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看,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中国由20世纪中期一个发展水平很低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21世纪初的“世界工厂”之一的制造业大国。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多年来的工业化过程是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主线,把握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脉络也就等于基本把握了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线索。纵观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结构的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结构呈现出一个典型的传统落后农业国家的特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份额,工业特别是现代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仅占有很小的比重。按当年价格计算,1952年,在国民收入中,农业占57.7%,工业占23.1%,服务业占19.2%。在从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劳动力的83.5%,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占7.4%和9.1%。在工业中,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64.5%,重工业占35.5%。在重工业中,主要以煤炭、生铁、钢、水泥等原材料工业为主,占50%以上。代表当时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部门,如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飞机制造工业、精密机床工业等,几乎是空白。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绝大部分工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广大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少数城市外,现代工业很少,土地面积占全国60%的西南、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0%左右。[65]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及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
早期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通常是先发展轻工业再发展重工业。
但是,苏联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赶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防力量以抵御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侵略,选择了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即以“生产机器以生产机器”作为带动工业增长火车头的费德曼模式。尽管中国注意到了苏联片面和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教训,但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化仍然具有明显的费德曼模式特征,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用重工业推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重工业产品装备轻工业和农业,用重工业作为基础构筑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目标。根据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思想,“一五”时期,国家将全部工业建设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着重发展电力、煤炭、石油、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采矿设备、汽车、拖拉机、飞机等原材料、能源和机器制造工业,由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全部都是重工业。[66]在迅速发展的工业中,重工业增长尤为迅速,它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52年,重工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35.5%;到1958年已经超过了轻工业的比重,达到53.5%;1960年更是发展到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66.6%的地步。此后,随着三年经济调整,过高的重工业增长速度受到抑制,1968年重工业的比重回落到46.3%,1978年又回升到56.9%。1949年,中国的工农业净产值比为15.5:84.5,到197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0.5:49.5,工业超过了农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残缺不全。经过近30年的建设,这种残缺不全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改变,中国不仅建立了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代表着现代工业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工业部门,而且在卫星、原子弹、氢弹等尖端科学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部门领域,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67]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中国继续实行“以钢为纲”和“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战略,导致经济结构扭曲、变形的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却接近同期日本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又大大低于同期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这也是造成计划经济时期日常工业消费品短缺的根源所在。不仅如此,工业内部的结构也很不合理,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发展明显滞后,而制造工业长期超前发展。1951—1978年,三者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7%、12.4%和15.3%,彼此分别相差1.7个和2.9个百分点,比例为1:1.16:1.43(见表2-7)。
表2-7 中国采掘、原料和制造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较
资料来源: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75页.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及产业结构变动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中国工业化模式比改革开放前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由费德曼模式转变为反费德曼模式,二是由封闭性的内源发展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外源发展模式。
卢荻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上是建立在下列因果纽带之上的:消费诱导投资带动整体需求增长,这样既能吸纳来自农业的劳动力转移,又能透过深化专业分工和学习效应等动态效率提升工业部门本身的生产率,形成生产与消费、工业与整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反费德曼模式。一方面是压抑积累以鼓励消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期的整个20世纪80年代),另一方面是压抑生产资料工业以鼓励消费品工业的扩展。[68]
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到2003年已经达到8512亿美元。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吸纳外资的领域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增加。到1997年底,中国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0多万家,实际利用外资2200亿美元。[69]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变动无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大量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形成。“学习效应”带来技术结构的快速提升,中国经济结构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提高,比较优势逐渐显现并日益增强。进口依赖的新兴产业在产出方面的快速扩展与传统产业在出口方面同样的快速扩展,两者相互促进,推动中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中向严格依循比较优势演化。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具有很强的内源发展的特点,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则具有很强的外源发展的特点。以外源发展的方式推动经济结构变动产生了明显的、积极的效果,但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损害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地说,导致作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工业发展缓慢,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挤占。
1980—1998年,中国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它们的增长速度并不一样。其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63.1%,年均增长4.9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16.8%,年均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38.9%,年均增长10.5%。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比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快2.5倍以上,第三产业的增速也较快。这就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三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已由1980年的28.1%:48.2%:23.7%改变为1998年的18.4%:48.7%:32.9%。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动,表明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构成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内容。[70]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一是第一产业的比重虽有下降,但农业在主要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突破了农业就是种植业的框框,林、牧、渔业比重有了很大提高,大大改善了农产品的供给状况。二是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特别是工业有了较大发展,表明了国民经济工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内部的结构也有了较大改善,扭转了改革开放前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重重工业、轻轻工业”的局面,加快了轻工业的发展,使大多数消费品由供给短缺转变为市场充裕、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加快了重化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基本改变了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增长方式,增强了竞争能力,为经济的全面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第三产业在不断增长,通信、交通有了很大改善,金融、房地产、旅游等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并为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各类服务。
【注释】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页.
[2]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43页.
[3]同上,42页。
[4]丛树海,等.新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1998)(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6页.
[5]同上,78页。
[6]同上,33页。
[7]转引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44—45页.
[8]转引自:丛树海,等.新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1998)(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3页.
[9][美]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第4版),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4页.
[10]同上,24—25页。
[11]转引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13页.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16页.
[1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27页.
[14]转引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72页.
[15]转引自: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页.
[16]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184、218页.
[17]马凯,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3—74页.
[18]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321—324页.
[19]同上,75—77页。
[20]同上,203页。
[21]丛树海,等.新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1998)(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335页.
[22]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90—91页.
[23]同上,186—187页。
[24]丛树海,等.新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1998)(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476—478页.
[25][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文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16页.
[26]贾兴权、唐伽.百年中国大事要览(科教文化卷).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232—233页.(www.xing528.com)
[27]贾兴权、唐伽.百年中国大事要览(科教文化卷).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230页.
[28]庞松、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3—94页.
[29][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文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5页.
[30][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文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9页.
[31]参见:马凯,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页.
[32]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74页.
[33]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3页.
[34][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5页.
[35]转引自:马凯,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页.
[36]丛树海,等.新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1998)(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385—387页.
[37]马凯,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4—85页.
[38]庞松、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25—326页.
[39]转引自:马凯,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5页.
[40]丛树海,等.新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1998)(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483页.
[41]贾兴权、唐伽.百年中国大事要览(科教文化卷).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266—267页.
[42][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文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51页.
[43]马凯,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转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5页.
[4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中文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01—503页.
[45][美]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中文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5页.
[46]张宇.过渡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2页.
[47]参见:张宇.过渡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6—142页.
[48]同上,143—172页。
[49]张宇.过渡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70页.
[50]苏星.新中国经济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392—393页.
[51]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6页.
[52]庞松、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12—513页.
[53]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94—595页.
[54]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580-585页.
[55]Patha Dasgupta.贫困国家真的在“发展”吗?经济,2003(10):16页.
[56]过熟林(overmature forest)是2016年公布的林学名词,成过熟林就是已经长成的树林。
[57]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页.
[58]张宇.过渡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7页.
[59][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等.经济发展,中文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27页.
[60]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序言、34、35、256、259、260页.
[61]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482页.
[62]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488页.
[63]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经济研究,2002(11):3—11.
[64]解三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151页.
[65]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66页.
[66]同上,170页.
[67]朱佳木.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6):40.
[68]卢荻.变革性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4—46页.
[69]庞松、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07页.
[70]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