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有乡村-城镇转型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现有乡村-城镇转型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现有的关于乡村-城镇转型的具体研究来看,关注的多是地域乡村-城镇转型的个性特点,而对乡村-城镇转型的共同规律重视不够,个案的经验总结多,共性的理论研究少。现有的乡村-城镇转型研究多局限于乡村-城镇转型的现状特征,较少揭示乡村-城镇转型路径的动态演进过程。[24]马昂主:《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联系——研究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载《经济地理》1993年第5期,第6-9页。

现有乡村-城镇转型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纵观现有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城乡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从经济结构转变视角研究城市和乡村发展的理论成果,有从空间结构转变研究乡村-城镇转型的理论成果,有对乡村-城镇转型的动力机制、主要模式等问题进行分析的理论成果,也有一部分对具体区域乡村-城镇转型的个案研究。但总的来看,现有的关于乡村-城镇转型的理论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就西方学者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来看,它们多是在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问题并不明显的条件下创立的,且一般把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研究,这对发展中国家协调城乡关系的针对性明显不足。同时,西方城市发展观和增长正统论(即主张优先发展制造业实现都市化)一直占据研究主流,导致理论界的诸多研究,都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城乡规划、发展、布局问题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进步问题,没有将城乡关系纳入一个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分析框架,没有跳出城市并站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研究城乡关系及乡村的发展。

(2)就现有的关于乡村-城镇转型的具体研究来看,关注的多是地域乡村-城镇转型的个性特点,而对乡村-城镇转型的共同规律重视不够,个案的经验总结多,共性的理论研究少。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对乡村-城镇转型的演进规律认识不清,过分强调地域发展的差异性,而难以对各种经验模式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借鉴,过分推崇某一特定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转型模式和路径,削弱了路径研究对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宏观指导作用。

(3)现有的乡村-城镇转型研究多局限于乡村-城镇转型的现状特征,较少揭示乡村-城镇转型路径的动态演进过程。多以静态的方式,而不是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判断和选择乡村-城镇转型的路径。乡村-城镇转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内容特征、动力机制是不断变化的,由此所决定的乡村-城镇转型的路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现有的研究对乡村-城镇转型动态演进过程及其路径的选择重视不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指引乡村-城镇转型的未来方向。

【注释】

[1]《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1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2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9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3页。

[16]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页。

[17]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1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19]淮建峰:《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综述》,载《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4期,第205页。

[20]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www.xing528.com)

[21]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22]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23]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24]马昂主:《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联系——研究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载《经济地理》1993年第5期,第6-9页。

[25]Ginsburg N.,Koppel B.and MeGee T.G.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1,pp.47-70.

[26]鄢洪斌、袁媛:《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理论及其启示》,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7期,第79页。

[27]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载《经济地理》2006年第3期,第32页。

[28]Harriss John.Rural Development.Theories of Peasant Economy and Agrarian Change.London:Hutchison,1982,pp.94-116.

[29]Harriss John.Rural Development.Theories of Peasant Economy and Agrarian Change.London:Hutchison,1982),pp.94-116.

[30]Rondinelli D.A.Applied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Policy(Boulder:Westview,1985),pp.134-135.

[31]StohrW.B.,Taylor.Development from Above or Below?The Dialectics of Regional Plan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hiehester:Wiley,1981),pp.9-26.

[32]陈晓华:《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33]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34]李仁贵、张健生:《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价》,载《经济评论》1996年第3期,第67页。

[35]Kathryn Scott,Julie Park and Chris Cocklin.From“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to“Social Sustainability”:Giving Voice to Div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y.New Zealand,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2000):446.

[36]Seamus Grimes.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2000):13.

[37]Michael Roche.Rural Geography:a Stock Tally of2002.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6(2003):786.

[38]李梦白:《社会学与我国城市发展问题》,载《社会学与现代化》1984年第1期,第98页。

[39]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载《地理学报》1997年第4期,第365页。

[40]冯健、张小林:《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研究》,载《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3期,第222页。

[41]许学强等:《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42]朱宇:《城市化的二元分析框架与我国乡村城市化研究》,载《人口研究》2001年第3期,第53-57页。

[43]季任钧等:《中国沿海地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2-46页。

[44]陈万灵:《农村社区变迁——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实证考察》,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