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农村,经济形态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多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依然靠农业。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的国家必然是贫困的。”[1]因此,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我国推进乡村-城镇转型基本路径之一。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之所以停滞落后,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投资收益太低,对储蓄和投资没有足够的刺激。[2]
从这种思路出发,舒尔茨认为,只增加传统要素的投入或对传统农业时代使用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不能使农业的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提高,充其量也只能有很小的增长机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业部门不能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来源的关键,在于给予农业投资以平等的获利机会(郭建雄,2003)。“在欠发达国家中间,把农业看作是经济活动的一种低级形式,已十分流行;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歧视的共同压力之下,农业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计划中的薄弱环节。它们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在给农业以平等经济待遇的条件下其潜在的经济贡献。”[3]“如果农业中得到的收益率等于或高于其他经济机会的收益率,那么就意味着,就每个单位的投资而言,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等或更大一些。”[4]即要把农业改造成为能为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产业,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农业投资激励的问题,即必须使农业投资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报。那么如何才能使对农业的投资有较高的回报呢?关键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这种低成本的新生产要素在哪里呢?舒尔茨指出,新生产要素的新特之处,实际上就是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化。“特殊新生产要素现在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子里。”“一种技术总是体现在某些特定的生产要素之中,因此,为了引进一种新技术,就必须采用一套与过去使用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的生产要素。”[5]第二,新要素为什么可以成为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增长的源泉呢?这是因为,新生产要素比传统要素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或者说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这样,就使得单位产出的投资成本比重下降,从而使对新的现代生产要素的投资比对传统要素的投资更为合算。舒尔茨反复论证了新的现代生产要素高收益率的特征。“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必须能够得到现代的投入——机械、杀虫剂、化肥和其他东西。……从这些新式农业投入中能够获得的收益是很大的。”[6]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最近几十年在许多国家里农业生产的增加显然是巨大的。这些增加表明农民对新经济机会的反应。一般来说,这些机会既不是来自可以定居的新开发的农用土地,也不是主要来自农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这些机会主要来自更高产的农业要素。”[7]在美国,农业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变化而引起的要素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产出的增长有多少来自增加的土地、劳动和‘传统’的可再生资本?就美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来看,绝大部分(约4/5)来自‘国民效率的改善’,只有大约1/5来自增加的传统形式资源的投入。”[8]搞清楚了隐含在技术变化中的新的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也就基本弄清楚了。
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就是要把停滞、贫穷、落后的农业部门,转变为可以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部门。要实现由长期停滞到快速增长的转变,唯有用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要素去替代已耗尽有利性的传统要素。因此,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业技术进步,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和根本出路。这与其说是对农业增长要素的讨论,倒不如说是对农业投资观念的改变。在这个意义上,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而言,农业增长能力低,根源是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加快农业增长的关键是给农业以平等获利机会,大幅度增加农业的投入。[9]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农业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型化的限制;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使农业投入低回报。因此,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必然要求相应的制度创新与激励结构的优化。依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加快我国传统农业改造的基本途径创新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对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在本章的第五部分将作进一步分析。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建设包括水利设施、道路桥梁、邮电通信、仓储运输等项目。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对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完善的农业基本设施有利于新型高产良种的使用。一般来讲,新品种的使用既需要化肥、薄膜和土壤等要素的配合,也需要便利的灌溉设施,若灌溉设施等基本建设都很完善,新型高产良种的使用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其次,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天旱雨涝,农业种植产出就会大幅减少甚至颗粒无收。如果有完善的灌溉和排洪设施,就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旱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再次,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和销售的成本支出。道路桥梁等的建设能够降低运输成本,仓库建设可以防止农作物腐烂变质,降低农产品的损耗,即相当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最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迅速传播和推广市场信息及新技术知识。农村电视、邮电通信网络的建立能使农民更容易获得产品市场行情和新技术信息,使农民对农业生产、销售做出更好的选择。(www.xing528.com)
其二,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教育。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对农业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等问题做了系统的开创性的分析。他认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新技术的采用。但前提是必须首先有新技术发明出来,然后加以推广,最后由农民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去。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少了其中一个环节,新技术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舒尔茨把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作为新技术的供给,把在农业实验站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在农业推广站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新技术的供给者。没有新技术的发明和传播,新技术应用就无从谈起,因此,他把新技术的供给看作是农业增长的首要条件。但是,由于新技术的供给成本较大,而供给者能获得的直接收益小,私人投资者一般不愿意涉足这个行业。考虑到它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政府和非营利机构承担新技术供给的任务是必要的。
其三,加强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新技术研发出来后要用到实践中去,还会受到农民掌握新技术能力的约束。舒尔茨指出:“迅速的持续的增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的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核心知识,从而能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10]对农民进行投资需要在农村创办基础学校和农业技术学校,对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培训,需要政府在物质上和师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只有在国家重视农民教育的时候,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迅速提高。
总的来说,加快传统农业改造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产业非农化。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是农业总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平均水平为80%。因此,必须运用工业生产手段及其技术设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地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升级步伐,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农村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必须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农副产品加工规模的扩张。技术的进步将对农业产业化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工一体化等新型生产组织逐步形成,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工业化向农业技术、资金、产品的渗透,必然引发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走向其他产业,从而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提高农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本出路是要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而且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分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