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基础方向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基础方向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基础方向

农业安全问题作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其问题的立足点也必然要着眼于经济运行。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解决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也不尽相同,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上仍然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立足点上也各有不同。具体的分析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基本立足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推崇自由、统一、开放,属于无政府的市场经济体制,其认为一切经济现象都是市场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其对于农业安全问题的解决必然诉诸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认农业发展是资本选择的结果,但认为农业安全问题并不归因于这种资本选择的逻辑,而应归因于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其认为资本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这种自然过程产生了异化,因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必然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其认为建立自由、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就具体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完善信息化建设、消除市场壁垒、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全面地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立足点,可发现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对市场的认知,其认为市场的选择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其二,对农业安全问题的认知,其认为通过市场获取农业生活资料的手段和方式是稳定、有效的,若忽视了这种稳定性和有效性实现的前提条件,则会产生相应的农业安全问题。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认为资本逻辑下的市场选择是一个自然过程,市场的选择与发展的方向并不是天然统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认可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同时,强调发挥政府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13]我们在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这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手段,但同时也指出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调和突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防止市场调节的失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逻辑下的市场选择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市场的选择并不必然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出,我们要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使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客观条件。市场作用的逐步深化,是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为前提条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市场深化的必然结果。就农业安全问题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其是资本逻辑下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并不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不认为市场选择本身会自己解决问题,而是认为其是市场调节失灵的结果,需要“看得见的手”去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农业安全问题主要立足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强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不仅要让人们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不仅要满足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而且要满足对农业观光休闲等的服务性需求,满足对青山绿水的生态化、绿色化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考虑如何依托市场的力量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

其二,提高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强化政府的调节作用,弥补市场失灵,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具体的内容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切实提高农业资本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农业生活资料的自给能力;二是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以保障市场的稳定性。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立足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立足点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农业安全问题的认知上,认为农业安全问题是资本逻辑下市场选择的结果,但这种资源配置并不具有有效性,是市场调节失灵的表现;二是在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认知上,认为应在强化市场优化配置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实现农业安全。

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阶段性供不应求和总体供不应求的层面,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贯彻落实相关的重要决策部署。(www.xing528.com)

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推进农业供给结构转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一般而言,“供给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当然是供给侧,然而,相对于农产品终端的需求而言,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又成为供给侧,所以,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全产业链的一个改革,其中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运输和营销等诸多方面,农产品的加工、储运与流程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依托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要优化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底线,农业供给侧改革不能触及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更不能危及国家产业安全,所以,需要我们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切实发挥各地方基于市场力量与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建设好粮食功能区和主要农产品保护区。[14]此外,还要基于市场以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以此确保在优化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次,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加大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挥价格在农业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等农业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完善农产品市场的调控,以此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稳定。[15]此外,还要加大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依托市场的力量,完善最低收购价制度,通过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调节,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这就需要以财政支农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其主攻方向是尽量减少财政对农业的直接投入,而要依托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以市场为中介,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投入不足的难题,积极运用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支农效能。

最后,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及时、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号,农产品市场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且受自然条件影响,所以,相对于其他产品市场而言,农产品市场信号是一系列复杂多变信息的组合,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以更加专业的信息服务作为支撑,根据市场化运作的逻辑,积极培育并有效引导相关市场化主体,组织广大农业生产者根据市场信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安全治理已成为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实现中国农业安全治理的现代化,同样也需要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去探寻可能的路径。从我国农业农村建设的现实来看,解决中国农业安全问题,既要依托市场的力量,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功能,确保通过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来推动农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