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阶段转换:中国经济新特征与挑战

发展阶段转换:中国经济新特征与挑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12],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78—200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2%,是全世界最快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紧缺已经转变为相对过剩。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发展阶段转换:中国经济新特征与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认为[12],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978—200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2%,是全世界最快的。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978年的7.4倍。按当年汇率折算,突破1万亿美元。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美、日、德、法和英之后,居世界第六位。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经济总量还有很大增加,排次也更提前。2000年与1980年相比,GDP总量增加5倍以上,在人口增加3亿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国民财富由少到多,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一些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紧缺已经转变为相对过剩。市场供求总格局的这种变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表明经济增长正在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变到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1997年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166.6万人,居世界首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之一。门类较为齐全的科研体系初步形成,在原子能生物工程、高能物理、航天、自动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我国已经跨进世界先进行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小学入学率和中学入学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医疗保健逐步改善,国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当时的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1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6.5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4.3‰)。据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人类发展状况位居世界中等行列,人类发展指数由1980年的0.553上升为1999年的0.718,不仅高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平均指数(1999年为0.684),而且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999年为0.716),在162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87位。

(二)人民生活实现两个历史性跨越

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条件正在发生质的飞跃。197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消费水平连续登上几个大台阶。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978—2000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9.2%和49.1%,总体低于50%,表现出小康生活的一个特点。居民消费从注重消费品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同时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耐用消费品迅速升级换代,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万~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3%左右。

(三)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

伴随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变动趋势。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和种植业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明显下降。1978—2000年,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8.1%下降为15.9%,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种植业比重下降,林业、牧业、渔业比重上升,农业单一生产结构转变为多种经营,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比重由70.5%下降到5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由48%上升到50.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3.7%上升到33.2%,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瓶颈”基本得到缓解,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能力比较强大,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够为国民经济提供相当部分的技术装备;交通、运输、通信设备日益发达,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基础设施条件。工业增长迅速,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贡献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生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逐步增强。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从1980年到2000年,初级产品出口量所占比重由50.3%下降到10.2%,工业制成品出口量比重由49.7%提高到8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无到有,其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4.9%。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www.xing528.com)

(四)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初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演进,经济运行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商品市场发育迅速,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计划、金融和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确立,间接调控手段逐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收入分配方式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劳动和按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行分配的方式刺激了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由于推行政企分开,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发生积极转变。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由浅入深,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在世界的排名逐步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目前缺乏精确计算,但国内学者的多数测算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超过50%。据加拿大出版的《2001年世界经济自由度报告》1980—1999年,中国经济自由度指数由3.2提高到5.8,位次由第101位(107个经济体)上升到第81位(123个经济体)。经济改革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五)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正在由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面的开放,由主要根据短期需要实行开放转变为根据长远发展目标和国际惯例实行开放,由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开放转变为对整个世界贸易体系开放。对外贸易增长迅速,1978—2000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加到4742.9亿美元,排名由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8位;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由1980年的14.4%提高到43.9%;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49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出口国,部分行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引进外商投资迅猛增加,1993年以来连续七年保持发展中国家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利用外资质量逐步提高,全球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和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外汇储备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4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000多亿美元,1996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维护我国信誉提供了坚实依托。正是有了这种实力,中国才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承诺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亚洲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认同。

(六)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社会的法治程度显著提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以职务、单位、户口为主界定人们身份的等级化、封闭式社会结构,正在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视能力、知识、贡献的平权化、开放式社会结构。社会成员的选择自由空前扩大,新的社会分层趋势日益明显。利益主体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政府、单位、家庭、个人之间相对独立的利益关系逐步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社会组织管理方式正在由单向指令型向双方契约型转变。民主与法治建设得到加强,公民权利保障程度逐步提高。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空前活跃。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经历着深刻变化。在新旧矛盾交织和不断演化的复杂情况下,中国保持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社会凝聚力和对变革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强。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宝贵的社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