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靠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发展推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温州农民积极突破了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旧体制的束缚,不失时机地抓住商品市场供给不足的机遇,依靠农民自筹资金,自主创办家庭工业,从前店后场、下店上厂的手工作坊到各类专业市场的开辟,转向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随着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快速发展,吸引了人口与各种社会资源向小城镇的转移与集聚,人口的集聚带动餐饮、住宿以及交通运输等配套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聚集、辐射效应不断增强。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建设资金。温州的成功关键在于温州人能够很好地利用市场机制。在乡村-城镇转型的进程中,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方针,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加快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县龙港镇就是运用市场机制吸收广大农民集资建设的成果。1984年,龙港镇农民在政府的鼓励和市场利益激励下,以自理口粮、自谋职业、自建住房的形式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开店办厂。镇政府通过收取税收、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土地使用费等途径来解决建设资金的困难。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0年,龙港镇的建设中有20多亿元的资金来自集体、个人的投入。与此同时,温州的其他村镇也学习龙港经验以同样的办法解决了城镇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世纪之交,温州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100多亿元资金中,只有10%来源于国家投资,其他70%来源于农民集资,20%来源于集体投资。(www.xing528.com)
(3)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推进乡村-城镇转型。可以说,城镇经济是温州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支撑。温州缺乏国有大工业,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辐射力有限。推进温州乡村-城镇转型只能依靠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经济转型以来,温州农村主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性块状经济,而城镇经济则是这一区域块状经济的龙头与中心,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产业集群效应”。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因为它很好地利用了分工的原理(曹钢,2009)。城镇经济上联大中城市,下联农村区域,是农村区域接受城市经济辐射的中转站,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城乡互动发展的枢纽。30多年的实践证明,城镇经济成为温州经济中发展最快、后劲最足、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它占据温州经济总量的8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测评,在全国“千强镇”的排名中,温州就占32席,其中有4个镇(柳市、瓯北、龙港、塘下)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百亿元。柳市镇在全国“千强镇”中排名21位。[7]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004年非农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9.7%。2004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02元,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211%,比1978年的113.5元增长54.7倍。在农民收入增长结构中,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上升到2004年的59%。[8]呈现以非农产业收入为主导、农业收入为辅助的增长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