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以马恩的城镇化思想及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乡村-城镇转型的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
乡村-城镇转型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转换在乡村-城镇转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按照三次产业在推动乡村-城镇转型发展中的逻辑顺序,我们可以将产业结构转换产生的乡村-城镇转型动力分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形成的初始动力、农村工业化发展形成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后续动力。根据杨小凯的新型古典经济学框架,对产业结构转换中分工的深化提出两个命题:一是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和分工的深化,开始出现农业与工业的分离,农村工业得到发展,随着分工不断演进,农村工业内部也将出现分工,从而出现工业集聚,而这正是实现乡村-城镇转型的根本动力;二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而第三产业的兴起又可以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从而为乡村-城镇转型提供后续动力。并进一步提出影响乡村-城镇转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禀赋、技术变迁和制度安排。
【注释】
[1]何磊、曹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镇化思想及启示》,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第5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4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00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3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4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6页。(www.xing528.com)
[9]《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9页。
[10]《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873页。
[12]季任钧、安树伟、母爱英、景普秋:《中国沿海地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8页。
[1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4页。
[14]罗伯特·D.史蒂文斯:《农业发展原理——经济理论和实证》,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15]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16]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17]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18]陈可、顾乃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载《南方经济》,2002年第4期,第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