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相对过剩以后,经济理论界便开始流行“中国经济已经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的观点。这种仅凭商品市场的低水平供过于求和低水平生产能力的过剩得出的“过剩论”是不准确的。从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完全告别短缺变为“过剩经济”,而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短缺。
1.社会公共物品的严重短缺
社会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这突出表现在水利设施、社会整体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社会公共卫生和疾病防疫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比如,1998年出现的特大洪灾及其造成的巨大损失充分证明社会公共物品的短缺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洪灾的形成与成灾河流上游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直接相关;洪灾造成巨大损失与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堤防年久失修、抵御洪水能力不足直接相关。2002—2003年冬春之交爆发SARS(非典型肺炎)危机,社会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再一次显示出社会公共物品短缺的严峻形势。(www.xing528.com)
2.部分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严重短缺
处在世纪之交发展阶段转换时期的中国经济具有明显的“低水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与高水平国际竞争能力严重短缺”的特征。相当数量的商品,如精密机床、大型机械、优质燃料和原材料、仪器仪表、大型集成电路、高档服装面料、各种食品、儿童玩具、化妆用品,甚至面粉、水果等,只要档次、质量和技术含量稍微高一点,国内生产与消费就对进口具有很强的依赖倾向。[2]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如果一国经济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即使其国内(地区)市场容量狭小,也可以通过开拓国际市场使经济获得长期增长。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历程都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欧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欧美市场为部分产业发展留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如果我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占领和填补一定的国际市场,过剩问题便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国际市场又难以进入,出现过剩难题就不可避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