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南模式下的乡村-城镇转型与经济结构变化

苏南模式下的乡村-城镇转型与经济结构变化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苏南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江阴市为例,来说明苏南乡村-城镇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率先实现了全面的乡村-城镇转型,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和乡村发展成功的典范。其一,江阴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江阴乡村-城镇转型过程是典型苏南模式演变过程,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而且有效地带动了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

苏南模式下的乡村-城镇转型与经济结构变化

本文以“苏南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江阴市为例,来说明苏南乡村-城镇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江阴是长江下游新兴的滨江港口和交通枢纽县级市,有“海头江尾”之称,总面积987.5平方公里,2009年年底,总人口120.35万,下辖11个镇、6个街道、243个村委员会和10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全国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生产总值。率先实现了全面的乡村-城镇转型,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和乡村发展成功的典范。江阴乡村-城镇转型的大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乡村工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强劲崛起,快速推进了乡村-城镇转型的进程,江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以及乡村居民的收入构成的变化情况,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

其一,江阴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江阴乡村-城镇转型过程是典型苏南模式演变过程,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而且有效地带动了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1978年时三次产业构成为26.27∶55.05∶18.68。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工业的发展、产业的升级,尤其是进入21世纪,工业企业的产值持续快速增长,较大地改变了三次产业结构。从1985年时的17.95∶67.62∶14.43,到1992年时的9.33∶66.37∶24.23,发展为1999年时的3.74∶60.76∶35.5。

从江阴市历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绝对产值虽然稳中有升,但其所占比重却在下降,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显著下降,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为2.04%,2009年第一产业比重仅为1.7%。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如图7-2所示。

图7-2 1978—2009年江阴市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于江阴市统计局1978—2010年《江阴市统计年鉴》。)

其二,乡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江阴的乡镇企业是典型的小作坊式简单加工企业,厂房设备简易。大量农民仍以农业为主,只有少部分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农民仍然以传统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农业所占的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大的变化。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一部分农民开始脱离农业,但农村仍然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依然作为农民的主要就业途径。9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等各类工业企业的产业升级,使农民坚定了由农转为非农的信心,大量农民逐步彻底脱离了农业,转变为产业工人。同时,第二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使得农民从农转为非农。在工农业比较利益的诱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家庭式的小规模农业经营转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就业,促进了农业向农业经营大户和农业公司的集中,从而为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扭转了传统农业的低效率状态。(www.xing528.com)

其三,乡村-城镇转型中农民收入的变化。江阴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依然较低,197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3元。80年代至90年代初,随着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1984年的镇属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国有企业,同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到618元,高于1983年近200元,1992年增加到2077元。90年代中后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1999年时达到5418元,是90年代初的近30倍。农民的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江阴农民人均收入情况变化如图7-3所示。

图7-3 1978—2009年江阴市农民人均收入情况变化

(资料来源于江阴市统计局1978—2010年《江阴市统计年鉴》。)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是江阴市乡村-城镇转型的奠基阶段,那么20世纪90年代至今则是江阴市乡村城镇转型的跨越发展阶段,在这20多年间,江阴市的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高度化,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纯农民”在乡村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小了,在2006年,江阴市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已经基本淡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初具雏形,面对未来,江阴市又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新目标。[4]

其四,乡村-城镇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乡镇企业的兴起,成为苏南自下而上城市化的直接动力。由乡镇企业的推动,带动了农民的“造镇运动”,实现了农业、乡村和农民的非农转化。乡镇企业的成功转型,进一步实现了农业、乡村和农民的非农转化,改变了乡村的经济结构,极大地提高了乡村的人均收入。由乡镇企业推动的开发区开发建设,带动了苏南乡村-城镇转型模式由“乡村推动型(内生型)”向“外资推动型(外生型)”的转变。苏南人紧紧抓住开发区建设这一契机,把园区规划和城镇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三集中”[5]战略的实施,又充分发挥了资源和经济的集中、集聚、集约的效果,大大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工业集聚集群发展的水平。

以江阴市新桥镇为例,新桥镇2000年开始投巨资对城镇建设进行高起点规划,首次将全镇划分为商贸居住、生态保护和工业园区三个功能区,全面实施“三集中”的新型小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了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空间和功能载体。目前镇上聚集120多家工业企业,培育出了世界最大的毛纺企业江苏阳光集团和位列世界毛纺十强的海澜集团以及亚洲最大的纺织空调除尘企业江阴精亚集团;拥有江苏阳光、四环生物、凯诺科技等三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经营集约的发展格局。2009年,全镇实现GDP75.7亿元,属地工商业开票销售201亿元,同比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51.8%,一般预算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8.1%,人均GDP达4.5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9800元。新桥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共建共享”理念,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置业环境,让人民共享幸福生活;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形成了以毛纺服装为龙头,生物医药、生态农林、房产开发、热能电力冶金机械等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新格局;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步伐,全镇90%的农田实现了规模经营,初步形成了以阳光生态农林为主体,海澜农庄、海馨园艺、神龙生态为辅翼的万亩生态观光带,一、三产业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向城镇转型,倾力打造欧洲小镇,致力实现均衡发展,全力建设幸福新桥,已经建成新桥花园、康宁小区、蕾下花园等100多万平方米的高档安置小区,所有自然村全部完成拆迁,搬迁8000户农民,土地得以更加充分的利用。现代化学校、图书馆、体育场等大批公共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新桥镇是苏南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型的类型之一。苏南许多小城镇因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的不同,或是依托中心城市,或是依托开发区,走上不同的城市化道路。[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