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前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毛泽东在1956年4月撰写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论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协调农轻重的关系,并提出只有重视农业、轻工业,才能最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这一时期,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影响下,国内学者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农业哺育工业”的政策方面,这一时期的主流观点显然是为通过剥夺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积累资金进行论证的,虽然这一时期的政策主张对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工业化的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使得农业、农村失血过多,发展缓慢。另外,1958年“户籍登记条例”的施行,使城乡关系进一步分化,城乡矛盾开始逐步积累,但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城乡关系问题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城市与乡村的分离与对立。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同时也推动了以农村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工业化的异军突起。自此,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开始日益凸显,理论界和决策层也逐步认识到城乡隔离问题的严重性。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纷纷开始关注城乡关系问题,并对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展开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容、目标、特征、动力机制、规划实施等方面。经济学领域主要从城乡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角度,对城乡协调的动力机制和城乡市场建设,以及推行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还是实施自上而下式的城市广域化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代表性著作有: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纂的《城乡改革实践的思考》,重点讨论了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企业机制入手,分析了温州的改革实践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骆子程撰写《城乡经济结合战略》一书中,以河南省为案例,探讨了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内容,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1994撰写的第3号国情报告《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城乡矛盾的特殊性、演变过程、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后果。
20世纪末期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这一时期对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把握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与特点,中国城乡分割体制形成的原因及改制的现实困境。主要观点有: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办法是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城乡一体化应是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互相依赖,城乡差别很小,各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过程。代表性著作有:1996年,周叔莲、郭克莎、金暗等学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陈吉元、韩俊等的《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在1998年撰写的调研报告《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等。(www.xing528.com)
21世纪以来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思路与途径等问题展开,特别是针对中国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机制创新及其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任务、对策进行了系统性综合研究。代表性人物有:洪银兴、周立群等从工业反哺农业的角度来研究;纪宝成等研究了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一是农业不能市场化,但不能说不需要市场。二是农业企业化的模式。主要观点有:要以改变“城乡两策,重城抑乡”的思路,当前的发展要优先考虑农村,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走向城乡统一的大循环、大系统,要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城乡资源共享、双赢共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