”对缓解引进技术的资金与外汇压力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三来一补”企业技术水平低,外国比较关键的先进技术也不一定愿意转让,因而未能真正弥补国家经济建设的“技术缺口”。那么有没有一种可以在解决“资金缺口”“外汇缺口”和“技术缺口”之间达到平衡、又能提高外商转让技术积极性的技术引进方式呢?这个问题成为“以市场换技术”提出的国内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