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精选典型案例,增强中国故事的吸引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怎样才能让国外受众摆脱西方主流媒体长期以来的话语霸权和陷阱,真正听懂中国人所讲述的内容并产生兴趣。过去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大而化之的工作总结或一般汇报式的宣传手段和方式,难免会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困惑与误解。实际上,国外社会在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时,其兴趣点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从局部的微观视角切人,逐步进行针对性的总体剖析。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契合国外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力求小中见大、生动活泼,与国外话语实现有机对接,并借助新兴媒体的包装宣传等多种形式,将中国令人信服的具体发展经验和成果介绍给世界,呈现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真实面貌。习近平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时,就非常注重讲述的方式和策略,善于在讲法上谋篇布局,通过特意选取双方间一些具有典范意义的人、物、地点和事件,激发双方人民关于集体记忆的共鸣,从而促进民心相通。他还经常通过选用典型事物进行比喻。比如将中非友谊比喻为长江和刚果河一样长流不息;将中印友谊比喻为美丽的梭罗河越过重重山峦奔流向海等,这些典型事物,通过习近平的比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生动形象地拉近了双方交流的距离。选用典型人物加以讲述。这些人物或是国家领袖,比如印尼总统苏西洛;或是影视名人,比如法国明星苏菲·玛索;或是文化名人,比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或是普通民众,比如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小学生,充分展示了各个阶层的人物与中国的真诚相交。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激起了国外听众的浓厚兴趣并引起强烈共鸣,从而为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友谊桥梁,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在精选典型案例进行讲述中国故事时,习近平还非常善于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典型案例,将“我”带入中国故事当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爱好等,以小见大,同时增强了故事的真情实感。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回顾了他在梁家河插队的经历,表明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发展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习近平经常分享他的个人爱好,尤其是读书这一爱好。在德国,他讲述了自己插队时期曾走三十多华里路去借《浮士德》这本书的故事。在美国,他讲述自己热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第一次到访古巴时曾特意去寻找海明威常去的酒吧的故事。通过将个人经历融入故事之中,让故事有特色有新意,有真情有感动。正是以他为代表的无数中国人的故事,构成了中国国家故事的宏大叙事。(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