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总量和生产能力的加速扩张成为出现相对过剩的基本因素
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中国GDP仅为3624亿元,到2002年达到102398亿元,增长了近28倍;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8%,其中1991—1998年达到10.8%。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钢材、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瓶颈”行业供给紧张的状况得到缓解;到1997年和1998年,不仅一般加工工业出现普遍过剩,而且如煤炭、钢铁、电力等基础工业也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1995年末,全国共有726万个工业企业,资产总额88374亿元。在主要工业产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或利用不足。据对285种主要工业品的定量分析,有18.25%的产品(52种)生产能力利用率(COR)在70%以上,81.75%的产品的COR低于70%,其中45.61%的产品的COR在50%以下。[1]
2.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www.xing528.com)
中国经济由短缺向相对过剩转变的最主要表现是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开始由短缺过渡到总量的基本平衡,供过于求的商品数量和比重逐年增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商品市场已经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变化。1997年工业消费品已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商品,1998年农副产品也全部转变为供大于求,农产品出现了出售难、价格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从1997年下半年的市场供求状况来看,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比重为36.9%,农产品供过于求的比重为25.2%。严重供过于求的商品主要有化工、建筑材料、五金商品、家电商品、纺织品、日用杂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