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很少,尤其是大型的农业科技企业更加凤毛麟角,这是多年以来重工轻商的结果,也是农业产业发展落后的表现形式,从长远上看,也会进一步威胁到农业安全。
第一,企业对农业产业认识程度不够。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2008 年我国政府特别提出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3]。这种战略提倡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参与国际竞争,农业“走出去”的战略确定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原则,即在农业“走出去”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企业自身,政府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14]一些企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缺乏对国际市场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参与到农业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来,造成自身发展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为了响应国家的“走出去”战略,在未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情况下盲目投资,造成了企业损失。[15]也有部分企业,盲目扩张,缺乏长期发展的意识,在东道国大肆购买土地等,留下“殖民扩张”的印象,农业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受到影响。也有一些企业为获得政府的支持,过度宣传和夸大在国外的投资,特别是购买土地的数量,[16]这不仅为中国企业在相关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在国际上造成了中国“新殖民论”的舆论。(www.xing528.com)
第二,农业企业缺乏长远战略意识。在我国,与农业产业有关的企业相较过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当中也有所表现,但是由于其对农业特点认识不足,缺乏对农业产业全局的把握,缺乏对农业发展规律的认知,进而缺乏战略管理的意识,致使其短视的策略过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不强。由于缺乏战略管理,部分企业存在短视行为,导致其对决定未来成败、影响全局但是见效较慢的项目关注度不足。以种子产业为例,由于种子的投入较大,风险也很大,多数企业参与种子研发的意愿不强。在“走出去”的战略执行当中,我国农业企业更加倾向于引进和购买已经成熟的种子成品,通过贸易的手段来赚取利润,而在知识产权层面涉及得较少。我国企业对于种子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少,很难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有关种子的创新成果较少,在国际竞争当中处于劣势,很难打破西方企业的垄断,农业的持续安全发展受到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