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乡镇工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乡镇工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的工业化需要通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来实现。其二,从乡村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三,从城乡工业联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培育农村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城乡市场的对接,逐步壮大农村工业企业、中介服务等非农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吸引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向乡村地区扩散,带动乡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加快乡镇工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第六、第七章对国内外乡村-城镇转型演进路径的分析,可以发现,非农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城镇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当前推进乡村-城镇转型,必然要加快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发展主要是以乡村工业化为主导的乡村产业结构多元化演进过程。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往往将工业化界定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或者说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的过程。这种概念的实质是“唯城市、唯工业”的工业化,忽视了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尤其是农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内在联系,弱化了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用这种理论制定发展政策,实践上容易导致对农业及基础设施部门的轻视,其结果往往造成农业和农村发展停滞、城市过度膨胀、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扩大。同时,这种概念虽然强调经济结构变化是工业化的核心,但并没指出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重要性和结构变化的方向,也忽视了工业化的非产业内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教授曾指出,现代经济增长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将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即“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化的过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转移,即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过程;二是资源在地域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表现为资源从广大分散的乡村地区向城镇空间的集聚,即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其核心在于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研究员(2007)认为,现代中国农村工业化可被概括为四种模式:一是农民外出打工参与工业化;二是地方发展乡镇企业,参与工业化;三是随着城镇和工业区的扩展,毗邻的乡村人口不断融入城镇;四是完全不靠进城,而直接参与市场化过程。本文认为,工业化应该是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一种同步推进的过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互动互补关系,工业化应该成为促进乡村-城镇转型的主要路径。

自2005年国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以来,乡村地区,尤其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加之近年来大城市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许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此外,为解决不断升温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政府以各种优惠政策激励大学生到乡村地区去创业、就业,为推进乡村-城镇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乡镇工业发展中人才短缺、技术薄弱等缺陷,为乡镇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按照国外、国内一些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乡村-城镇转型,乡村的工业化是其主要经济支撑。乡村的工业化需要通过大力发展乡镇(包括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工业来实现。乡村工业化的根本目的是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型。发展乡镇工业的关键是根据城乡不同的资源技术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因为城乡工业产业结构的同构性和产品的同质性造成的不必要的过度竞争,促进城乡在主导产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互为补充,协调发展。[11]

其一,制定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合理分工。首先,从城市工业发展角度看,由于城市工业企业在设备、技术、管理、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比起农村工业企业更具有优势,因此在产业选择上,应重点发展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及能源化工、钢铁和交通运输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推进低技术含量的消费品生产向高技术含量的生产领域,努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其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来推进区域工业、产业升级。我国在机械电子仪器仪表、航空、航天、兵器、农业等方面都已建立了重要科研生产基地,特别是在空间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研发领域的在国际技术竞争中已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www.xing528.com)

其二,从乡村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乡镇工业企业除了在劳动力资源和农业资源有比较优势之外,与城市工业企业相比较,乡镇工业的生产装备、资本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劳动力整体素质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企业相比,因此,乡镇工业只有立足于乡村的资源条件,着重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一方面要实施绿色开发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环保健康的产品为准则,大力推进以特色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发展,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努力研发新技术,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支持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能源优势,力争实现资源、能源的就地转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摆脱以往粗放型发展模式,以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还可以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成本优势,充分挖掘民间特色工艺,发展与城市工业相配套的各种轻工业,如陶艺纺织、柳编等。

其三,从城乡工业联合的角度出发。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关键要加强乡村区域市场体系的培育,一方面,要加快乡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促使乡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特色产品市场的培育,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市场环境。通过培育农村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城乡市场的对接,逐步壮大农村工业企业、中介服务等非农产业的发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扩大投资范围,构筑农村市场体系发育的基础条件。政府积极引导、服务城乡之间开展如农贸洽谈、特色产品展销、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一方面,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吸引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向乡村地区扩散,带动乡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积极与城市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科研生产联合、技术承包、咨询服务、委托人才培训等合作关系,促进农村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城乡各种类型的经济联合组织的成长,为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提供中介服务。总之,力争形成城乡工业的合理布局,实现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农村支援城市,城市帮助农村的经济良性互动,促进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