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我们来讲一个商业上最基础的概念——产品。
在本书中,产品力的定义,是打造或筛选私域产品的能力。这里有个关键词“私域产品”,它的定义后面我会写到。
产品力也是私域资产核心公式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业内还有这样一句话:“产品是1,营销是0。”这句话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说的,产品的重要性从这句话中可见一斑。
营销学当中,有一个极其经典的4P理论,是杰罗姆·麦卡锡在1960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基础营销学》(Basic Marketing)中提出来的。六十多年前的理论现在依然适用,因为太经典了。
麦卡锡把企业的营销归结为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根据这个理论,一次成功、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就是把适当的产品以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促销推广手段,投放到适当的渠道的行为。
而我们的私域五力模型,其实就是因为基础设施发生新的变革,使得我们可以在新的“渠道”——私域场景中,持续把产品通过运营要素投放给潜在客户。
所以,产品能力是私域模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缺少了产品力的私域资产不能构成闭环。没有产品,何来付费?你的私域就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
在这点上,我有过切身的体会。2014年,我在连续失败六次后再次毅然决然投身创业,并且开始做私域的前两站——贸大校友汇和思享空间。这时候的我就没有想清楚要什么产品,产品力为零,当时就想着先把流量搞起来再说。结果流量做得红红火火,可是一直没有适合的产品,导致折腾了很久没有任何变现,最终放弃。
所以在本章中,我从自己踩坑的经验出发,提炼了关于产品的六个重要认知。
说到产品、产品能力,大家可能最开始联想到的是互联网产品经理。的确,产品经理这个词特别火,微信之父张小龙也被誉为产品经理之神。当我们在讨论私域场景下的产品能力时,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
产品其实是一项非常宽泛的概念。iPhone是产品,搜狗输入法也是产品;汽车是产品,“懂车帝”是产品;英语课程是产品,潘多拉英语App也是一款产品。这些都是产品,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一部分是私域场景下的产品,我称之为“私域产品”。
比如刚提到的搜狗输入法,这个产品不面向C端收费,其商业模式不适合做私域。还有“懂车帝”,这是一款App,也不属于私域场景下的产品,但靠私域朋友圈卖车,这就是私域场景下非常好的产品。
所以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下,本章我们提到的产品和产品力,均指的是私域场景下的产品,也就是私域产品。这类产品与互联网App产品、软件产品不同,更多属于“商品”,包括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
实物商品很好理解,比如汽车、燕窝、化妆品、护肤品等。虚拟商品则有不同的类型,比如课程、圈子、服务、保险等。
这是第一点认知。因此,我们的产品力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产品能力不同。我们主要聚焦在为客户提供“私域产品”。这里的产品更多指的是“商品”。
刚刚说到,私域产品主要是以“商品”为主,那么,所有“商品”都适合来做私域吗?
当然不是。
本书开篇,我们提到私域的本质是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需要通过精细化运营来实现。这个精细化的成本很高,而一些商品的模式本身无法支撑起精细化运营。
所以,我总结能做私域的产品,必须至少满足以下两个关键词中的一个:高客单价和高复购率。
第一个词:高客单价。“豪车毒”就是典型中的典型,9个人一年创造15亿元的流水,为什么这么高?因为豪车一单就是几百万元。15亿元,按照单次200万元来算,只要一年有750台车,就可以达到这个收入。如果按照10%的毛利,一年就是1.5亿元。有这个钱,别说9个人做精细化运营,90个人都养得起!
保险类产品也属于高客单价的典型,有很多视频号博主就是保险公司的销售团队负责人,高端寿险类产品一单也价格不菲。
类似的高客单产品还有教育培训类产品。这种高单价产品的转化周期都很长,也需要精细化地去运营,尤其适合私域,或者说必须在私域做。
第二个词:高复购率。如果客单价不高,但是消费频率很高,其实也适合做私域。美妆就属于这种类型,比如完美日记。还有特别火的社区团购,把小区的邻里都加了个遍,虽然客单价不高,但是很多人天天都会买菜。这种高复购率的产品,有一些现在通过私域做出了新的增长曲线。
以上两种产品,本质上LTV比较高。
如果你现在做的是如剪刀、打火机这种主要靠货架渠道的产品,低客单价、低复购率,LTV不高,就不建议做私域。但如果你的商品高客单价或者高复购率,请不要犹豫,立马把私域做起来!
刚刚我们讲到,高客单价或者高复购率是一个产品能够做私域的基本条件。其实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六个基本指标。就好比抖音算法判断一个视频是否值得推荐,也会考虑六个指标:完播率、点赞率、转发率、评论率、下载率和复播率。
一个产品的六个基本指标,是两个数字和四个比率。两个数字指的是潜在客户数、客单价;四个比率指的是转化率、复购率、转介绍率和毛利润率。
这六个指标,我来逐个简单解释一下。
潜在客户数指的是这个产品预期市场有多大,会有多少人愿意购买。
客单价指的是单次消费的价格。
转化率一般指的是接触到产品的客户中转化为付费客户的比率。
复购率指同一个客户付费后,后续再次消费的次数。
转介绍率指一个客户后续会介绍多少客户来购买。
毛利润率的定义不一,一般指的是这个产品的售价减去成本。如果是教育类虚拟产品,那么要减去的是履约成本,包括教材、老师成本、班主任工资等,也就是完成产品交付所需要的成本。
刚刚我们讲到的高客单价和高复购率,对应的就是其中的两个指标——客单价和复购率。
对一个产品来说,当被推向市场的那一刻,这六个指标就基本确定了,也就是一定会有六个基本确定的指标。这是客观存在并且短期内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指标,除非对产品做调整,或者考虑中长期的情形,其可能随着产品口碑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接受商业训练的结果,就是可以更好地去预测它们。
好的产品,一定是这六个指标越高越好,也就是潜在客户数多,客单价高,转化率、复购率、转介绍率都高,同时毛利润率高。
但能做到大满贯的产品极少,能够满足五个指标就已经很了不起。比如白酒、香烟、茶叶、豪车、美妆护肤产品等。
我们做任何一个产品,其实都是围绕这六个数字做设计和取舍。
比如潜在客户数多的产品,一定竞争超级激烈,而且已经有行业龙头的存在,所以我们要从细分品类开始切入才有市场。
而客单价越高,转化率往往越低。不过奢侈品类除外——这种特殊的产品在经济学当中还专门有一个名词,叫“吉芬商品”(Giffen Goods)。但任何一个奢侈品品牌,比如爱马仕、LV等,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积累。
就成本固定的商品而言,客单价越低,转化率通常越高,但毛利润率也会相应降低,甚至可能变为负数,比如打价格战的时候,卖一单亏一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要做好取舍。
某位大佬曾经说过:最好的生意就是复购。有些产品天生复购高,而有些产品天生复购差,而复购率高的品类一定竞争极其激烈。
这里我们再用数据思维看一看。撇开潜在客户数,我们把另外五个指标列出来,可以用公式简单计算一个可以近似等同于产品力的指标,叫“单位新客毛利贡献”,也就是从一个新加到微信的潜在客户那里,你能够挣多少毛利。注意,这里不是客单价,而是毛利润,另外,不是这一个客户这一单的,而是这个客户终身产生外加转介绍的综合毛利。公式如下:(www.xing528.com)
单位新客毛利贡献
=
定价×转化率×(1+复购率)×(1+转介绍率)×毛利润率
下表是三个产品的例子:
这里,转化率的定义是加的微信潜在用户中最后成单的比率。复购率是付费用户在用户生命周期内发生再次下单行为的比率,比如,0.1的复购率指的是10个用户中再次下单的只有1个人。转介绍率是1个付费用户在用户生命周期内带来的新下单人数,比如,0.5的转介绍率指的就是平均2个用户会转介绍来1个新用户。
我们从上表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同样是加一个相对精准的新微信(我们教育行业的行话称之为Leads),卖剪刀加1个微信好友,毛利润是0.56元,卖豪车是360元,而卖面膜是18元。
这是一年的数字。如果一个优秀的私域运营月薪1万元,房租、水电、办公等综合成本折算为一年8万元,一年一共就是20万元的全部成本。我们按照理想状态来算,一个人可以维护4台手机,也就是4个微信号,一共20000个好友。那么如果是卖剪刀,1个私域运营一年要亏18.88万元;而卖豪车,1个人一年可以挣700万元;如果是卖面膜,一个人一年可以挣将近16万元。具体数据见下表。
当然,以上我只是举个例子。豪车和面膜也是最理想状态下的产出,大多数情况是没有那么多好友的。数字不一定绝对准确,但这是一个我们思考产品力的框架,一个私域产品的产品力一定包括这些指标,只不过你可能没有感知和认知到而已。
参考这个模型,我们做好产品转化,做好产品的复购,做好转介绍,以及提升毛利润率,就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利润。
上面的模型,如果豪车转化率能够提升一倍,那么单位人员的盈利也能翻倍。所以为什么在第五章要讲精细化运营——都是利润!
认知产品的六个指标,对于操盘手和IP而言非常重要,很多公司垮掉或者做不起来私域,就是账没有算好、算清楚。
产品是1,营销是0。
刚刚给你展示了各项产品指标。一定要记住,这些数字都是动态的。比如转介绍率,在产品刚刚上市时一定是最低的,因为转介绍的前提是用户认可,而那个时候都还没有用户体验过,谈何转介绍?又比如定价也会调整,有些产品会降价以提升转化率,但会伤害老用户,影响复购率和转介绍率;有些产品会涨价,短期会提升毛利润率,但长期会导致转化率下降。
这些指标也相互影响。比如说为了更高的毛利润率,把成本压得太狠,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表面上,毛利润率会提升,但是长期口碑下降,复购率、转介绍率和转化率都会下降,得不偿失。
再比如,如果产品不好,哪怕再好的广告、再好的运营、再好的IP定位,都只会加速产品的死亡。广告和营销只会影响一开始的转化率,如果产品真的很烂,退费率会激增,投诉率会激增,复购、转介绍都会很差,长期而言,转化率也会逐步下降。
切记,要长期主义。
在刚刚关于产品的六个基本指标当中,有两个指标特别重要,分别是复购率(Repurchase Rate)和转介绍率(Referral Rate)。这两个因子开头都是R,我创造了一个新的定义,叫R因子——
R因子=复购率+转介绍率
比如说,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是1年,每个客户在1年内的复购率是60%,转介绍率是50%。这意味着1个客户在1年内会有0.6个复购,并带来0.5个新增客户,也就是1年后,1个客户变成了1.1个客户。这里R因子就是1.1。
R因子高,就意味着哪怕我不投入新的市场费用来获取新的客户,只需要把现有的客户服务好,我的客群总数就会一直裂变增长。
我把R因子大于1的产品称为“高R产品”。如果我做的是高R产品,只要我服务好现有客户,我的客户总数就会不断增长,这是一种极其优质的商业模式。很多成瘾性的商品就是这种类型,比如香烟。中国法律规定,烟草是不许打广告的,但是中国的烟民每年都产出上万亿元的税收。香烟的留存率或复购率非常恐怖,而且转介绍率也极高,因为很容易出现一起聚集的场景。这就是高R产品。
据我了解,有一个付费社群也是从来不打广告,就靠着强内容和强运营,每年的付费用户数都在不断增长。这也是私域场景下的高R产品。
私域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提升用户续费和转介绍愿望的场景,特别是对于本身履约就依赖私域、依赖微信场景的产品而言,比如教育产品。我旗下公司之前做的潘多拉英语和极光单词就是私域的高R产品,用户通过打卡裂变的方式,学习完之后分享链接到朋友圈,从而获得对应的激励。
我旗下公司的某个打卡类产品,R因子高的时候可以到2,也就是一个付费用户在生命周期内可以变成2个付费用户,相当惊人。当然,因为裂变得太厉害,高峰的时候我们一天涨20万粉丝,后来腾讯官方不允许任何人再用这个模式做增长。
那么,如何打造高R产品呢?
产品本身要有内容传播或者运营传播的属性。像一些产品是天生就不具备内容和传播属性的,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剪刀,就很难成为高R产品。再比如,一般的招财猫不是高R产品,但是我特别喜欢的“大力劫财猫”就是一个典型的高R产品,因为它有夸张而独特的外形和含义。
同时,在产品的交付期间,我们哪怕降低毛利润率也要主动“做重”:重内容、重运营服务。比如理财的社群,每次股市有新的政策或者新的消息时,都可以有新的内容产出,进而让大家深度参与或者主动传播,带来高复购和高转介绍的可能。再比如海底捞超贴心的服务带来的社交媒体推荐曝光,使得重复消费和转介绍提升。再比如,豪车毒给买车客户做的极致家庭保洁服务,也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当然,我们“做重”也要算好账,计算好投产比。设计好产品当中的峰值和终值,以及主动传播到朋友圈的素材,给用户留下极佳的体验。长期而言,复购率和转介绍率这两个属性比转化率要重要。
我再次建议你认真思考,自己想做的产品如何才能成为高R产品。
产品是1,营销是0。
前面围绕私域产品的定义和私域产品的各种指标讲了五个认知,最后一个重要的认知,咱们谈谈私域产品的分类和矩阵。
一个团队做私域,产品一般都分为这三种模式:
1.纯自有
2.纯代理
3.自有+代理
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产品是你自己做的,就叫自有产品;如果产品不是你做的而是别人来提供,你只负责销售,就是代理产品。我们后面会讲如何做自有产品,接着会讲代理产品的一些注意事项。
这三种模式都有很多人在做,优劣势也不一样。
做纯自研产品矩阵,好处是自己可以把握后端交付,商业模式非常闭环,估值也会更高。完美日记的私域也为其估值加不少分。坏处则是前期投入大,对团队要求很高,需要产品研发团队,如果是电商,还要做供应链管理和库存垫款。总的来说,不适合小团队、资金实力不强的团队来做,做得不好亏得会更惨。
纯代理的模式好处是很轻、很快,东西不用自己生产,省了前期几百万几千万元的投入。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很多代理资格需要花钱压货,另外作为代理是不知道品牌公司经营情况的,容易面临公司跑路的风险。而产品如果不好,自己也无力控制和改变。很多个体创业就是这样。特别是一些教育类的个人博主,自己做产品的话成本很高,他们的私域主要是以接广告为主,这也算是代理的一种类型。
相较而言,自有+代理的模式则更加均衡。自有产品占据主要营收,通过自有产品来累积流量,再通过代理跟客群相关的一些产品来提升利润。我们公司现在就是既有自有产品,又代理和推广其他公司的教育产品,从而不断提升私域的变现效率。
至此,本章分享了六点关于产品的认知,包括什么是私域场景下的产品;什么产品适合做私域;私域产品的六个基本指标——潜在客户数、客单价、转化率、复购率、转介绍率、毛利润率;如果产品不好,好的广告只会加速产品的死亡;打造高R因子产品,让付费用户不断裂变;私域产品矩阵的分类。
最后再次强调:产品是1,营销是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