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图式是指包含各类信息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Dane,2010;Di Maggio,1997;Elsbach,Barr,Hargadon,2005;Fiske,Dyer,1985;Gick,Holyoak,1983;Bingham,Kahl,2013),它是一种帮助个人成功应对复杂混乱世界的数据缩减设备(Balogun,Johnson,2004:525)。以往的组织战略研究文献认为,无论是组织中高层管理者的个人图式还是组织成员的集体共享图式都可以对组织惯例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Balogun,Johnson,2005;Feldman,2003;Howard-Grenville,2005;Tucker,Edmondson,2003)。虽然以往质量管理研究文献中没有关于组织质量管理实践(QMP)影响组织质量图式更新的专门研究,但是从以往组织图式的研究文献(Balogun,Johnson,2005;Feldman,2003;Howard-Grenville,2005;Tucker,Edmondson,2003;Rerup,Feldman,2011;Dionysiou,Tsoukas,2013;姜涛,熊伟,2014)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活动就是能有效促进组织的质量图式更新。(www.xing528.com)
另外,在Labianca等人(2000)的一篇有关组织图式更新研究的文献中,几位作者通过追踪一家美国医院内部雇员授权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组织决策图式的变化,总结归纳出一个组织图式变化的基础模型,并认为该模型可被推广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变革之中。由此,我们将其组织决策图式变化模型修改为组织质量图式变化模型(见图4.1)。新模型将组织的质量图式更新过程划分为动机的改变阶段、新图式的生成阶段、迭代图式的比较阶段以及稳定期4个阶段。其中动机的改变阶段类似于Lewin(1951)与Schein(1988)的解冻期,当旧的组织质量图式被认定不再适合组织现实情况时,部分组织成员开始通过试错学习构建新的组织质量图式。第二阶段——新图式的生成阶段类似于Schein(1988)中的变革阶段,在一个有关全面质量管理认知重新定义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同时容纳了另外一种新的假设和信念,由此逐渐搭建起一个有关全面质量管理认知的“新框架”。第三阶段——迭代图式的比较阶段也是组织质量图式更新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此时虽然企业相关质量绩效反馈新的组织质量图式有助于企业的质量绩效提升,但是旧的组织质量图式依然继续充当一个对于选择和解释传入信息的过滤器,因此,任何来自新质量图式的偏差都不仅会导致旧图式的回归,也会加强这个旧质量图式。第四阶段——稳定期则对应于Lewin(1951)和Schein(1988)文献中的再冻结阶段,组织成员或者回归旧的质量图式,或者成功坚守住新的质量图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